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高君宇,很多人会感到陌生,更多的人知道他是通过他与石评梅的化蝶之恋——在高君宇29岁因急性阑尾炎去世之后,年仅26岁的石评梅3年后也追随他而去,两人终合葬于北京陶然亭,如一对比翼双飞的彩蝶。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有一电视剧摄制组,拍摄革命家高君宇和其情人石评梅的爱情故事。于是,驱车前往。  相似文献   

3.
将新闻进行适当的演绎,以综艺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是近年来部分电台对新闻节目类型的一种突破和尝试。《越说越有味》是湖北之声在2012年10月18日推出的一档创新节目。该节目对新闻的编辑和再造做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其新闻资讯的表达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下面,笔者就以《越说越有味》(以下简称为《越》)节目为例,浅析新闻性的资讯内容如何以"综艺化"手法进行处理和呈现。选择与取舍让选题更民生与传统电台新闻节目不同,《越》以生活化的新闻、资讯和话题为主要内容,将直播室模拟为一个典型的武汉都市家庭。节目主持人包括“大姐”红梅、“老二”秀梅和“幺姑娘”腊梅,她们用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话题,节目将各地新闻和资讯有机串联起来,立足本土,源于生活,再造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看到广州青运史研究会到台湾收集到高尚德致张太雷、俞秀松的信(1922年8月14日,以下简称"8月14日之信"),落款"尚德","十四,八,一九二二"。另现存有1923年4月16日,高君宇(高尚德)写给恋人石评梅的信。现将此两封信笔迹进行核对,确系出自同一人之手。"8月14日之信"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填补了青年团"一大"与西湖会议之间的早期青年团史上  相似文献   

5.
1942年末,北平一家书店与上海《宇宙风》杂志联合举办了一项名为“谁是最受欢迎的女作家”的读者调查。结果,上海的张爱玲与北平的梅娘并列第一,于是便有“南玲北梅”之说。这一年梅娘才22岁,足见其文学才华。北平与上海当时都是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无论“南玲”还是“北梅”,  相似文献   

6.
历时一年多,天津市档案馆终于将陈路得、关小瑛、王桂英和梅玉文等四位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近千件个人档案全部征集进馆。虽然她们中有的已退居二线,有的身患重病,甚至有的已经去世,但在与她们及她们的家属、同事的多次接触中,她们将毕生经历奉献给钟爱一生的护理事业的精神,为患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而忘我工作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  相似文献   

7.
更衣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讲不同时代里旗袍如何变来变去。张爱玲自己,就是那个时代衣着大胆、出门艳惊四座的女人。她同时代的钱钟书不能容忍她衣饰上的古怪出奇,他“很不以为然,说张爱玲近视,又不肯戴眼镜,总是眯着眼,又喜欢穿怪里怪气的衣服,还不如苏青朴实些……”已经是张爱玲了,旁人评价起来,着眼点也不是她的成就,而是她的面相和  相似文献   

8.
后窗:更衣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讲不同时代里旗袍如何变来变去。张爱玲自己,就是那个时代衣着大胆、出门艳惊四座的女人。她同时代的钱钟书不能容忍她衣饰上的古怪出奇,他“很不以为然,说张爱玲近视,又不肯戴眼镜,总是眯着眼,又喜欢穿怪里怪气的衣服,还不如苏青朴实些……”已经是张爱玲了,旁人评价起来,着眼点也不是她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回看那逝去的光阴,飞扬的尘土,掩映的云月。”谜一样的张爱玲,张爱玲之谜。说到张爱玲,有一个疑问,人们始终不得其解——张爱玲当年为什么和《万象》闹翻的?长篇小说《连环套》为什么中断了连载?有一个很流行、似乎已被固定下来的说法是——张爱玲之所以“腰斩”《连环套》,之所以从此再不给《万象》“一行字”了,是因为《万象》在《连环套》连载之时,突然发  相似文献   

10.
回音     
潘铉:近日收到贵刊第六期,发觉杂志越办越好,诚如一则"回音"中说的"集近代、现代当代人物于一册,大家掌故亲历感触于一炉。"足见编者的创意和思路。祝杂志越办越好。吴敦远、黄建萍:订阅《档案春秋》好多年了,很是喜欢!尤其是最新一期的"我的三个好妈妈"一文,妈妈们的优雅、慈祥,母仪风范跃然纸上,太可敬了。在心中向三位妈妈致敬!也爱她们!  相似文献   

11.
自愧不如     
前几年台湾《联合报》上,登了一篇女作家张爱玲的旧作:《编辑之痒》。张女士说,她为《皇冠》杂志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必有’失。”结果,刊出时,“言必有失”被改成“言必有中”。另外,上海的旧路名“张家浜”,被印成“张家滨”。张爱玲不无沮丧地说:  相似文献   

12.
2004.1.2 五 晴 看书.《老头子汪曾祺》和张爱玲弟弟回忆姐姐《我的姊姊张爱玲》.写得都不错,前一本热烈,后一本凄然.我跟汪老会议上见过一面,那时他已大名鼎鼎,被许多人追围.老头挺可爱.张爱玲今天被那么多人议论,没人真去体会她的心.就像人们见面只说衣裳和气色.  相似文献   

13.
关于女人,我能说些什么?因为对于她们,我们知道得越多,就了解得越少.说她们爱慕虚荣,还是说我们对她们的要求无法满足?说她们缺乏时间观念,在约会总是迟到,但这个毛病不正是我们惯出来的.说她们丢三落四,有时甚至把自己丢了.说她们没有方向感,因而时常迷路.有个女孩曾亲口告诉我,说她有一次下班经过一幢楼房,觉得面熟,走了一大段后,才突然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家.你也许会认为她在装糊涂,那就让她装下去好了.我更倾向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位上个世纪40年代红极上海滩的传奇作家。她有着没落贵族的家庭背景,父亲身上不仅延续着封建贵族的陈腐味,并且洋务世家出身的他也具有当时的新思想、新观念,母亲更是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代“的出走娜拉”。可以说,张爱玲是在一个中西合璧、新旧文化并存的家庭里长大的。这些生活的背景对张爱玲以后给大众留下奇文、奇人、奇装的印象是有很大影响的。暗红年代衣敝蕴袍张爱玲对于儿时的最初记忆是: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童年的张爱玲就记得母亲和姑姑经常去街上买些漂亮的衣料,在镜前比划式样来装扮自…  相似文献   

15.
吴小东  一目 《出版参考》2007,(11):13-14
谁能想到,风华绝代的才女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 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张爱玲搬家次数达180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6.
我爱我家     
心笛 《出版参考》2010,(7):35-35
父母又老了些,姐妹又多了些沧桑,短暂的相聚到了尾声。送我离去的亲人面容一如每次挥别,忍着难过,挤出笑容,多不想离她们这么远,可我还是一次次这样被她们幸福地接到,又被她们难过地送走。命运把我独自带到离家万里的地方,安了一个她们不能轻易到达的家,不管我们内心多么希望长相守,岁月和距离却只将离别越拉越长。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68-68
★《同学少年都不贱》 作者:张爱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3月 定价:20元 本书除了张爱玲未发表的 小说遗稿《同学少年都不贱》 外,还收入了她的四篇译作。 这是一部仅两万字未完成的小 说,未必称得上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作品,但其自传性非常强,可以说是她本人大半生的写照。★《大学的逻辑》作者:张维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定价:25.8元 去年5月北京大学推出的人事改革方案引起了较大的争论,张维迎就是主推动者。本书收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史,而近代史上的妇女报刊宣传活动,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呐喊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第一张妇女报刊、第一次妇女办报刊高潮,都产生在近代中国。回眸史海,她们的女子豪气令人钦佩,她们的献身精神和优良办报传统,是值得当今的妇女报刊和我们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端于戊戌维新运动。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开我国妇女办报活动之先声,其历史功绩不可抹煞。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她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精通文史,兼懂英文,  相似文献   

19.
先说一件多年前的往事。某日,好些报纸上同时刊登了何香凝老人题画梅的一首五言绝句,其诗曰: 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一枝挺独立,不畏雪霜花。看了这诗,不能不使人纳闷。写旧体诗总得大体押韵。作为韵脚,这“花”字同“枝”、“梅”  相似文献   

20.
周指周作人,张为张爱玲。去年9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何满子先生的《反“好汉奸论”说周作人》一文,因为周作人与张爱玲是同时代的文化人,而且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突然“红”起来、“热”起来的“名流”,这里便将他二位放到一起略加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