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文军 《考试周刊》2009,(24):204-204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历史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课程改革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张小梅 《中国教师》2011,(Z1):59-59
<正>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莫芬 《中学文科》2009,(9):68-69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核心理念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核心词汇。“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程》中提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同时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认识心理学下,所谓问题是指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本世纪初开始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如何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线教师一直以来按照这些要求认真的进行着实践教学,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时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写到“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上面所说的两个“转变”中,可以看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教和学的方式,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  相似文献   

13.
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如果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我们如何实践《标准》提出的这些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就如何学好初中历史提几点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庆忠 《中学文科》2007,(11):35-36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而,作为课程改革创新的主力军的教师必须昵确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谈几方面体会.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可见,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是符合新课改基本理念的,也是有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的.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地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到历史课堂之中,以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重要概念之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着重在创设参与情境、提供参与途径两方面进行主体积极、有效参与所史敦学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