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从工具理性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 ,是当代教育的一种必然抉择。面向生活世界的女童教育 ,就是要关注女童的精神修养 ,关注女童对生活世界意义的理解。由对小城镇女童教育主体性理解发展到与之进行主体间性的交往 ,应是建构促进小城镇女童发展的教育生活世界的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相互沟通并消解对女童生活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是构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前儿童发展的潜能所决定的,目前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却面临着目标定位忽视幼儿生活,内容选择缺乏生活性,教育方法陈旧、单一,教育资源不足等脱离学前儿童生活的困境。从基于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三个方面探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走向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3.
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的《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依据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和《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试行)》的精神,体现了“四观”(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和“五性”(探究性、整合性、生活性、开放性、本土性)。在儿童观上,它强调以儿童为主题,尊重儿童、关注儿童、为儿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严重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和生活实际、德育效果甚微的状况,笔者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重塑中小学道德教育———德育回归生活,即在德育实践中,切实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关注学生的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教育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人生和德性,使学生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追求可能更美好的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并提升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篇内容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主张将习作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融合,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让生活引领孩子们的作文。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素材生活化,挖掘儿童真实的生活沃土;引导生活化,彰显儿童纯真的天然本性;表达生活化,抒发儿童真切的内心情感。把孩子们最真实的生活引入我们的课堂,让习作为孩子们的生活服务,这样,习作教学就会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社会生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智力落后儿童适应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培智学校的教育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一切为了特殊儿童,为了特殊儿童的一切,本文就智力落后儿童社会能力中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做些调查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活动早期,人们通过社会生活、社会交往沟通感情、增长智能、获得经验,从而获得相应的教育。随着学校的诞生及其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一个误区,即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导儿童德行良好和教给儿童经验的知识。正式教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裂口越来越大。当前,迫切需要以实践的观点、实践的态度、实践的活动,认识并构建"生活世界"的理论,真正了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通过儿童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现全面而科学的衔接。我们需要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在游戏中渗透,让幼小衔接更加贴近儿童日常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面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是基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建构理想生活世界而提出的,其提倡的教学目的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生活追求,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与时俱进发展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只有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为面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的实现提供保证,从而体现该教学目的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阶段法治教育亟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顺应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不应以法律条文的机械记忆为主要目的.小学法治教育的起点应当源于儿童生活,过程要贴近儿童生活,终点要归于儿童生活,注重知行合一.教师还要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提升法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中应该同时贯彻生命化教育理念,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应该坚持"生命第一"的教育理念,为追加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健康存量服务;为培育大学生的精神生命服务,为大学生创造体育休闲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生命教育以来,总体上中学德育倾向于生命认知教育,忽视和缺失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有机结合,德育关注人,关注个体,也关注人内隐、活泼、丰富的生命情感。生命情感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个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人的生命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特点,并指出体育教学的实现就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有利于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体育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理性回归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有针对性的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路径,这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应以关注与直面生命为起点,点化与润泽生命,促成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整体发展,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全人是体育教育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刻认识体育的生命品性,挖掘其中丰富的生命内涵,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生命教育不利局面,建立多层次立体的生命教育体系,也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清醒认识生命在我国体育教育中失落的现状,牢牢竖立“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意识,在体育课程中确立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将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体育教育生命化。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更是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目的具有相似性、作用也具有统一性,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十分可行。希望达到引导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学会保护生命的技能、确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提高保护生命的能力等目的,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学校体育中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高职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生命体验教育是传统技术理性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变的产物,是社会民众生命意识彰显的反映。本文从生命体验教育涌现的文化背景、生命体验教育的内涵、生命体验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实践操作等方面对生命体验教育作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生命体验教育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体育教育的终极指向,指出培育完满和谐的生命体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体育教育要遵循生命特性,尊重生命个体的自主性、独特性与多样性,发挥其创造性与超越性,开展生命化的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要实现由"健康第一"向"生命为本"的跃升,改变体育课程中对特殊需要学生的生命关怀缺失局面,将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程目标中,实现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生命化的体育教育要依靠生命化体育教师,创设生命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生命的灵动,优化生命机体,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发生命的创造力,进而实现体验生命、唤醒生命、生成生命与丰富生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学校体育生命安全的视角,通过解读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论述了学校体育具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健康、认识生命,发展和保持学生生命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特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等价值功能;学校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相融性,在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合在体育课程中,主动承担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