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大批文学价值很高的作品;他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对现实独特、深刻、富有前瞻性的思考;他还是一位革命家,拿笔杆子与黑暗势力进行着最艰苦、最卓绝的斗争,他的思想影响着无数的人。在我看到的鲁迅先生的照片中,他给人的印象很严肃,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感觉。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看到的童年时期的鲁迅却跟我们身边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天真,一样的有好奇心,一样的充满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2.
自我体认是人类进步的一种形态。鲁迅先生笔下的很多经典人物都处在被读者围观和微观点评的处境,这和鲁迅先生的文风,站位,自己关于角色自我体认的认可度有很大关系。鲁迅先生并非真的不关注自我体认,他弃医从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就是对他笔下那些可怜人自我体认丧失的一种失意。  相似文献   

3.
沈臻雪 《初中生》2015,(35):31-3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问我"你是谁". 一段网上恶搞的"生与死",让我们在欢笑之余也不免深思:距离产生的到底是美,还是更遥远的距离?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详尽地叙述了他与少年闰土的友谊.角鸡,跳鱼,捕鸟,捉猹……一幕幕充满着乡村孩子童趣与野性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然而,这一切却在鲁迅先生返乡准备举家迁离故乡,闰土来拜别时的那一声"老爷"中尽数破灭.只是多年未见,鲁迅的"闰土哥"就从一个戴银项圈的活泼少年,变成了皮肤灰黄、思想麻木的农家汉子.试想,若是当年鲁迅先生没离开故乡去求学,这一声"老爷"会不会叫得再迟一些?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笔下两个悲剧人物阿Q和祥林嫂都有着传统美德--忍辱,但他们忍的形式、内涵存在巨大差别.  相似文献   

5.
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先生笔下的阿Q形象。《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自1921年发表以后,便轰动了中外文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近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阿Q正传》高度概括地表现出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格的弱点,体现了鲁迅先生“要画出这样的国民的魂灵来”的创作目的,显示了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从“出生”于世的第一天起就倍受人们的关注,这个承载着鲁迅笔下国民劣根性的人物身上也充斥了令人同情的悲苦情愫。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是塑造女性形象的能手,他的笔下,祥林嫂、子君、爱姑等都栩栩如生,各具风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多篇鲁迅作品.为使鲁迅作品教学有趣而深入,本文试选择几个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剖析,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是塑造女性形象的能手,他的笔下,祥林嫂、子君、爱姑等都栩栩如生,各具风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多篇鲁迅作品.为使鲁迅作品教学有趣而深入,本文试选择几个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剖析,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南在每个人的笔下都会有不同的韵味,在鲁迅的笔下是萧条荒凉的,他的笔锋直指现实;而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笔锋是指向精神世界的自由美好。记忆中美好的江南早已经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不复存在了,所以,朱自清才会在文中说道:"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品味童真童趣。2.披文入情,把握复杂情感。3.激趣引导,尝试整本书阅读。【课前准备】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人和事,初步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小学六年级时学过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他人的评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文章。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