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学习》2004,(10):42-4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废除于清朝末年。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整理绵延存在了1300余年。  相似文献   

2.
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产生于隋炀帝时,以后经过唐朝、五代三百多年的演进,到宋代时遂发展为高度完备、影响巨大的主要选官制度.一、宋代科举考试的过程和科目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相当复杂繁琐,但最主要的有州、省和殿试三级考试过程,大体上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州一级考试时,一般由州通判负责主持,本州官私学校学生都可以报考.考试合格者称“举子”、“贡生”,再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即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  相似文献   

3.
八股文与科举考试制度田启霖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它的历史功过只能在科举考试的历史实践中进行考查,否则永远也得不出科学的结论。目前,人们的看法分歧甚大,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科举考试的具体实践而检验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在研究八股文...  相似文献   

4.
宋代强化君权、重视文教、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对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之与前代相比,表现为考试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科举取士取消门第限制、录取名额巨增、选拔人才质量更高、考试防弊严密、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等诸多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代强化君权、重视文教、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对当时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之与前代相比,表现为考试性质由资格考试变为任用考试、科举取士取消门第限制、录取名额巨增、选拔人才质量更高、考试防弊严密、中央集权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强化等诸多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自汉代以来,我国就已经将科举考试作为了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明、清两朝大致相同,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和试帖诗。其阅卷制度也十分严密,建立了锁院制度、糊名制度和誊录制度。科举考试与阅卷制度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程式化,并且八股文数百年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略论元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科举考试制度具有四大特点:实行的时间短、规模小、录取人数少;仅限于文职考试;带有浓厚的民族歧视色彩;不是元代选官取士的主要途径。而元代民族众多、统治地域辽阔和元代统治阶级轻视科举、崇尚实用是元代科举制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东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在他丰硕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成果中,不仅对科举考试制度本身作了探讨,对科举的不良影响及其弊端进行了抨击,而且对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认识,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史的研究成为其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晚唐五代礼部贡院锁院制度已初步确立 ,由御史台执行锁院任务 ,在锁院期间主司不得随便出入贡院 ,不得与外界有文字往来。锁院的时间约在元日前后 ,考官出院的时间是在及第人看榜之日。礼部锁院制度的建立 ,应当是受吏部铨选锁院制度的影响。知贡举人选的确定时间一般在开科前一年的下半年 ,最早可到八月份。锁院制度的建立对保证科举制度公平进行 ,防止舞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科举考试制度的社会功能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以及科举制度在促进社会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探索。并结合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繁荣和走向终结的历史,对今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何启示和借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用意,本在选拔官员,为朝廷输送可用之才,然而清代的考试制度是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既绝无意于把政权开放,且弊端重重.本文从部族政权制度入手,然后从清代科举对汉人考生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对国家发展、百姓思想的消极影响这几个角度,阐述了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病,得出科举制度在清朝必将衰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科举文科考试对军事的影响表现在:一是文科科举举人、进士担任了许多军事武官;二是文科进士不少人写了一些军事著作。武科科举考试出身的人才一方面写了不少的军事兵书;另一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战功累累的军事将领。  相似文献   

13.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共产生状元750位.进士11万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复杂完善,了解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和形式,其整体文化内涵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析辟科举取士制度的衰亡教训,古为今用,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很多人都把科举考试当做是转变境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终止于清末,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竞争极其激烈残酷,金榜题名者欣喜若狂,名落孙山者痛不欲生,这在古人的诗篇中多有反映。 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者有限,多数人是屡考屡败。有一句俗语“三十老明经,  相似文献   

16.
讽科举考试     
在科举时代,尽管统治者作了种种规定,仍然营私舞弊,花样百出。雍正十三年,顺天乡试,正主考是工部侍郎顾祖镇,副主考是翰林学士戴瀚。他们上下勾结,卖卷受贿,考生为之编了一联:顾司空顾人情不顾脸面;戴学士戴关节不戴眼睛。寥寥二十字,极尽讽刺之意,不亦快哉!(林虹辑)!!!!!讽科举考试@林虹  相似文献   

17.
科举考试对古代礼俗制度的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一项很重要的选官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中心地位。科举考试对我国古代的礼俗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了富有科举色彩的礼俗活动。从而得出启示:科举学是一门内容广博、趣味十足的学问;从民俗文化学视角加强科举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宝贵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西方国家纷纷在19世纪前后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也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雏形,从意义上来讲,它是我国现代考试制度的一面镜子,对当代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有益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更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与巩固。但是,科举考试制度自身的弊端也给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和办事效率、民族的人格心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价值特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考试制度有着悠久而绵长的历史,其特点表现为考试具有直接的选拔性和功利性;考试具有明显的循环性与公平竞争性;考试具有社会分层性和对教育全方位指导作用;传统考试制度在愈来愈具有智力测验性质的同时,也因其社会实际效能单一而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