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抽象出 1— 5各数的过程。2 .能认读写 1— 5各数 ,会用 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选用教材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 一、观察情境图 ,在交流情境图的内容中抽象出1~ 5。  1.谈话引入  ( 1)你喜欢小动物吗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  ( 2 )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小动物 ,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乐园去看一看。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用师生谈话的形式 ,把学生引入情境 ,使学…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动物的活动展开话题,内容生动有趣。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活动的图画,学习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进行描述。本节是B部分的第二课时,属于对话教学课,教材设置了吴一凡和John进入动物园观察动物活动的情境对话,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句型,学会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消费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多元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情境创设是思维的本源,因此,在我院开设的《消费化学》这门跨系选修课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情境创设的多元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消费化学》讲授过程中,我们积极的采取情境创设的多元教学实践,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情境的构成要素 情境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对于有众多的文科学生选修的《消费化学》这门课程,运用情境创设的多元教学法,使…  相似文献   

4.
1.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计算多样化。3.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富有关感的情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不仅为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最佳的显效途径,而且把儿童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在富有关感的情境中,课堂是关的,儿童的心也是美的,关与神奇的情境,启迪了孩子潜在智慧。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谩的生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历经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实践活动中完成理解、感悟、运用、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素养。  相似文献   

7.
林纲东 《广西教育》2007,(5A):39-4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搞“形而上学”,一些情境的设计牵强附会,以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把握情境创设的本质,要使所创设的情境能真正服务学生的学习,不要因形式需要而创设,要因实际需要而创设,要讲求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这一课程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然而,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却发现有些学校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据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采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父母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增强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陈洁 《早期教育》2005,(5):10-10
活动目标:1.学习用水彩色印染小动物头像,掌握对称印画的方法。2.在绘画活动中想象各种动物的有趣形象。活动准备:观察了解常见的动物,彩色画纸,水彩色若干(红、黄、白、绿、紫等)。油画棒。  相似文献   

11.
姜锡春 《今日教育》2007,(4S):46-4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恰当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感悟、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4,(10):17-1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联系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运用、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关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一句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15.
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教师应把创设一种学习制图的良好教学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学习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在情感状态中反映出来。因而,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和设计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便成为一个教师能否上好一门课的关键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体验”是指活动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本身或相关内容所产生的感受、领悟和欣赏等情感共振现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则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真切感受的基础上,获得相关的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在《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中则表述为: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在请教别人时,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要有礼貌,说话要得体,并在情境创设中学会请教别人。  相似文献   

18.
本课设计根据小学生性格及年龄特点,把小学中高年级障碍跑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小勇士穿越大森林”的一次郊游活动。让学生在创设的大自然情境中,积极参与,团结互助,发挥想象,在身体练习过程中掌握跑、跨、跳、钻、绕等各种穿越障碍的运动技能。这一设计遵循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凸显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新理念,可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在“两课”的教学中,单纯依赖传统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相反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与抵触心理,影响教学放果,最终导致新课改方案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根据授课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参数创设相应的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以期能最大限度释放“两课”所具有的思想培育、价值现塑造功能,解除现行教学思想、秩序、技术等方面的干涩乏味。本文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阐述教学情境参致在高校“两课”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大多数的教学段落中均设计了“数学活动”。同时还注意了不同年级“数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的层次性特点,力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在“做”中感受'、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有关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