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应用科技的水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农民科教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民科教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为搞好农民科教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动力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为了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必要构建一种能够推动农民和相关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即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舆论环境和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和谐社会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何键 《考试周刊》2012,(8):173-174
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和力度都远远不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区教育要从提高认识程度、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形式多样地搞好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严蓉  李红兵 《成人教育》2012,32(9):21-2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整体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民教育培训仍困难重重,问题颇多。关注农民教育培训,需要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以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培训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为了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必要构建一种能够推动农民和相关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即促进新型农民教育培圳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形成良好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舆论环境和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而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和谐社会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田健  孙守钧 《成人教育》2009,29(2):30-31
培养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文章从认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背景出发.试提出构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内涵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与现行新农村建设发展态势相比,农民教育培训步伐相对滞后。对现行农民教育培训所存在的难点进行详细剖析,进而提出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作用,创新培训形式,优化师资力量和教材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当前"农民培训"领域论文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可视化分析,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绘制了2007-2016年我国农民培训341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培训"研究主要集中于六大领域,即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培训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的经验及启示研究、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研究、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需在农民培训的针对性研究、农民培训的个案研究和农民培训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研究,以期丰富我国农民培训的理论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农民培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成人教育视野下农民教育培训的创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民教育培训即培养新型农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人教育机构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施教机构,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系统科学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视野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的新特点和主要任务,探求农民教育培训的创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央1号文件中有关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的梳理,试图探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以及经验和启示,进而分析新世纪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作为最大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存状况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整体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民教育培训却困难重重,问题颇多。从民生的角度关注农民教育培训,需要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去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河北省398位农民的问卷调查,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影响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及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率低、培训时间短且缺乏连续性,培训渠道及培训形式相对单一。教育培训供给不足、内容供求错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等等因素制约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更倾向于接受短期的、与所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途径与方法尤为重要。为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须强化政府行为,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村成校如何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成校应当开展形式多烊的教育培训活动,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努力。今年2月至4月,嵊州市金庭镇成校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组织实施了一个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保障体系的载体——“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历时两个月,一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10个,走访农户4500户悬挂宣传横幅56幅,张贴标语1000多张。发送各类宣传资料24000份,广播专题讲座lO期。举办各类教育培训17期,累计培训农民2098人,摸索出了“三讲六进三机制”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障体系,为扎实推进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队伍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为农民送科学、送技术.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使成人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这是我们成人教育主动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近几年,我校真抓实干,拓展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培训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苏南是全国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教育农民。在新形势下探索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对实现城乡和谐,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秀清 《成人教育》2009,29(7):14-16
新型农民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该文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京郊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对新型农民的内涵从六个方面做了剖析,总结了近几年京郊在培养新型农民上的一些实践经验,并对今后如何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北省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科技人员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服务意识和能力弱等问题,为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河北省可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完善的农村职教体系,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保障;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石桂妹 《快乐阅读》2011,(20):172-173
培训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而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因此,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普遍掌握农技知识,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已经成为农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笔者所在地区农民的培训现状,提出近期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一些问题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罗新茂 《教师》2008,(24):125-126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差距,阐述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内容,指出了近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