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正兵 《华章》2007,(8):80-81
曹去晶的<姑妄盲>是继<金瓶梅>之后中国小说史上出现的又一部世情小说,在反映明末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无疑不客轻视;<姑妄言>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其喜剧手段主要有:设置戏剧亿情节和喜剧型人物,运用相映成趣和反复渲染等方法以及采用本色化的语言形式,这也是对中国古典喜剧艺术的一次丰富.  相似文献   

2.
《姑妄言》乃是清朝初年所出现的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世情小说,其评语亦与小说本身互为犄角,相互照应,对作品的指导思想和建构方法等皆有揭示和阐释,其中关于小说人物塑造的观点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评点者对于小说人物的评论切合其自身在小说文本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同时也揭示了人物在作者依据自身信仰和审美需求所实行的操控之下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为清代的一部重要世情小说,《姑妄言》自问世以来就在小说正文间附有署名林钝翁的评点;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评点者林钝翁与作者曹去晶之间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二者就是同一人。这种微妙的关系造成评点者的评点主旨与小说本身主题带有相近的指涉意向。受此影响,《姑妄言》的评点思想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劝化世人的"婆心说"、愤世嫉俗的"炎凉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呼应作品所提出的"妄言"之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系统。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姑妄言》,是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又一部世情小说奇书,并在《金瓶梅》等章回名著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也有明显的启示和影响。在艺术上,《姑妄言》在章回体式,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环境描写以及结构和语言等方面都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清代雍正年间突现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姑妄言》自被发现以来就引发了学界的持续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姑妄言》在其小说文本之间还附有署名林钝翁的评点,这些评点对小说在情节结构的设定中所体现的艺术技巧多有详述,其中所体现的理论既有对金圣叹所批《水浒》及张竹坡所批《金瓶》的仿效,又有在此基础上的自觉创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的长篇小说<姑妄言>的发现,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丰富的戏曲表现无疑也是对中国古代戏曲史的一次充实.挖掘并研究<姑妄言>中的戏曲材料,对理解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的相互影响,还原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场景,显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姑妄言》是清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受到清初以来强烈的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治世的理念和愿景,传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如立足现实,体现务实之风;直面社会,抉发时弊与彰善瘅恶;针对现实,探寻救世之方等等。与此同时,小说在题材内容、艺术旨趣、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等许多方面,都留下了清初经世实学的影响印迹,使古代长篇小说的内容、形式呈现出种种新的变异,这是形成其“奇书”风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姑妄言》,除了给我们讲叙曲折离奇的故事外,小说家曹去晶相对地忠实记录了当时南京的世风人情与社会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对南京回族的民俗文化、宗教生活、经济活动等方面多有涉及,这就为明清时期的回族研究尤其南京回族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动史料。  相似文献   

9.
新发现的清初小说<姑妄言>,是一部在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上均有创新的章回小说,是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又一部世情小说杰作,是集中国古代小说性描写之大成的奇书.本文仅就<姑妄言>的思想内容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而作者对"悍妇"的丑化、兽化,对其悍恶行为的极度夸张,正泄露了男权社会的恐惧与无奈。  相似文献   

11.
《姑妄言》与《三国演义》有可比性。它不但同样有政治历史内容,而且包含着从《三国演义》继承下来的遗传因子,但更有巨大的变异,这就是历史的文学化,题材的生活化,是从历史演义转向演义历史。《姑妄言》对《三国演义》的正面模仿颇多,但没有创造出新的精彩,倒是它对《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反学,有出蓝胜蓝之妙。  相似文献   

12.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耿金凤  李成 《文教资料》2012,(25):10-11
喜剧的概念来源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虽然没有喜剧这一明确概念,但是不能抹杀中国古典戏曲中所呈现出的喜剧或者说是幽默特质。这种特质是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生成与积淀,可称为中国式的喜剧,它与西方喜剧相比也毫不逊色。本文试从《看钱奴》的喜剧因素入手,探究它的幽默艺术魅力,进而分析中国式喜剧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长篇世情小说,作者曹去晶根据明末清初社会现实描绘了一幅明清易代时的市井众生图,全方位地揭露和抨击了明末清初的污浊世情和人性的阴暗面,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理欲观。  相似文献   

15.
《姑妄言》是明清章回小说史上的又一部奇书,作为世情小说,它继承和发展了《金瓶梅)的创作路子和方法,又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有着明显的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在元杂剧《李逵负荆》中,“说破”艺术表现得非常充分。戏外,观众通过剧中的“人物说破”、“剧情说破”等艺术形式明白误会和真相。戏中,李逵因误会“糊里糊涂”、“一错再错”。对错、真假之间产生出了喜剧效果,而“说破”,在增强戏剧的喜剧效果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鹿鼎记》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作品。作者金庸运用狂欢化喜剧、讽刺性喜剧、幽默喜剧三种形态及高超的喜剧手法以观察社会,解读世事,使该小说成为其喜剧性小说中的里程碑之作。  相似文献   

19.
“姑熟画派”在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坛上,曾以“古淡奇高、清疏秀润”的格调而名震朝野,扬名四方。其画派创始人萧云从画师以沉厚的艺术功力和渊博的文史学养以及冷寂炽热的爱国情感,绘写出一幅幅卓尔不凡的艺术作品,极大地鼓舞了一批批恪守“遗民情结”的隐逸画家,影响了他们清逸淡雅之画风的形成。滚滚长江日夜流,黄山姑熟风云依旧。再吟萧氏诗句;又忆故国春秋;展读尺木画作清疏逸致多多!传《九歌》之神韵,写《太平》之气势。  相似文献   

20.
先知书是《圣经》中重要的神学经卷,其中以《约拿书》最具特色。其文本虽被赋予了庄严神圣的主题,却披上了喜剧性色彩的外衣,这与其它先知书的写作风格迥然不同。本文即从喜剧性人物,喜剧性情节和喜剧性语言三个方面对其喜剧特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