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天地》篇“子贡南游于楚”一章,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庄子卑视科学技术,不要科学技术的见证;本文以此为题,通过对原文的研读与分析,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对“汉阴丈人”的重新评价,关系到道家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的大是大非问题。庄子的技术思想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天下篇》评论先秦学派的得失,是我国学术史上一篇重要的文字。其保存多家已遗之学说有功,其评论所依据的理由不足,故时有偏颇。其写作的时代大致可知,其作者不知为谁,但有内证可知其断非庄周。作者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内圣外王之道"不明,其实自传说时代算起,整个封建社会的帝王,根本就没有一个具有"内圣外王"的资质。原文奥衍宏博,今试错综其理,会通其旨,酌加训诂,使其义稍加显豁。  相似文献   

3.
《庄子.天下》篇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学术思想史,而且对于研究庄子的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历代都有学者关注此篇,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硕果累累。对《庄子.天下》篇的研究过程进行历时性回顾,能为新世纪庄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庄子·天下》的作者究竟是谁,据我所知,现有两种说法。清代王夫之在《庄子解》中说:“若其首引先圣六经之教,以为大备之统宗,……或疑此篇非庄子自作,然其浩博贯综,而微言深至,固非庄子莫能为也。”他站在儒家正统立场上,用儒家思想来套道家思想,又不顾《天下》的具体思想内容,其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但其中“或疑此篇非庄子自作”一句值得注意,它表明在清代或清代以前已经有人怀疑庄子作《天下》了。它对我们们今天的研究有一点启示作用。所以任继愈、阎韬说:“《天下》篇虽然是《庄子》书中最末一篇,但它既不是庄周或庄子学派的著作,也不是道家的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今本《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但对外篇、杂篇的归属则争论不一。文章从版本问题,历史记载,结合郭店楚简予以分析,浅探外杂篇归属。  相似文献   

6.
《庄子.天下》叙述天下各家思想,实际上是对“道”的流衍进行追述的过程。全篇总的行文逻辑是:思想的承上同启下异。在承同启异的发展中,天下思想一家比一家更接近“道”的本貌。这是一个离“道”越来越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离“世”越来越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庄子·天下篇》之关切并不在于六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其对六家的评述实际上指涉了“内圣外王”之道这一中国政教生活最为核心的问题.通过“道术”与“方术”之辩,庄子揭示出从方术中开出道未的可能性.道术的通达要求天道(神)、地道(明)与王道、圣道四者的连接与整合.《天下篇》在“神明圣王”的大视域下将人分为七类,揭示了政教文明的人性基础.在这七类人中,惟有圣人能够通达天人,承担圣王的事业.因此在人类的政教文明系统中,圣人具有中枢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庄子·天下>篇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问题1、不批评儒家学派;2、批评墨家学派却持儒家观点,而非道家观点;3、自我批评说明庄子思想实质、置身老子一派等疑窦,断言<天下>篇不是庄子作品,应是后人伪作.但也肯定它在论述先秦学术方面的历史价值,并就其论道的观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庄子·天下》篇文本给出了我们四条基本的内证线索,据此可初步判断《天下篇》应写作于战国晚期,约成篇于荀子稷下讲学之后与《吕氏春秋》成书之前即公元前265—前239年之间。《天下》非庄子自作,其作者是一位"外道内儒"的庄子后学。一方面《天下》作者保留着庄子后学的身份,但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也已深入其骨髓。  相似文献   

10.
庄子美学是主体的美学和心灵的美学,其基本精神体现在自然,平等、自由这三个关键词上.自然即"天",一是指本真的自然界,二是指以自然为师,自然而然;平等即"齐物",是指万物在道的高度的同一、平等;自由即"逍遥游",它包括精神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社会批判精神借他的寓言放出了夺目的光彩。庄子认为,一种观点如果没有其本身之外的一些客观事例证明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庄子援用、杜撰寓言的真正目的在于有力地论证某个思想,所以在《庄子》中,一个清晰的理性观点,一个哲学思想并不是随着一个寓言而产生的,它只是在寓言中又获得了一次形象的显现。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绽放时期,这一时期不但是儒家思想的大发展时期,也是其它思想争鸣的时期。尽管庄子只是这一时期其中的一位,但是他的道为一的思想却带有以道统儒的思想倾向。这点在《庄子·天下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徐克谦:《庄子哲学新探》教学与科研领域主要为先秦文学与先秦哲学,发表的学术成果集中于先秦诸子思想研要有《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孟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相似文献   

14.
《天下》乃《庄子》全书之最后一篇。对于《天下》是否为庄子所作,历来争论不休,而从《天下》篇所描绘的“内圣外王”之理想人格与庄子内七篇中的理想人格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天下》乃庄子所自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对《庄子》杂篇进行分析,将杂篇十篇分成四类。其中只有《庚桑楚》篇表现老子的政治思想;《寓言》篇阐述庄子的文章特色;《徐无鬼》、《则阳》、《外物》、《列御寇》四篇系杂凑成篇,内容庞杂,其中只有批判仁义、反对战争等内容与道家思想一致,大多与道家无涉;《让王》、《盗跖》、《说剑》、《渔父》更与道家毫不相干,其中夹有一些内容貌似道家概念,实质上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在庄子看来,民为治安的基本内容,国只是治安的外在形式。他主张“大顺群生”,“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在庄子之前,民总是附属于国,庄子的治安思想是首次建立在以人为本位的基础上,把人突出到一个空前的主体地位。不过,庄子笔下的人更多的是自然的人。在对人应采取何种态度上,庄子则走了极端,他彻底否定“治”,提出“不治天下”。人的社会性在庄子面前遭到彻底否弃。庄子把人的地位与人性的价值抬到了至高无尚的位置,显得虚无飘渺  相似文献   

17.
追求美,追求精神自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因为他没有研究宇宙的本质,因此,他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他的哲学没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他也不研究政治问题,也没有参加宗教活动,所以也没有关于善恶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看,庄子的自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他的逍遥游是达到审美境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先秦主要思想家之一的庄子历来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学界对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研究与评论,对庄子相对主义思想及其实质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资政新篇》之所以能放射异彩,是因为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治社会改革方案。它是洪仁玕对太平天国重要贡献的标志,它凝结着洪仁玕学习先进,效仿西方,立志把中国改造成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的可贵理想。在历史的车轮将中国已推进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之时,再来读这篇名著,更可看到它的不少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20.
<正> 《渔父》在今本《庄子》杂篇中,宋代苏轼即疑其非庄子自作。其理由是: 庄子盖取孔子者,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於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以至老聃之徒,至於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尝疑《盗跖》、《渔父》则真若诋孔子者;至於《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於道。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