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文章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优美,主题深刻而含蓄。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为后世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朴素清新、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2.教学难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学方法:使用导读法、在本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因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在审题、辨体的基础上了解本文是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文写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智商目标①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②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2.情商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重感情、明事理的思想情操。(二)教学重点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体悟人物形象纯美的人性和高尚的人格。(三)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进行对话改编。(四)教学方法1.品读法:细心体会夫妻情话描写的妙处;2.点拨法:具体研读评析水生嫂的性格特征;3.比较法:透彻领悟对话描写的原则方法。(五)教学时数: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战争是残酷的。作家在描写战争时,往…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 )体会鹤群的感人精神 ,领悟蕴含的深刻道理。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 ,能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3.情感目标 :(1)学习鹤群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集体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2 )领略鹤群的自然美及鹤群激战的场面美、精神美 ,感受救助伤鹤的心灵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 :学习抓住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 .难点 :理解鹤群翔空、鹤鹰之战中体现的精神。3.疑点 :作品通过真切的记叙和传神的描写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教学课型 :师生共同研读…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的。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景物等把“盼”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3.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在提供的场景中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心理活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品味拟人写法,感受语言描写的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课文脉络,感受到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明白了蟋蟀住宅的建造特点,初步领略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文中对蟋蟀住宅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教学背景:我针对初一学生在写叙事记叙文时,六要素交代不清楚,概述内容多,事件过程写得笼统、不具体,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节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写叙事性文章时,在交代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做到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刘绍棠的有关情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本文线索清晰、语言生动传神的写作特点。2.过程与方法:作者在60岁时回忆了自己家乡———京郊运河边几十年的过年风俗,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了旧时过年的情景;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也让我们看到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要让学生深刻感悟,教师首先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清线索,体会语言风格,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通过旧时春节与现时春节中活动的对比,了解汉民族…  相似文献   

9.
我曾上一节公开课,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没想到结果会是惨败!下面是我的《猫》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习抓住特点、按顺序、多角度细致描写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十分传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践行着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课上,我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拘泥于作者的文路,而是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共同走进文本的深处.  相似文献   

12.
从基本要素上说,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一种艺术.文学是借助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描写外部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言美是文学美的集中体现,语言的生命力对文学的生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阅读语言大师鲁迅的小说时,会感受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而其语言更是生动传神、诙谐幽默、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本节课的教学,是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牛郎织女》一文,学会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理清民间故事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愿望。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掌握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方法。2.通过关注人物、情节等了  相似文献   

14.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神秘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动物是本篇课文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学会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教学本文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石榴》是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喜爱石榴,热爱自己故乡——枣庄的美好感情。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按课文内容把石榴的生长过程说清楚;圈画文中描写石榴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尝试为枣庄的石榴设计一  相似文献   

16.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2.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描写;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是一门艺术 ,而不仅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的主要差别在于 ,技术有较多的理性与智慧 ,而艺术则仰赖更多的感性与情感 ,更重视日常的观察、积累、感悟和熏陶。笔者在进行初中第六册 2 2课《满井游记》一文的教学中 ,就以此为指导 ,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一、确定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 ,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活、准确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二、明确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 1)体会本文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的手法 ;( 2 )学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2 …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十分传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践行着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课上,我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拘泥于作者的文路,而是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共同走进文本的深处。一、与课题对话———…  相似文献   

19.
正语言习得是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本质,所以我认为略读课文不能因为教学要求的"略"而略去语言点学习。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洋溢。其中《刷子李》一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全文叙事一波三折,语言生动传神。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抓住一些语言训练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的,从而感受文章那独特的语言韵味。一、抓住语言点细品读  相似文献   

20.
自救     
获奖原因:这个奖项颁发给罗园同学实在是无可非议。看,多么传神的描写,彷佛每个读过的人都变成了文中的驴子,与它一起共享喜怒哀乐了。小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细致地描写了驴子枯井自救的全过程。其中,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细节刻画真实生动,不凡的情节渲染、描绘能力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虽局部显得繁冗,但仍可看出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