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讨论了西北大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定量地论述西北生态环境质量与压力现状,并讨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着重分析水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及其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浅析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及其内容,对区域开发建设当中,如何遵循节约用水、循环经济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即主要任务、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研究。随着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的建立及其示范效应的产生,必将使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节约用水、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讨论了辽宁中部地区解决水资源问题及其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问题。辽宁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水资源极为短缺,预计本世纪末至下世纪初增加40亿立方米/年的水资源。区内局部缺水,但整体上是个内涝与盐碱严重的地区,大范围的跨流域调水将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就地开发剩余水资源,可解决近期供水问题并有利于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土地资源衰竭,森林遭受毁灭、水资源紧张、大气污染严重、物种数量迅速减少等5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东圳水库库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质现状,对引起库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敖汉旗属生态环境脆弱带和北方农牧交错区,也是水资源贫乏区,水资源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敖汉旗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治黄科技信息》2005,(4):17-18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三次会议上获悉,目前,珠江局部地区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水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状况恶化趋势日益加重,令人十分担忧。与会专家们呼吁,加强节水防污、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新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加深,使新疆的工农业生产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不断减少,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不断突出;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数增加,灾害程度加剧。有效利用水资源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概况的论述,分析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指出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才能保证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浅议城市雨水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城市市政规划时可设置滞洪区和雨水明沟来有效滞留雨水径流,建设人工渗透地面、下凹式绿地和采用渗透管排放雨水可利用城市雨水渗透来补给地下水,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11,(7):24-30
近段时间,有关长江三峡工程出现了很多争议,如有人认为三峡工程诱发了今年长江中下游大旱、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等等。国务院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指出,长江三峡工程在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一表述没有被科学、准确、全面看待。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咸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平原是严重缺水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河北平原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河北平原同时也藏有大量地下咸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成水资源,是解决河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关键问题,从河北平原咸水分布、储量及咸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咸水的优势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于维系人的生存、维护生态环境以及保障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之前缺乏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我国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怎样优化城市及建筑管网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顾名思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分为给水和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部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松嫩草原中心、松嫩平原的西南部,作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地区最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吉林西部地区当前生态环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与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吉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调配,解决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资源性缺水的21世纪重大战略工程.其对于水资源调入区,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供给,而且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调出区,由于汉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减少,必然造成相应的一系列影响.通过剖析襄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阳市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提出了襄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南阳水利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南阳受水城市与农业用水之间的紧张矛盾,加快南阳水利建设步伐,控制水土流失,为库区及沿线灌区移民营造良好的生存、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南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口的快速膨胀,人类对水资源的争夺也日益加剧.本文就运城地区水资源所处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导致水资源奇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奖励》2005,(3):62-62
该项目针对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演化和生态环境高强度干扰的特点,从流域水循环模式、生态需水计算和预测的研究着手,提出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方法、基本模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该项目建立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为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统一评价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基于二元演化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将有效降水与径流型水资源联合评价,对于干旱区流域水分-生态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发现目前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水质检测和灾害防御能力欠缺、水域局部污染严重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也制约了伊犁地区的农业发展;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应该重视流域环境保护、加强水利设施的基本建设、提高水利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确立并完善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期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走可持续道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5-16
光明日报报道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