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刻本《陶渊明集》,内有墨批160余条。经考证,批点者为晚清士人贺寿慈。批点内容涉及对前人评陶之论的评价与阐发,陶诗异文、疑作,陶诗炼字炼句、立意构思,陶渊明作品间思想、意趣相通之处,陶诗与他人作品的关系,陶渊明的隐逸品格,陶渊明尚"真"的人格及审美追求,陶诗诗意、主旨的阐释等诸多方面。本文是对贺寿慈批点内容的首发性介绍,旨在揭示其对陶渊明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集——《放歌集》一共有四个版本,即1961年版、1972年版、1978年版和1982年版。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四个版本的《放歌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文从篇目的增删、内容的修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版本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外优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传入国外.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有多个译本.该文旨在以七个译本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翻译批评,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各译本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刘家佶 《文化学刊》2008,(4):103-108
《目前集》是明代名人笔记,该书收录670余个条目,具有珍贵的民俗语言学研究价值。笔者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稽考民俗语汇的百科性及修辞心理的运用。《目前集》的存在为研究明代以及明代以前的历史和民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虽然《目前集》是名人笔记体的准辞书,并且体例结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对于同时代的辞书编纂,尤其是对后代辞书的编纂体例及词源考辨上都有内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周有光先生的《拾贝集》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此书作为"抄书体"的文体意义,认为其区别于钱锺书"抄书体"的学术抱负与周作人"抄书体"的文学实验,而是作为探求真相与普及常识的"思想"追求,并形成了鲜明的老人体与学人体相结合的文章特色。  相似文献   

6.
张超 《文化学刊》2015,(4):213-215
《谈虎集》收录周作人1919年至1927年所作散文132篇,"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本论文以周作人的《谈虎集》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酣畅淋漓的现实批判,从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以期对这一问题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高国藩 《文化学刊》2015,(2):30-43,2,241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敦煌唐人祭祀鲁班神风俗与《周易》的关系:敦煌道教行业保护神——鲁班祭祀风俗及其巫术流变,敦煌道教行业保护神——鲁班与《周易》卜卦,敦煌唐人祭祀鲁班崇尚其德与《周易》及瑶族信仰鲁班之比较。这些研究有助于推进敦煌鲁班神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朝闻道集》是周有光先生在105岁之前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的集成,笔者在拜读后不仅对周老心生敬佩,还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学习理性客观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要走出封闭、狭隘,拥有世界眼光。《朝闻道集》涉猎广、研究深,使读者受益颇深。  相似文献   

9.
《白鲸》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本生态文学。在这本书中,捕鲸船的疯狂捕鲸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藐视和过度利用,因此该文试图采用生态批评视角分析亚哈的悲剧以及人类因欲望和贪婪对自然以及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该文指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对其适度开发,才能走出亚哈困境,摆脱生态悲剧,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0.
钟瑛 《文化学刊》2023,(8):248-251
《布雷德伯里批评思想及学院派小说研究》以主题为线,史论结合,呈现了布雷德伯里批评思想的变化、特点以及当代学院派小说的起源、界定、发展语境、走向等,探讨了布雷德伯里小说中自由人文主义者所遭遇的困境,充分展示了著者立体多维、见微知著、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为中国文学文化研究提供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张琳琳 《文化学刊》2023,(3):101-104
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对后世戏曲《西厢记》的创作有着极大影响,二者在叙述视角上有很大改变。《莺莺传》看似“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并未深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心理变化和故事发展背后的促因,而是以冷静理性的语言陈述事实,更大程度上属于“内聚焦”叙事。与此不同,《西厢记》的故事叙述更加细致入微,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细致,故事发展轨迹清晰,叙述模式属于“零聚焦”叙事。二者不同的叙事模式对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涵表达都有很大影响,也影响着作品在读者中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1,(1):82-82
刘士林、王洪岳在《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都市文化批评是以都市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要素为批评对象,关注都市社会中人的现实存在、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使都市人在都市环境中将自身再生产为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3.
张霞  朱志先 《文化学刊》2012,(3):173-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和批评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首次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冠名,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内容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4.
陈畅 《文化学刊》2022,(9):224-227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豪侠故事的代表篇章,明代张凤翼据此而作《红拂记》。虽然《红拂记》的故事背景依旧是隋末唐初,但张凤翼的改编使其带有了明朝思想痕迹,如虬髯公甘为人臣结局所体现的“海权”和“教化”思想,李靖成为民族英雄所体现的“大一统”和“抵御外侮”思想,杨素转为开明贤臣所体现的唐明两代社会矛盾的不同。《红拂记》中的人物在继承原作某些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丽坤 《文化学刊》2010,(2):115-120
民歌是源自于底层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创作,是社会生活原汁原味的记载和呈现。民歌经过无数民众之口的加工和传播之后,发展到明清时期,更是以崭新的姿态昭示它独有的魅力。明清民歌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社会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反映明清时期社会生活、节日民俗、礼仪风尚、民俗信仰、男女情爱等内容的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解读明清民歌,旨在揭示潜隐于民歌之中的社会民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方丹 《文化学刊》2015,(2):119-120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本土作家之一。受古老而神秘的印第安文化与传统智慧的影响,对族人命运的书写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描绘一直是厄德里克作品的核心主题。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挖掘其中所反映的印第安传统自然观,进一步论证环境危机与小说人物命运的密切关联,从而揭示作者的生态整体观与生态使命感。最后,提出只有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偏见,借鉴印第安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智慧,才能实现人类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广田作为乡土文学作家,其散文创作主题大多是民间风俗、人文风情,以及故乡风景。他的作品充斥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质朴,看似用词简单平实,但每一处都经过了精雕细琢。他在《画廊集》中收录了大量以赞美自然风光和抒写乡土情怀为主题的经典散文,如《野店》《画廊》《秋雨》《黄昏》等,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和大量的景色描写,寓情于景,使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对于故土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同时,《画廊集》还包含了许多对于人物的描写,如《记问渠君》一篇反映了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及底层劳苦人民的艰辛与无奈。而《画廊集》饱含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以及对自然风情的赞美和热爱,是现代散文殿堂中一条极具特色的乡村画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包括易学文献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学术视野,对《易经》在西方的译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学者在翻译和诠释的过程中用出土易学文献来替代通行本部分对应文字,或者结合甲骨文、金文以及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易经》的意义进行重塑,打破传统经学的藩篱,在《易经》的诠释上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孟庆梅 《文化学刊》2023,(4):106-109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关照,结合文本细读就诗歌《老虎》与《鹰》的意象语言进行文化与审美价值阐释。在伟大代码的破译下,诗歌《老虎》与《鹰》都扎根于《圣经》,与《圣经》意象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关联性、互文性、共通性。两首诗歌都映射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极其唯美的诗歌创作艺术与超越时空有限性的丰富想象力。两首诗歌都是诗人借物抒怀,找寻形而上慰藉的心灵独白,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