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释意所谓功态养生法,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将自身置于功中状态。那么,什么是功态呢?功态是多种养生功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由于功态是这些养生法的高级阶段,因此,修炼者必须经过相当过程后才能达到这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气功师发功前安静状态,发功进入气功态6分钟,10分钟以及停功后恢复期的心电图进行了测试,功前、功中、功后对照分析,探讨气功对人体心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彦骅 《武当》2007,(6):44-44
中国道教传统养生术讲究“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其方法是以修炼内丹功为代表。而西方养生法中很注重饮食养生,认为不  相似文献   

4.
三、一态到底的两种调漂法 什么是“一态到底”?根据情况在垂钓时不需要或不想改变状态,从始至终采用一种状态——或一饵触底一饵悬浮或双饵触底,这叫一态到底。一态到底只需调定一点就够了。一态到底的两种调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养生法的健身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法的思想理论基础及其健身功效的现代科学依据。这种养生方法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有效地消除疲劳,调节心理状态,培养道德情操,促进身心俱进。  相似文献   

6.
收功琐谈     
气功在修炼结束时,有“收功”的步骤。收功也叫收势,是每次修炼的最后一首程序,起势为头,收功为尾,收功一结束,就意味着本次修炼已千一段落。即由气功态恢复常态。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在于恢复,如果没有很好的恢复,就无法进行继续锻炼。收功是整理活动,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放松是传统养生法的基础方法。放松的方法很多,却又异途同归,三线放松法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有效的放松办法。放松养生法主要内容是有意识地注意身体各部位,结合默念“松”字,逐步把全身调整得自然、轻松、舒适,解除紧张状态,同时使注意力逐渐集中,排除杂念,安定心神,从而调和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一、放松养生法练法(一)基本方法———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颈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关节→两手→两手指…  相似文献   

8.
虚静 《武当》2000,(1):39-41
无论是先天状态或后天状态,它们都是指场态而言的,而不是指有场态或无场态。先天状态是指的无极场态,后天状态是指的极化场态。这场态在人体就被称为心神。心神的先天状态为元神,心神的后天状态为识神;元神为无极态,识神为极化态。所以凡是有概念存在的心神都是极化着的后天识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韩哲 《中华武术》2007,(10):36-37
第二步养真气充窍,练呼吸开合这一步主练采气、练气、壮气之功,其目的是练后天之气,养先天真阳之气,使之增强、充盛、壮大,而后归属于中丹田之"空窍",并逐渐促使"空窍"转变成真气能量充盈的"功态窍",自发地产生"窍呼吸",即"胎息"之功能状态,使习者内气之功发生质的升华。但是,为什么要练气?怎样练?真气与丹田、丹窍是什么关系?"窍呼吸"  相似文献   

10.
第一节《河车功》法小考《河车功》法,为道教正宗法门,实为修真炼丹之基石。远在周朝时代,称为周天功,到了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养生法与佛教并流,方法上已有不少改进,道教“以身心”恩兼顾为主,称“性命双修”,佛家则以“炼心为主”,置身于度外。到唐代晚期,道教正宗传人,吕洞宾,钟离权,将周天功进化为《河车功》,并著有:  相似文献   

11.
从宋代的“睡仙”谈起睡觉能成“仙”吗?据古籍记载,陈抟就是一位“睡仙”。当然,所谓“仙”,是指养生有道之人。陈抟年轻时苦读经书,也曾想跻身仕途,但当时后唐王朝四面楚歌,他夺取功名的希望屡次破灭,于是,他便开始“访道求仙”。他隐居于武当山和华山,专攻内丹养生法。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发现睡觉也能养生治病,于是就专门研究起睡功来了。后来,他又跟随四川邛州天师观高道何昌一学“锁鼻息飞精之术”,终于练成了睡功,其“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如神人”。据《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曾到华山云台观修道,每寝处,多百…  相似文献   

12.
陈雄 《中华武术》2006,(9):24-25
习练太极拳桩功,是在中定状态实现中和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养人体内在潜能、蓄力于体内的过程,同时可以提高人体抗击打能力及发放功夫,锻炼神经末梢,增加反应灵敏度。采取意念假借、内视观想、精神放大等诱导方法将劲力充分调动起来。太极拳桩功的内涵和修炼内容主要分为养生和技击两部分。本文所谈的主要是用于技击的太极拳桩功。通俗简单地说,桩功就是单练式站桩和对练式破桩固桩的功夫。  相似文献   

13.
岳武 《武当》2012,(11):6-9
武当九式吐纳养生法归属武当龙门派纯阳门。相传,由武当丹道养生祖师吕洞宾(号纯阳子)所遗留,千百年来一直在武当道内秘传口授。习练此功法,对于高血压、头痛头晕、胃肠不适、哮喘、支气管炎、心肺功能减弱、神经衰弱等诸多慢性病有显著疗效。武当百岁道长刘理航和李诚玉生前也曾常习此功,被誉为养生长寿宝典。  相似文献   

14.
静坐与养生     
唐黎标 《健身科学》2006,(10):24-25
修习静坐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使人重获身心健康,这已逐渐成为诸多公众的共识。国家973项中国古代文人修习静坐养生法的很多,均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疾病缠身,他在服药治疗的同时,坚持静坐养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以此祛病延年,终享遐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记述他修习静坐法的体会说:“其法至简易,唯在长久不废,即有深功,且实行二十日,精神自已不同,觉脐下实热,腰脚轻快,面目有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修习静坐养生法,收效颇大,直至晚年仍精力过人。他在《看钟》诗中说:“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  相似文献   

15.
兜肾囊是古代养生家秘而不传的一种健身功。兜肾囊又叫铁裆功。方法多种但都以刺激睾丸为主。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刺激雄性附性器官(包括副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正常发育并维持它们于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6.
周建勇 《武当》2005,(11):33-33
少林金刚门私房秘技——金刚踔腿功,属于外练硬功型技艺,练的是阳刚之劲,不需要配合内功修炼,是一种简单易学,有实效的腿功。不论是谁只要肯下苦功,人人都会成功。踔腿功在本门已秘传几百年了,它具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功法,同时也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低腿与暗腿技法。  相似文献   

17.
"本"指"事物的根本、根源","元"也就是"元气",指"生命力"。"固本"就是坚固根本;"培元"就是培育元气,增强生命。桩功是一种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神意保持一定的状态,静止站立的练习方法。固本培元健身桩是医易功中的基础功法之一,它是在站桩中通过入静、聚气、练气、养气、运气、通周天,使人体经络  相似文献   

18.
武式太极拳桩功,是提高太极功夫必修之功法,分为定步站桩与活步桩功两种。定站桩是利用静态方式来修炼,站桩是静中求动,以静求整,以静培势,以静易身。站桩是静态的知己功夫,而活步桩功是利用静态桩功所练出的自身坚韧的支撑力及静态浑圆力,融入动态桩功的练习。活步桩功是以太极拳十三条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腾挪、闪战、气沉丹田、尾闾正中、虚实分清)为基准,五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及多种劲道变化随势而生。,  相似文献   

19.
<正> 二传手是场上的核心,二传手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队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二传手训练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二传手训练最主要是打好基本功,其中包括脚功、手功和眼功。一、脚功脚功主要指二传手在快速移动中组织战术进攻的能力.排球比赛是一种快速、激烈的对抗性运动,球的飞行轨迹和速度始终处于急尉变化状态,二传手必須随时调整人和球的位置,及时移动到球下,选择最佳的传球角度,才可能组织合理的战术进攻。因此,灵活热练的移动步法,以及迅速变换身体重心和方向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条件,应成为青少年早期训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徐建华 《武当》2014,(11):62-62
擦胸揉腹养生法,是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法之一,极为适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尤其在肥胖者越来越多的今天,运用擦胸揉腹养生法,对防止和减少因肥胖而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病和肾炎等疾病的发生,都有极好的作用。健康长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体内有很强的免疫力,而多病的人则主要是因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