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荣之路     
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了篮球,但他不会想到篮球发展到今天会如此繁荣。约翰·伍登则想到了。现代篮球之父,大家都这么叫他,不过我想直接叫他篮球之父更为合适,因为没有人比他对篮球的贡献更大。10月14日,约翰·伍登迎来了自己的99岁生日,这位老人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同时他也为篮球奉献了一个世纪。在这天,有来自13个国家的1500多人通过网站留言,祝他生日快乐。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在心里默默的对他表达祝福。人们没有也不会忘记他对篮球的贡献,就如同球员们不会忘记勤奋练球一样。  相似文献   

2.
《篮球》2001,(24)
“树挪死,人挪活”,对于NBA球员来说,换个东家是家常便饭。换东家一般来说有两种结局:更好或者更坏。如果说马布里3年前选择网队是更坏的话,那么他本赛季选择太阳队应该算更好的一个选择。 马布里家境贫寒,他至今难以忘记母亲当年是如何为他以及4个兄弟和2个姐妹而奔忙的。小时候马布里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街头篮球小霸王,由于他球技出色,而进入篮球名校乔治亚大学。1996年,刚满19岁的他就像赶火车一样加入了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在森林狼队,马布里成  相似文献   

3.
右逝 《篮球俱乐部》2011,(10):70-73
按照目前杜兰特的发展态势,他已经能够代表NBA的新未来,在之前ESPN评选的NBA50大球星里,杜兰特排名第八,是所有新生代球员排名最靠前的。自从2007年进入联盟后,杜兰特一步一步走得很稳,短短四年间已经获得了两届得分王,而球队更是从季后赛边缘一跃成为夺冠的大热门。这些改变都是杜兰特带来的。虽然他已经是个超级球星,但是杜兰特对于篮球的喜爱还是那样强烈,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就是一个篮球狂人。  相似文献   

4.
赵玉祥  盛松芬 《精武》2009,(12):23-23
在日本传播中国武术已经二十多年了,身在异乡,心怀祖国,每当想起我的恩师王喜亮,一种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虽然他已离我而去,但我是不会忘记他老人家的。  相似文献   

5.
韩诚的故事     
在北京,像韩诚这样的外国人已经不少了。比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其中还夹杂点北京口音;习惯称自己为“老外”,但那口气又分明像个本地人。但韩诚还是有他的独特之处——篮球。因为篮球,他在二十多年前就担当过北大校队的主力后卫。那时的北大老外稀罕,校队里出个老外,自然更稀罕。因为篮球,他和前国手宋涛、马健都是哥们儿。当年,宋涛与NBA亚特兰大老鹰队的合同,就传真到韩诚在北京的家里,宋涛在那儿签的字。因为篮球,韩诚又多了一个感受中国变化的参照物。他感叹,二十多年前的北京,东单体育场没几个人打球;现在你看,全是小孩,真是大不相同了.  相似文献   

6.
自从2.31米身高的曼纽特·博尔前年从NBA退役以后,华盛顿子弹队的吉莱赫·缪里森就已经成为NBA最引人注目的巨人中锋了。 缪里森24年前出生在罗马尼亚特里特尼小镇的一个工人家庭里。父母三兄二姐中身高无一人超过1.80米,偏偏他14岁就长到2.10米。在这以前,他从未打过篮球,甚至都不知道篮球为何物。这一年他牙疼,妈妈带他来到卢克日县  相似文献   

7.
《篮球》2007,(3)
高一开学的第一个周末,静静的教室里我静静地翻看着《篮球》杂志心中却不平静,眼前总是晃过他的身影。我是一个非常酷爱篮球的女孩儿。在三年前那场车祸之前我非常自信,自由自在地在球场上打篮球。但现在我不去了,因为那场车祸夺去了我的双腿,虽然没截肢但已永远失去了走路的能力,我现在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了。遇到不能坐轮椅还必须上楼时,我不得不拄着双拐往上走.痛苦之极。不能打球这个噩耗并未熄灭我对篮球的酷爱,于是我总是很早就到学校买《篮球》杂志关注篮球,我为什么总是那么早去呢?一是怕别人买完,二是怕别人笑话。记得有一次我坐着轮椅去图书馆买书,遇到一个顽劣子弟当着我的面说: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邱大宗一直在找一个人。尤其是在他飞跃台湾海峡、率领新浪男篮加盟CBA之后。 确切地说,他是在找一只脚和一张嘴。二十几年前,那只脚将一个篮球踢得远远的,随后,那张嘴对他说:“走开!小鬼,自己到那边玩去!”年轻的邱大宗抱着那个球,远远地看着篮球场上的学长们。 是刺激吗?是羞辱吗?他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沉重地压着。他的眼神坚定,一团火在胸中剧烈地燃烧:“两年后,我一定要和你们一起打球,而且,一定要比你们打得好!”  相似文献   

9.
在球迷的心目中,胡卫东是神!2004年,已经过了颠峰期的胡卫东接过邱大宗留下的教鞭,执掌江苏南钢队。10年CBA从不显同露水的“江苏龙”,神话般地创造了20连胜的奇迹。于是,江湖上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南钢的崛起在于神的苏醒。神的庇护,使得众多高手根本无法接受南钢成了“篮坛暴发户”的现实。 神,只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迷惑百姓,而凭空缔造出来的一个形象。胡卫东终究只是肉体凡胎,他高超的球技是10年来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他始终无法依靠拥趸的“膜拜”来拯救江苏南钢。南钢在本赛季的爆发,自然也绝非来自胡卫东的“神力”。  相似文献   

10.
他总是带着“八颗牙”的标准微笑,他总是友善地在球迷递过来的篮球,签名本甚至一张白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还会逗弄闯进训练馆的孩子,他见了队友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加上一个周星驰特色的“KAO”……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篮球规则也是首先由美国制定的,但当时并不统一,直到1915年才统一起来。在二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篮球规则大多是从美国翻译的,也不尽统一。因此就有成立一个国际性篮球组织的要求,以期把规则统一起来,并监督执行。1932年7月18日,有美国等八个国家参加,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篮球联合会,美国的琼斯任秘书长。第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国际篮联出版了第一份国际篮球规则(1936——1939年)。美国的篮球规则每年修改一次。国际篮球规则通常是每四年修改一次。几十年来,规则随着篮球技战术的发展而不断地修改,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2.
肖恩·马里昂总是高高在上,不是虐待你的篮筐,就是扇走你手中的篮球。飘忽不定,让你头疼。他喜欢张大了嘴巴, 并不吐什么舌头,像几年前的加内特。在我们写过《加内特,你丫闭嘴》之后,狼王的标志性镜头已经很少见了;而肖恩·马里昂的嘴依然倔强地张着——仿佛某只怪兽咆哮。我们总是担心有一  相似文献   

13.
阿飞正传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球员是没有上篮的,他只能够一直的飞呀扣呀,飞累了就在篮筐上睡觉,这种球员一辈子只能上篮一次,那一次就是他的膝盖无可救药的时候。2000年2月13号晚上八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个球场,因为我你会记住这一分钟。 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一分钟的惊奇,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因为我已经把那五个球全扣进去了。  相似文献   

14.
J博士是个响亮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在全世界也不乏崇拜者.J博士并非什么学术头衔,而是朱利叶斯·温菲尔德·埃尔文(又译欧文)的绰号.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篮球名将,他把自己的名字与一种篮球风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美国篮球的一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费城,人们干脆这样划分篮球历史:前埃尔文时期、埃尔文时期,以及刚刚开始的后埃尔文时期.在美国职业篮球场上,J博活跃了16个赛季,直至1987年.如今,他已告别球场,坐进他的埃尔文公司豪华的办公室里.他是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出身的大企业家之一.J博士的钱财恐怕已经多得无法细算,可他总不愿意忘记自己卑微的出身,以及童年时代作  相似文献   

15.
铁血总决赛     
一.没想到的精彩 106比100,宁波八年前,我是个球迷,八年后,我还是个球迷。 做为球迷,我仅可以吹嘘的是我的经历——已经看CBA八年了:甚至我还能更NB的吹嘘:我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中国的篮球联赛了。其实那是在八十年代的末期,一个周日的下午,无聊间发现中央电视台在转播一场篮球比赛,辽宁对八一的全国联赛决赛,我记得辽宁队中有个2.04米的后卫叫张学雷,还有个远投很准的前锋叫李春江,有个2.16米的大个叫王治单,八一队我记得有黄云龙、张涛。其它的,包括比赛细节、胜负我都忘记了,就像看CBA这八年来,我能吹嘘的仅是我经历其中并且是个球迷,我不敢讲起任何一场比赛,因为许多关于比赛细节的记忆已经像筛子里的细沙一样流走了,遗忘的总比记住的多。 但2003年注定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篮球而生     
进入21世纪,为某某而生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土里土气的词,不过,在NBA的世界里,提到为篮球而生,还是不免令人热血沸腾。 最先令人想到的自然会是乔丹,一个在篮 球场上无所不能的神;然后是奥尼尔和 艾弗森,离开篮球他们俩也许就是两 个废人;再有就是科比,如果不是 篮球带给他数以亿计的金钱和人 气,科罗拉多州的案子最少会判 他20年;至于加内特、邓肯还有姚明,想象一下,没有篮球他们将会活得多么蹩脚。 小而言之,上帝赋予了他宠爱的孩子一种对篮球天生的冲动。大而言之,能够进入NBA的球员、从事篮球职业的球员、乃至喜爱篮球的天下苍生,哪一个又不是为篮球而生。  相似文献   

17.
邸鑫 《当代体育》2009,(3):62-62
苦涩的球,弹出球筐的感觉,观众的责骂,教练的叹气让人难忘记。年少的你总是一个人闯禁区,抱着篮球,冲起三步,得分很容易。总是认为扣篮得分是另一种感觉,总是以为勇敢的麦迪是真正的男儿,总是一副睡眼惺忪迷茫的样子。  相似文献   

18.
饥饿游戏     
扶风 《当代体育》2012,(24):94-97
杰拉德·格林,刚刚结束的这个赛季篮网队的最大收获,这位天赋出众的高中生,在历经磨难后终于得以在NBA立足。格林已经26岁了。过去三年的篮球生涯对他来说如同炼狱一般。而他上一次征战NBA还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他家乡的球队休斯敦火箭队在仅仅给了他四分钟的上场时间之后就将他裁掉了。  相似文献   

19.
科比·布莱恩特,28岁,今年是他在NBA的第十一个年头。在本赛季开始之前,他已经在球场上战斗了三万多分钟——25239分钟是他的常规赛出场时间;还有4870分钟是在季后赛;三次总冠军得主;作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高中生运动员已毫无争议。It Takes Five It Takes Five,比赛是五个人的。电视里的麦克格雷迪得意地自说自话,现实中,科比对于这句广告的理解似乎更深刻。科比总是让人又爱又恨,又敬又怕。跟奥尼尔的矛盾和场外的负面新闻还留在人们的脑海中,而他的篮球天赋和技术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又让人们对他钦喜有加。本赛季,科比更加成熟,职业生涯的第十年,他从一名令对手心惊胆战的攻击手摇身成为球队的英明领袖。湖人本赛季18胜8负的开局让人们印象深刻,他们目  相似文献   

20.
木丁 《新体育》2008,(10):60-61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一个噩耗通过互联网传开。穆铁柱,这个在中国篮球史上名噪一时的巨人,离我们而去。如今,篮球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在中国大地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提起篮球,人们就会想到姚明。30年前,穆铁柱就是那个时代的姚明。看看他在中国篮球、亚洲篮球史上留下的一串串足迹,你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的逝世能够令国际篮联发来唁电,称“中国篮球失去了最伟大的中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