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武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而且需要传承;不仅需要理论,而且需要实践。武术的发展仅停留于"理论"保护却不能付诸于实践传承。武术的被"分解"使武术传承陷入了尴尬境地。武术拳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的发展需要遵循: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拳种模式与其他拳种相结合,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民间力量与学校力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门派众多、源远流长、是竞技武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与竞技武术不可分割;传统武术将抽象的民族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然而由于传统武术缺乏规范性.致使许多优秀拳种都未能以全貌展示给世人.本文在研究传统武术起源、特点、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规范化、体系化,以便更好地将我国众多流派的优秀拳种推向世界,使武术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增进国际友谊。传统武术的规范化将进一步促进竞技武术的合理发展。武术的多样化功能伴随着传统武术的规范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2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河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河南省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武术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国内体育院校的博士、武术管理工作者,以及民间武术拳种的传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出席了会议,并在大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鼓励广大武术工作者更好地为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贡献力量,经国家体委批准,由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主办“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这是今年我国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有史以来我国武术事业的空前壮举,成为海内外武术工作者及爱好者关注的热点。 为此,我特地走访了“中国首届‘中华武林百杰’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5.
武术特征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武术,以利于武术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有必要从整体上总结武术在世界武技中的独树一帜之处.从外显的拳种流派、内含的武德修养、呈现诗意审美的艺术化倾向等三方面,探析了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研编进行研究分析。段位制的改革以技术要素为核心,以打练结合为模式,体现了新的推广理念和武术文化的传统回归:突出不同拳种的技术特征与揭示文化特色相统一,强化"拳种意识",体现武术发展的多元化;各拳种段位技术按"打、踢、拿、摔"分级,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不同级别强调不同的技法特点,体现传统的训练模式,彰显文化内涵;突出打练结合,全面体现武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武术的“抱拳礼”、武术拳种命名和拳理、武术套路结构、武术攻防技击特点及持械方式等方面内涵的传统文化意义的深刻分析 ,对在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授教学本身所拥有的文化教育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有益熏淘 ,以此来培养民主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了较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它集健身、防身、修身养性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论是从提高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其道德修养,还是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角度来看,在高校师范类学生中普及太极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以及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关东武术文化的构建路径及其过程进行研究,关东武术文化是以本土的骑射文化为框架构建而成的,其表现为一种强调命中致远、注重实用的武术文化特征。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关东地域的武术拳种通过军队、护院、镖行以及民间结社等多种途径在关东地域进行传播,使得关东武术在保留原有注重技击实用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关东武术与外界的交流和拳种的丰富,促进了关东武术由"崇尚力勇"向"术力并举"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提出利用武术资源,以中国武术的一个著名拳种为范例建设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倡议,并论证和策划了该博物馆的选址方案、展厅方案、表现方式、分步实施和管理等操作层面上的重要问题,为开创武术文化风景线,倡导以拳种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各地域武术文化特色与精髓做了探索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一颗摧残的明珠,是典型的东方民族文化。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时代的风雨不断的谱写着武术的传播,武术传播的主要功能是继承和传播文化,将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继承并传播下来,使之时代相传并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不论是拳种流派的纵向还是横向传播,都使武术技术和文化得到了流传与保留。在流传中产生新的拳种或流派,传播是武术发展的动力。文章通过对当前武术传播的分析,概括出武术传播的主要类型及其武术传播的途径,并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当今武术传播采用形式一点见解,以期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及武术习练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 一、赛事简介 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北京中武奥体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普惠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一项以传统武术文化为特色,融时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全新的群众性综合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涛 《中华武术》2007,(8):14-14
2008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时逢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体育报》创刊题字五十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著名题词"太极拳好"三十周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中国奥林匹克新闻委员会、人民日报社、中国广电总局交流中心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体育报社、中国武术协会、中国交响乐基金会、文化部少数民族基金会、中国沙漠治理基金会、北京武术院主办,由海南华武国际武术培训中心、深圳华武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承办的《凤凰咏叹》武术交响乐大型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即将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4.
冬季话长跑     
栗晶 《中华武术》2006,(2):59-59
北京中和健身书店是中国武术协会下属产业,成立于1996年,以专营各类武术书籍、音像制品、武术器材为主,目前书店拥有中国武术相关书籍百余种,武术各类音像制品上千杂种,是目前国内从事武术图书、武术音像制品销售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性书店。常年为广大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和国外习武者提供便捷、全面、周到的专业化武术文化产品服务。同时本书店还从事图书音像邮购订购的业务,以及接受各类预定业务,并代理各类武术机构团体、名家作者的有关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武林大会"的文化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林大会"使传统武术的部分拳种进入了主流电视媒体,这是武术传播的质的飞跃。但需要明确:"武林"不等同于"武术界";"技击"不是武术的核心;武术文化传播的动因是"神秘",而不是"真实";武术功夫的精粹是"套路"与"和谐",而不是"格斗"和"对抗"。武术电视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中存在"二律悖论",在传播过程中要讲求武术的"品格"和节目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以湖湘文化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湖南最具代表性的3个拳种进行全面的解读。研究认为湖湘文化是湖南武术拳种的一种外延表现。这些地方拳种的内涵之中带有极为明显的湖湘文化中的勇敢尚武、浓烈爱国与自强不息等重要文化属性,同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湖南武术拳种会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内核重构。  相似文献   

17.
<正>2024年3月3日,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成立大会在厦航嘉年华酒店隆重举行。当日,北京武术界、文化艺术界、新闻媒体界及企事业界二百四十余名嘉宾和业内精英,北京各拳种老武术家和负责人参加了这个别开生面生机勃勃的庆典活动。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拳种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以中国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拳种进行文化学分析,提出拳种意识.以梳理武术教育发展的几个时期的历史特点为前提,对当下武术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技术传播模式,缺少文化内涵,受竞技意识主导等问题进行原点上的反思.指出拳种以其高超的技术、博大的理论和深邃的精神思想构成了传统武术的基本文化单元,是中国武术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绵的根基,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只有强化拳种意识,未来的中国武术教育才会有血有肉,才会生机盎然,才会实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6,(2):30-32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武术协会的组织建设,强化项目管理,维护会员利益,保障武术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依据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条例》(2004.8)、和《中国武术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制的宗旨是:建立规范科学的会员组织网络,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团结全国的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踊跃参与武术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主办和承办 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北京中武奥体武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普惠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有关省市自治区武术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