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张谷若先生从事翻译实践及其译作<苔丝>的分析中,展示张先生作为译者,身体力行、身先示范的楷模形象.认为对众多翻译名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翻译的主体性研究,而且可以提高译者自身素养及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刘重德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切",主要从社会文化,语言文化,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对孙致礼和张谷若翻译的<苔丝>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张谷若的译作《德伯家的苔丝》,通过若干译例分析,表现了他的译文意义表达准确,语言地道传神,原文意境完美再现。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张谷若表达力强,善于用具体词巧妙地表达抽象词,善于使用四字词组表意传神,其译文地道流畅,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陶澍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爱好诗歌,自编有<出山草><玉堂草><江湖草><太史草><皇华草><抚吴草>等诗集六部,后编入<印心石屋诗钞>初集和<印心石屋诗钞>二集,计738首,但还不到他现存诗歌的一半.他以诗会友,留下了"苏州五老""沧浪七友"的美谈;他结社吟诗,成立了消寒诗社,经常举行"文酒之会".陶澍是清朝嘉道年间诗坛领袖,其影响甚至到达海外.  相似文献   

5.
周处是西晋有名的大将,他为人强直,后来战死在与氐人的作战中.周处文武双全,还著有<默语><吴书><风土记>等,其中<风土记>传至今日.周处的名声还不止于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杀虎斩蛟、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之前,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这为他创办<新青年>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围绕张谷若先生的《苔丝》译本的评析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或搬套理论,或与新译作比,似乎有些细琐,有些苛刻。笔者认为张译虽有些许瑕疵,却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译作。我们应该站在文化研究的高度,对译作平正公允,见其大遗其小,吸收其译法高明之外。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三国志>同作为"前四史"之一,到底孰优孰劣,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文章围绕这个争论,主要勾勒了从明朝至当代<后汉书><三国志>比较研究的历史.明朝是<后汉书><三国志>优劣之争的开始.<后汉书><三国志>比较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清朝、20世纪20-40年代,而当下对二书的比较研究则不免有些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9.
顾国 《现代语文》2008,(3):121-122
<五礼通考>对<汉书>中<纪><志><传>都有大量的引用,因此,研究<五礼通考>引用<汉书>的考异问题,不仅可以开启<五礼通考>研究的大门,而且对于<汉书>的研究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将<五礼通考>引<汉书>的考异情况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鲁迅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篇目主要是这么几篇:<踢"鬼"的故事>(有的教科书改编成<我不怕鬼>)<给颜黎民的信><在仙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百草园><早><有的人>和<一面><鲁迅与时间>.除了人教版、原上海S版和原浙教版基本还保持其中的两三篇外,其他版本教科书大多只收录<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11.
孙绍振先生是我们熟知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是高校最早介入中学新一轮课改的教师之一.在这十年中,他发表了<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质疑英语四级全国统考体制><高考语文试卷批判>等数十篇文章,出版了语文教育改革著作<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渎><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策划参编了<作文大革命--顶级作家教作文>,主编了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语文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孟子章句>中的连词搭配为研究对象,进行穷尽式地研究;并且对其所表示的关系进行分类描写;最后再与<孟子>原文以及<国语><韩非子><论语>中连词搭配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句法精密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河南教育》2008,(5):22-27
蒋笃运:河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德育系统论><知识经济与未来教育><大科学与大教育><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21世纪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河南教育通史><教师道德><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关系研究>……翻开蒋笃运同志的学术著作表,我们很难想象作为教育管理者的他是怎样完成这第多学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师: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莎士比亚及其创作? 生: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2部叙事长诗,37部剧本,他的主要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相似文献   

15.
知道梅子涵先生,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读四年级.那个学期,我订了江苏<少年文艺>,于是,一切就变得天经地义起来.<天鹅><课堂><走在路上>……梅先生的这些作品都是我在那个时期读的.后来又发现,在拥有自己的<少年文艺>之前,从不知什么渠道读到的旧刊中的<马老师喜欢的>,竟然也是梅先生的作品,并且还是他的处女作.我不禁有些得意,原来自己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梅先生的第一代读者!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一方面译者必须遵循和体现原作品的风格,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使之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译品.本文试从张谷若先生的<大卫·科波菲尔>译本讨论了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一、忆,在童话魅力中起航 1.童话,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还没有上学,我们就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口中知道了很多童话,比如<灰姑娘><美人鱼><小红帽><狼和小羊>……  相似文献   

18.
风格--幽默之外的忧郁 契诃夫是个容易让人误解的作家. 大家应当都读过他的<小职员之死><变色龙><胖子和瘦子>什么的,觉得蛮搞笑,只是感觉<万卡>有点惨兮兮的. 高中有篇课文叫<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变色龙>的味道,但是多了许多厚味.  相似文献   

19.
张谷若著名译作《苔丝》闪烁着很多“亮点”,其语言特色,通过一定量的实例从以下四方面分析:方言的活译、四字词的运用、平淡中见精彩的遣词及原文意境的唯美传译。同时试兼评译文中的某些待斟酌之处,考察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一种趣味和感觉。”十九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ThomasHardy)在他的社会纪实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展示了80余种色彩;且其词类涉及面大;巧妙的是,哈代还运用非色彩词烘托出色彩。我们在翻译中如何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再现原作中由不同色彩构成的绚丽多彩的图画呢?本文想就张谷若先生在其译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色彩词的翻译技巧和理解进行肤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