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静 《大理文化》2008,(3):40-41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大漠风沙,戈壁荒滩.西北丝绸之路举世闻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境内还有一条西南丝绸之路,它的开辟甚至要早于西北丝绸之路,在汉代这条"丝路"被称为"蜀身毒道",它从四川出发,经云南的大理、保山、腾冲出缅甸直至印度.它曾穿越大理的漾濞县境,留下了许多的遗迹散落在漾濞的崇山峻岭中,或是古村旧寨旁,仿佛一个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只要拾起它们,就能让其中一段往昔鲜活地复原…………  相似文献   

2.
漾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道从漾濞穿境而过,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迹,也为漾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漾濞提出了"注重历史文化,发掘旅游人文资源"的思路,并对漾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我就漾濞的古道文化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漾濞,成为我儿时的一种向往。在梦里,无数次奔跑在核桃树下,那一棵棵粗壮的核桃树,既陌生又熟悉。凝望着一颗核桃,时光的足迹甚为清晰,而每一条足迹里都记载着或悲或喜,或回味或深思的往事。我家在鹤庆,同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管辖,但两地相隔有点远。对于生长在大山之中的我而言,小时候要到县城赶一次街都盼得把脖子拉得老长老长,更别说走出县外了。但从小"漾濞"这个名字就扎根在我的心里。这次,我的脚步暂且逃离了各种琐事的纠缠,来到位于点苍山之西的彝乡漾濞。还未站稳脚跟,我的  相似文献   

4.
漾濞行记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味道.云南漾濞,山高水长,美在深山,美在人文,名不虚传.阳春时节,与漾濞有约.我心怀喜悦,直奔漾濞.才刚踏入漾濞的地界,我的感觉除了亲切,还有一份回了家的感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漾濞的名气在于秀山灵水.秀山灵水,漾濞意蕴.到处是奇秀的山、灵动的水.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涧水;独特的文化,淳朴的民风.目之所及,郁郁葱葱,一派生机,都是新鲜感,让人留恋.  相似文献   

5.
春到漾濞     
正一座城,如果能够长久地躺在一条江的臂弯里沉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地处大理中部的漾濞小城就是这样,由于群山掩映,漾濞似乎被大理的风花雪月遗忘了,但它却用天赋异禀,在横断山里写就了一篇刚柔并济的锦绣文章。江的内涵在于汇聚与滋润。在苍山之西,数百条溪流的汇聚,让漾濞江成为了漾濞人民的母亲河。在江水流过的地域,时光沉淀下来了无数的卵石、沙滩,也积存了无数和煦的阳光,让漾濞江拥有了无私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钓鱼那些事     
我居住的小城,被一条叫漾濞江的河流环绕。小城很小,几分钟就可以出城直抵江边。看洪峰来袭,观水落石出。我与漾濞江的联系,始于多年以前,那时,我在上游更远处,我与江流一直用钓鱼这种方式深入。一直说“钓鱼”,因为这样说,似乎高雅起来,那些“独钓寒江雪”,“一人独占一江秋”的韵味扑面而来。可我的“钓鱼”,其实只是“捕鱼”——用的是“迷魂阵”一类的小鱼笼诱捕。  相似文献   

7.
漾濞彝族自治县南部,清水朗山余脉白竹山西北麓的龙潭乡,东临瓦厂乡,隔着漾濞江与巍山相望,南与鸡街乡山水相依,西与永平县龙街镇接壤,北靠太平、顺濞二乡,为三县五乡交界之地,辖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龙潭村,乡因村得名。全乡有白竹、密古、清河、水竹坪、龙潭、富厂、己路河7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59个自然村落。乡内分散居住着彝、汉、白、苗、傈僳、傣、普米、回等8个民族,全乡总人口近7千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6%。龙潭在宋、元时期分属永昌府、蒙化直隶厅,明清至民国,区划小有变化,1949年前属漾濞县南区,后为白竹区,几经变迁为今日之龙潭乡。  相似文献   

8.
正雪山河,是苍山西坡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西坡深处,在兰峰、雪人峰、应乐峰、小岑峰之间宽阔的V字形地貌中蕴蓄壮大,一路穿石破壁硬生生切出一条一线天的千米峡谷,向西十几里后穿漾濞小城汇入漾濞江。清澈的流水,巨大的落差,沿途自然是瀑布悬泉,加上刀削斧劈的悬崖深谷,多层次的美,有一种时间的专属味道……  相似文献   

9.
漾濞最古老的民族是彝族,其先民早在两汉时期就在境内游牧和农耕,史称"、昆明"。唐代称"乌蛮"、"乌蛮别种",是南诏国的主体民族。元代以后称"罗罗",建国后经过民族识别,定称为  相似文献   

10.
之一漾濞雪山河,是流淌在点苍山西坡的一条美丽的小河,别看这条小河流程不过十余公里就融入涛声如梦的漾濞江了,但也许是由于其发源于以盛产美丽石头著称的  相似文献   

11.
姚静 《大理文化》2011,(11):41-43
苍山由北向南横亘在滇西广袤的大地上。苍山像一把偏心的刀,它那么随意地一插,就把滇西这一角落分割成了宽阔平整的大理坝子和狭长崎岖的漾濞山区。是奉了天地的神谕吧?大理古城和漾濞县城,一东一西,都坐落到了苍山脚下。在命运神秘旗帜的招引下,我的人生与这两个地方密不可分。我成年以后的岁月一直牵绊在苍山脚下,从未有过须臾的离分。  相似文献   

12.
《大理文化》2011,(2):118-119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上段。县境北面与大理市相连;东面与弥渡县毗邻;南面与南涧彝族自治县接壤,并以漾濞江为界和凤庆县相邻;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大理文化》2021,(5):85-87
2020年春因疫情的原因,好多人的外出游玩计划也因此被搁浅.只能通过"云旅游""云赏花"等方式,聊以慰藉那颗想要出游的心. 宅在家里,写下很多文字,表达着自己想出去走走的心情.漾濞,之前已去过多次,但依然心向往之.我想去漾濞石门关,因为那里有雄奇的高山峡谷、险峻的悬崖峭壁、清澈的瀑布溪流,更因为那里有我们美好的亲子时光...  相似文献   

14.
小城漾濞     
忆苏 《大理文化》2013,(8):44-46
漾濞真小。初见,那座小城给了我这样的印象。那时的漾濞县城真的很小。小城,小街,小巷,小站,和一个不大的集贸市场差不多。灰头土脸,简单朴素,透着岁月的尘烟,像极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略显沧桑的农妇,浑身上下刻满光阴的痕迹。初见,这座小城让我看到的,是素朴的陈旧。20多年前读书时和同宿舍的漾濞同学一起回家,我真的没想到漾濞县城竟然这样小,这样冷清。街上没有多少人,小站就在街旁,很多商店要等街天才营业。走在街上,冷清而空荡。没有自己生活的小城里那种浓浓的烟火味和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唯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沿途不曾断流过的奔涌的漾濞江水,清澈、凛冽、欢腾,一路唱着  相似文献   

15.
神秘深邃的点苍山,峰峦连绵,古木森森,沟谷纵横,溪流潺潺.处于点苍山西面的漾濞,自古以来,就号称山城水国.水国漾濞,那些属于水的故事,一直在温婉,在缠绵.请跟着我的脚步,神游苍山西坡漾濞境内的三个瀑布,领略那些幽谷中,水的沉静,水的清澈,水的飞扬……  相似文献   

16.
走进漾濞,就走进了一个群山捧翠的人间福地.这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绿意盎然、绿潮涌动、绿波轻扬,满眼的绿闪烁着勃勃的生机.尽管这里有"博南古道"的遗踪,有"铁锁云龙"的悠远,有石门关的雄险奇峻,有蜿蜒游走的漾濞江,甚至还有"唐标铁柱"的沧桑可以追溯.……  相似文献   

17.
沧桑古驿路     
走出漾濞城喧闹的市区,一直往南,到了城边,然后折向西走,我带你到一条静谧的老街走一走. 一走进老街你就会觉得仿佛逆着时光隧道走入了另一个时代,有隔世之感.这里没有人声喧嚣,没有车声轰鸣,没有店铺林立,没有五彩广告牌.岁月在这里凝固了.古老的青石板路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青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铭刻下一段了无踪影的往昔.这就是漾濞的老城区,新县城向东北方扩展出去.这是一个被遗弃的角落,正因为被遗弃,它得以完整地保留了旧貌.  相似文献   

18.
散文二题     
萤光云花 漾濞有一条江,不大不小的江.银亮银亮的光束丝带样彩云间飘然而下,落入山群之中,在苍山之麓弯来弯去哗哗流淌.  相似文献   

19.
漾濞,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彝族自治县。这里,背靠点苍山,腹纳漾濞江,纵横几百里,史传数千年。这里,有丰饶的资源物产,奇丽的自然景观,馥郁的民族风情,好客的各族民众。如果,你能在某一个春天,来到漾濞,那么,这里独有的自然风景,地道的美食风味,一定让你流连忘返,醉倒在大理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20.
正一芒种这天,我像大地上的庄稼追赶节气一样,从丽江追赶着一份珍贵的邀请,在黄昏之前赶到漾濞时,那些朦胧美好的景色正站在一棵缅桂树下等我,在诗意的夕阳中,满树洁白的缅桂花把香气统统袭向我,沁心的芬芳把我醉得迷失方向。当我推开宾馆的前窗,看到漾濞城柔美地躺卧在青山绿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