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豪  刘天纯 《高中生》2011,(28):38-39
很多年以前,我开办了一所学校,专门招收来自印第安原始部落的学生,他们从亚利桑那州的各个原始部落来到我位于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的家里。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名叫纳瓦霍的年轻人,他是最爱学习和思考的。一个周日的晚上,我带他去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上,小伙子们对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是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一)建立的经济基础相同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制定了社会主义法律,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道德从旧社会的非统治地位,转变为在新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道德,也成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它们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都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历来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埃德加·博登海默博士反对传统的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区别的简单划分 ,认为道德与法律既关注人们的思想 ,也关注人们的行为。道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法律 ,要在司法领域中慎重的运用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与道德@阿华 @城伟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党奉行的思想体系和追求的理想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和为之而奋斗的理想社会。它们作为两个不同的政党所要建立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概括起来说,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公平合理、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没有任何阶级差别、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的社会。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8.
由于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地位、职权及其所能起的作用之关系 ,他们的道德状况与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必然联系。腐败不廉中的道德问题可以归纳为义利观混乱、荣辱观颠倒、价值观低劣、权力观错误、良心泯灭等几个方面。部分国家公职人员道德上的问题加重了腐败的程度 ,腐败的猖獗又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搅乱了人们的道德认知 ,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反腐败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同一属性范畴事物 ,不同属性范畴事物 ,无形与有形事物 ,不同感官范畴事物间比喻相似点的运用 ,说明了寻找相似点在比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娟 《双语学习》2007,(10M):131-132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德治与法治并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刘舒 《考试周刊》2007,(46):160-161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的哲人和智者都试图给出答案。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是不可能划上一条泾渭分明的楚汉河界的,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挥着不能彼此相互替代的重要作用。唯有"法律"与"道德"携手,才能真正地达到法治的目的。法德相融,相互渗透与协调,法律适当道德化,道德适时法律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德治与法治并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3.
<正> 人的需要与道德是两个相关的要素,需要的满足状况决定着道德的内容和强化程度,而良好的道德建设又能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本文试图对二者的内在关系作一初步探 一、需要的结构 需要是指人的一种内在本能欲望。人的具体需要是多方面的,但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低层次的肉体保存需要。包括对食物、住所、睡眠、性欲等需要。二是精神满足需要(即心理需要)。这是有机体中枢神精系统的一种感情上的欲望和要求。它包括归属、爱、遵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道德人格的概念与结构要素及大学生道德人格结构的特点,提出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措施: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完成道德知识到道德认知的转化;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尊重引导个体的道德选择权;强化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完成道德人格的构建;改进道德教育体制和方式,从传统说教中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5.
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结构中既相似又根本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调控手段和价值体系,两者各自调控对象的内容和范围是客观的,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由社会的性质、状况决定的,其次是由道德和法律内在性质、特征,即自身规律决定的。二者调控的内容之间有不同的方面,又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二者调控的内容之间应该是动态的立体式交叉关系,二者调控的内容应有一些原则性区分。  相似文献   

16.
略论道德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德敏感性角度,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见险、见难不救不助的道德冷漠和麻木现象,分析了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社会道德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伦理学,历来很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而我认为,自然道德问题应该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和作用力量的增强,人类对自然“粗暴”干涉的次数和强度也在与日俱增,终于使自然失去了某种平衡。由此酿成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起来,直接危及着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它说明,我们不仅必须学会怎样同人相处,而且必须学会怎样同自然界相处,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提出一个自然道德的概念,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伦理学,历来很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而我认为,自然道德问题应该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重要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和作用力量的增强,人类对自然“粗暴”干涉的次数和强度也在与日俱增,终于使自然失去了某种平衡。由此酿成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起来,直接危及着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它说明,我们不仅必须学会怎样同人相处,而且必须学  相似文献   

19.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内涵区别是德育目标传递方式不同。二者主客体关系区别是:显性德育的德育主体"可视",德育客体是被动"接收";隐性德育的德育主体"隐形",德育客体是主动"接受"。二者功能区别是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显性德育的优点是快速、广泛,实施周期短,易于操作;局限性是"灌输"色彩浓厚,效果难持久。隐性德育的优点是避免硬性"灌输",效果持久性强;局限性是难实施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实施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20.
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即道德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有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被历史所淘汰 ,有的则被后人继承下来 ;道德具有阶级性和共同性 ,即道德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各阶级的道德 ,但同时也有各阶级都能认同的道德 ;道德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即在不同的民族中形成了差异甚大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充分认识道德的基本特征 ,对于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