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妇吟》的纪实性使具有了诗史的特质。该诗的纪实性主要表现:突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纪当时事,皆有据依”;反映现实的真实广阔;诗人当时感情的真实流露。  相似文献   

2.
学界一般从文学的视角认为明代应酬诗价值不高,但应酬诗是诗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艺术书写和历史记录,除了文学价值之外,还有重要的社会学和文化学价值。吴应箕是明末社会活动家,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他写下大量的应酬诗。他的应酬诗是他人际交往的真实记录,从中可以梳理出人际生态的生态链和由此而形成的文人生态,从而为描述明末的文学生态提供鲜活而典型的案侧。  相似文献   

3.
林昌彝是清末一个突出的诗论家。他的论诗著述与一般传统诗论不同的是深深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有着严肃的写作主题。他的诗论既不完全与近代宋诗派相同,亦与桐城诗派、同光派不尽相同,但彼此又有着一定关连。由诗评看,他是宋诗派的一个边缘分子。在道咸同光的以宋诗派为主流的传统诗坛里,他的诗论能避免偏狭,在诗史上成绩卓著。但处在中国近代开端、革新思想与要求正抬头的时期,他仍属守旧派的文人。  相似文献   

4.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边塞诗写得好,而且送别诗也写得非常出色。选取恰当的意象抒发情感,是他送别诗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他诗歌中的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继承,但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善于把多种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还善于创设出许多新的意象,并在这些意象中附着了自己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用比喻抒怀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发离情别绪,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作为边塞诗人,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豪迈、旷达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学界关于唐代下第别诗的研究目前仍嫌不足.从发生学视角看,唐代下第别诗是基于诗人与士子对话的、受到众多事件影响与触发产生的诗歌题材.下第别诗因发生基础的不同,在不同类别中呈现出"真实记录""赋笔言情""务实致用"以及"寄情于景"等特征.此外,由于诗人与士子的对话活动是下第别诗的发生现场,所以下第别诗包含来自士子的伤心失意...  相似文献   

6.
王独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清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相似文献   

7.
卢亚明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6):107-109,119
海德格尔从"存在"思入"诗"并不是偶然突兀的,而是经历了一番沉思之漫游的结果.海氏对诗歌的思考也留下了这条漫游的痕迹,这使他在不同时期对诗歌作出了不同的界说:诗是存在者之无蔽的道说;诗是真理之创建;诗是存在的词语性创建;诗是道说神圣的歌唱;诗是对诸神的命名;诗是持存之创建.  相似文献   

8.
吴澄的隐逸诗与其以儒为主、游移于儒释道三者之间的心态有关,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吴澄中年以前的一些隐逸诗反映了他游移于儒释道之间的矛盾心情;吴澄晚年的隐逸诗则表现了安贫乐道,追求“孔颜乐处”的精神;昊澄的隐逸诗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对“农智”的赞扬,这无疑是对“上智下愚”思想的突破。吴澄的隐逸诗代表了元代隐逸诗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元人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9.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大诗人杜甫先后流寓秦州、成州,创作诗歌一百一十多首,数量多,艺术价值高,在为后世留下丰富文学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疑问,如杜甫辞官西行的原因,在秦州及同谷流寓的情形,交游者赞公、杜佐等人的身份,流寓路线等等,都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诗史互证,综合考述,实属必要。我们的主要观点是:杜甫西来秦州是因为罢官加关辅饥乱使然;南下同谷的主因不是秦州贫寒,而是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杜甫和赞公交游的地点只能在秦州而非同谷;杜甫西来秦州、南下同谷走的都是当时的官方驿道;"陇右诗"称"秦州诗"更符合实际情形等。  相似文献   

10.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是一个造诣颇深的理学家,理学的观照方式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物吾与也"的影响下,他的"诚斋体"诗广泛运用拟人手法,建构了一个具有生命灵性、知觉情感的自然世界;"格物穷理"的观照方式则住他于具体细微的意象中揭示自然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诗中充满了无限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辑录了明末诗人刘城的关于安徽贵池傩俗的四首"观傩诗",并对之进行了阐述.结合诗作者刘城有关生平资料的考证,本文作者认为这些诗是明末贵池傩俗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宋明理学"、"复古"思潮影响下的明代文坛,杨慎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诗人。他高举"诗主性情"的大旗,在略显沉闷的明代诗坛无疑是别开生面的,特别是在他被贬永昌府后的诗歌创作更加体现着他的这一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13.
王维与杜甫在诗史上的地位,经历了一个浮沉变迁的过程。对“神韵”这个古典诗歌批评术语重新阐释,比较王维与杜甫的诗歌风貌、题材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揭示出两位诗人的异同.及其在盛唐以后中国诗史上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枚是激进主义诗论家,又是深知创作甘苦的诗人。所以他的"性灵"诗学一方面讲究性情、灵机和天分,另一方面还要求博雅,广泛汲取前人艺术经验,对音节、体格等艺术法度也颇有讲究。融会"性灵"说和诗法论使袁枚诗学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也使他异于明代公安派而呈现出清代诗学特有的综合性特征。应从"性灵"说与诗法论的矛盾与综合角度对袁枚诗学作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诗状态是诗人写诗的前提条件,只有进入诗状态的创作上具有生命的真实,这是诗之所以为诗最基本的要素。除此之外,诗还须有诗的魅力-诗的审美音乐味与审美品格。但这并不是诗的全部,诗还必须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这样的诗才算臻子完美。  相似文献   

16.
"理"在古代诗论中多带有否定性色彩,经过船山改造,加以新义,将"物"与"理"合为一个范畴,用在诗学领域,使得船山诗学发出独特光芒。"物理"的美学内涵是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真实把握,其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对"物理"范畴的研究,可以隐约看出其诗学与理学之间的关联,以"物理"来评诗,亦可以看出王夫之美学不同于宋明理学美学的特色。而诗中"物理"的获取又与"现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量"是对当下审美直觉的把握,而"物理"也需要以这种审美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7.
施闰章以气格清峻、韵味悠长的风格在清初诗坛独占风骚,他的诗歌成就与诗史地位被诸多论家所确认,王士祯认为"康熙已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者,陈文述等人则认为国朝诗人,施闰章堪为第一。施闰章的山水诗体制庞大,内涵丰富,平和冲澹、幽深绵远、形神兼备、韵味如丝、绵绵不绝。如果单以山水诗意境营造而论,即使力倡神韵的王士祯未必是施闰章的敌手。  相似文献   

18.
《怨郎诗》是民间流传的一首数字诗,据说是卓文君写给丈夫的一封回信,而在这封由数字巧妙地构成的书信中,为了与丈夫的来信呼应,在一堆数字和数字单位中也唯独无“亿”,然而这无“亿”的诗行背后深藏的却是对丈夫的一片痴情。  相似文献   

19.
作为唐朝一代推崇的先驱,萧颖士对整个古文革新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浓郁的引《诗》、仿《诗》"情结";而这无不与萧夫子"宗经尊儒"的经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后人对于萧诗也有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曹操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最大价值是突破了两汉经学的樊篱,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于诗歌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从而,使标志着中国民族理性觉醒的原始儒学精神转化为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艺术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