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3,(6):21-30,5
根据现有史实,外商银行在华历史应从1845年英商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在香港开办分行算起,1847年该银行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是为上海第一家外商银行。近代进入中国的外商银行包括分支机构在内前后总数约在百家左右,主要分布于几大通商口岸。借助于不平等的中外条约,外商银行在中国的某些业务经营具有垄断性、侵略性的特征,但作为新式银行,其在华的发展刺激了华商银行的成长,推动了中国传统钱庄业的演进,从而形成了二十世纪早期中国金融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华外商银行的组织管理、业务经营,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颇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本史料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所收集的中国银行业调查资料中的一篇,由纽约中国银行所撰,从内容看,成文于1945年,其对于外商银行的业务和内部组成,叙述尤详。档号Q275-1-2209。  相似文献   

2.
上海钱庄     
钱庄起源于钱铺,又称"钱肆",是中国旧式金融机构,历史十分悠久.在近代银行兴起之前,钱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钱铺的出现,是因为货币兑换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兑换就已出现,到了明中后期,商品贸易迅速发展,钱币种类越来越繁杂,有制钱、私钱、白银,这三者之间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就发达起来,钱铺则是专营银钱兑换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3.
"国父"孙中山动议倡办:"上海交易所" 在旧上海,除了英商美商开设的证交所外,还有以日本人为主组建的日商取引所(日本人称证券交易所为"取引所").洋商在上海证券市场"反客为主,越俎代我",刺激了刚由日本返沪的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4.
李玉 《历史档案》2000,(2):88-92,106
1882年为19世纪上海股市最“火爆”的一年,对近代中国企业股份制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笔者对此略作论述,不妥之处,尚祈批评教正。  相似文献   

5.
1923年1月23日晚上8点15分,在位于上海广东路上的大来洋行楼顶一间客厅模样的房间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捷克人加洛斯拉·柯西恩坐在一个传声筒前,拉出了德沃夏克《诙谐曲》的第一个音符——这是无线电节目第一次在中国境内播出。当时上海租界内有500多台私人接收机收听到了这一美妙的音乐,  相似文献   

6.
7.
8.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享有"画绣"之誉,驰名于明清刺绣艺坛.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惊叹其名:"技至此乎","非人力也."文学家陈子龙在跋中题曰:"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文人谭元春在<顾绣考>中云:"上海顾绣,女中神针也."之后,顾绣成为宫廷贡品,身价更高,"人争宝之."顾绣将中国宋元以来的刺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上海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晓舟 《图书馆杂志》1998,17(2):37-38
图书馆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承担着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智力支持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本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明显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并呈现新的特点,本文侧重结合区县、街道乡镇图书馆发展概况作一介绍。1 事业规模有较大发展上海图书馆新馆落成步入世界10大图书馆行列,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其现代化一流设施领先于同行,闸北、杨浦、徐汇等区又建新的区级馆;浦东新区、普陀、静安、长宁、虹口、南汇等区县相继完成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大众传媒的注意力,股市每日的价格变化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可持续的报道内容。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专门对证券市场进行报道的大众传媒也日益增多。在我国,尽管证券市场仅有10年多的历史,但是证券类的大众传媒已经铺天盖地。仅以上海为例,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类报刊或开辟了证券类专栏的报刊达30种之多,5家电台、电视台每天累计播出证券类节目时间超过24小时。另据调查,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约58.4%是通过报纸获取信息。这些大众传媒与证券市场共生共荣、相互影响,已成为证券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法币是汇兑本位制,币价“钉住”英镑,法币每元合英金1先令2.5便士(14.5便士)。财政部在实施法币办法中宣布:“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按照目前价格稳定起见,应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1]汇市的买卖价格上、下限定在买进1先令2.75便士与卖出1先令2.25便士之间。当法币汇价到达下限时,中、中、交三行即无限制卖出外汇,以维持汇价。汇兑本位制的关键是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国民政府在实施法币政策时,规定禁止使用白银为货币,银行、钱庄、工商…  相似文献   

12.
朱博泉与上海票据交换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朱博泉,1898年10月2日生于浙江杭州。父朱晓南,清末曾任浙江萧山知县,累迁广西藩台,后弃官从商,定居杭州。1909年,浙江官银号改组为浙江银行,总行设于杭州,股本总额60万两库平银,其中官股占60%,商股占40%。商股的主要出资者是朱晓南、岑春煊(朱晓南的官场同僚,曾任清两广总督等职)、上海富商朱葆三等。1919年,朱博泉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进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遵从父命修学银行学和经济学。后又入纽约花旗银行总行实习,熟悉银行的实际业务和具体运作,并兼任浙江地方实业银行驻美业务代表。1922年,朱博泉学成归国,任…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使用近代照明设施的时间为全国最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申城居民室内用的照明用具,是以豆油或菜籽油为主要燃料的油灯,用棉纱线或灯芯革引之点燃,其光劳暗淡如豆,经不起风的吹动;在室外用的是灯笼,内燃蜡烛,张挂在屋檐下或作夜路点引。洋人进入上海后,将火油灯随同西物一起带了进来。火油灯当时俗称煤油灯或洋油灯,同样大小的灯头,其亮度为中式豆油灯的四至五倍,加上灯头套上玻璃罩,移动时,也不会被风吹熄,因此使用范围广泛,价格也较便宜,那时一斤菜籽油钱可买二斤火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以地缘为纽带的同乡会馆(公所)[1]遍布全国各地。据1909年《上海指南》所载,上海的会馆有六十多个。北京的会馆则更多,可考证的有425个[2]。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步伐加快,新式同乡会应运而生。据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4年所编的《全国民众运动概况》统计,上海新式同乡会有65个,湖社即是其中之一,而且较为典型。本文力图通过上海开埠后湖州商帮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传统或近代性地缘团体的比较,特别是通过湖社的具体活动,揭示近代新旧同乡团体的社会参与及其特征。一、新旧同乡团体的嬗递成立于1…  相似文献   

15.
浙江商人与清末上海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3年11月上海被迫开埠,成了上海城市经济近代化的起始点。上海的近代工业由此开始移植、滋生,始而有外国资本设立的船舶修造等企业,继而有洋各派兴办的官办和官督商办洋务企业,随后又有民族资本商办企业的兴起,并在1895-1911年间逐渐形成为近代中国的工业中心。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上海近代工业发生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为数已甚多,但专门探讨某区域商人群体与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关系的专论则付之明如。本文试图对浙江商人[fi在清末上海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些探讨。(一)浙江人以善于经商著称。王孝通在《中国商业史》中曾说…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租界当局行政权的日益巩固,有关宗教与信仰的话题,也在英美侨民的小圈子里不断被提及。强势的空间占有不能没有强势的文化如影相随。《圣经》是西方传教士最重要的工具,虔诚的门徒们笃信,无论是谁,只要他捧起这部福音之书读一读,就可以影响和转化他的一生。然而这种影响和转化,相对于缺义少识的中国人,离开了翻译断不可行。所以,向中国人译介《圣经》,不仅是工具性的选择,而且是救赎性的道义选择,近乎神圣,刻不容缓。1843年8月,伦敦布道会在香港集会,决定由该会资深传教士麦都思,主持《圣经》中译,并选址上海。早在明代末年,当两方传教士最初携西学东进的时候,泱泱中华的士大夫  相似文献   

17.
早期上海电影业与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大都市之兴起及其飞速发展,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在西方列强压迫下被迫开关以后之短短数十年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已成为中国人口最多、工商业最为发达、对外交往最为密切、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大都市,并可执东亚都市现代化之牛耳。近代上海之现代化进程表现出多方面的意义,向为历史学家所关注,并已成为目前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热门领域之一。本文以早期上海电影业之兴起与发展为主轴,期能以其发展历程,作为讨论近代上海现代化进程之一侧面。[1]一、电影进入上海电影是我们唯一可知其确切发明年代的艺术。1895年,电…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重镇.然而,不少人未必知晓,申城也是中国现代红色出版的源头:建党前后,沪上五个早期红色出版机构陆续亮相,并首创了"出版社"这个名称. 出版《共产党宣言》的社会主义研究社 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是1920年8月为出版《共产党宣言》而在上海创办的社会主义研究社.  相似文献   

19.
笔者手头有一本字林西报社出版的图录--<四个月的战争>.1937年8月到1937年12月间,中日双方在上海及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在外侨中影响巨大、资格甚老的<字林西报>刊载了旅沪外侨,主要是记者,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字描述、摄影和漫画.后来,该报社将这些文字记载、摄影、漫画辑集出版,名为<四个月的战争>.该画册忠实地记载了当时旅沪侨民看到的战争及其对战争的看法和感受,反映了战争状态下上海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