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育琨 《职业圈》2008,(16):22-25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受耶稣的启发,余华洞悉了人生的真谛,并把它们提炼成一种生活哲学,一口气写出了51万字的《兄弟》。小说的主人公俩兄弟,一个选择了高大、正确、善良的宽门,另一个选择了狭促、隐忍、狡猾的窄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四福音书"中耶稣受洗的片段采取不同的文本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读者可以对"四福音书"和耶稣受洗的事件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时可以看到一般诠释学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上是如何来分析并建构文本意义的。本文首先对文本进行介绍,然后再深层次地切入到"四福音书"中,以期使读者对耶稣受洗有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过节     
留梦 《文化交流》2004,(1):74-77
美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每年下半年的节日尤其多。女儿所以邀我们在下半年访美,原因之一,是让我们见识见识美国的节日,看看美国人怎样过节。平平常常国庆节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也就是国庆了。美国的国庆,官有官的过法,民有民的过法。我们所经历的,自然是普通百姓的过法。这天午饭后,女儿女婿带着我们到住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温迪家作客。还没有到他们家门口,只见一个小型乐队在草坪边奏乐。温迪和她的丈夫将我们引到草坪上,这里临时搭了几张帆布篷,放了些桌椅,桌上有饮料和小吃,老老少少,围坐闲聊,另外一些人随着乐队奏出的曲子翩翩起舞。出…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前,十三位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译介了《易经》。利玛窦、金尼阁、卫匡国与柏应理是西传《易经》的首批西方学者,他们开索隐之先。由于思维差异、宗教政治、宗教训练与汉学发展的原因,其后的译介者分为两派,白晋等人将索隐式翻译推向极致;刘应等人的翻译则基于文本。《易经》的译介源于传教之需;对《易经》的索隐起于良善,见于亲和;索隐派的思考出自内心,源于信仰,流于争议。这些耶稣会士客观上把中国的群经之首推向了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5.
对外解读“中国梦”,首先应厘清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来看.核心价值观是“和”,这也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从“和”这个角度,会给“中国梦”带来有别于西方语境的解读。一、对外传播与话语权拿破仑临死前曾说:“我曾经统领百万雄师,现在却空无—人;我曾经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尺寸之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心中。世间有两种武器:精神和剑。从长远看,精神必将打败利剑。”如果说此处的利剑可被视为诸如武力等硬实力(hardpower)的代表的话,精神则可被视为软实力(softpower)的重要代表,其具体表现是话语权(powerofdiscourse),实现方式之一就是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在此,转发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写的文章——上星期,一只鸽子飞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同事大多是中国人,当我看着这只鸽子惊恐盘旋时,我发现同事们根本无视它的存在。如果,办公室里都是美国同事,大伙儿一定会想方设法把这个家伙引到户外。因此,我决定按照美国人的习惯独自采取行动。我开始追逐鸽子,但总赶不上。不一会我们就转战到另一间办公室,在那儿有更多的中国同事。尽管有鸽子出没,但是他们眼睛紧盯着电脑,直到我挥着盒子站在他们面前。一个同事问我在干什么,我答曰在逮鸽子,然后将它放生。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提高人的素质,所以说人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搞上去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儒家经典《中庸》西传第一个译本做了分析和研究,根据文献和多个译本的对照,文中提出第一个《中庸》译本应是由第一个来华的耶稣会士罗明坚。文章通过对译文的内容研究,认为这个译本对于研究儒家经典西传历史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利玛窦《天主实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求传教士本人实现文化转换,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合儒辟佛"的传教策略,其具体体现则是《天主实义》.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把天主教学说以儒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重新包装,对基督教信仰做出一种调和的解释.证明古儒典籍之上帝即基督教之天主.利玛窦采纳的是一种相当宽容且带有弹性的文化视野,他自愿且顺利地完成了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但利玛窦实际宣教的成功不能证明他在《天主实义》中提出的以儒证耶、以耶释儒的观点就是准确无误的."天主即经言上帝"之说在学理上仔细分析是不太可靠的,其结果乃是汉语基督教之"伦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李竹君 《职业圈》2011,(29):14-14,1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文化逐渐被引到国内来,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广泛被中国企业界所关注。我国知名企业海尔公司把令人瞩目的业绩提升归结为“文化先行”和“理念先行”,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得到积极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有学者提出21世纪的企业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世纪。  相似文献   

11.
是谁计算谁     
某著名作家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大意是说,有的人和你没关系,就是有了关系也还是没有关系,有的人和你有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早晚也还是会有关系.这话有明显的神秘主义的倾向,根子里是宿命论的人生观,对人们幻觉中的无穷可能性和无尽自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生命惊奇     
一般人有一种错觉,以为人的身高取决于遗传.其实食物对身高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日本人吃西方式的食物后,身高就起了变化.1900年,12岁的日本儿童平均身高只有1.34米.移居美国的日本儿童在美国吃的蛋白质较多,特别是肉吃得多.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也许是看多了现实中的爱情悲剧,自己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回避着那个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我从来也不相信永恒,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物质化、官能化的社会中,人变得越来越俗气,永恒是个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人不配谈永恒.我也不相信缘分,我想缘分也许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就好像抓奖或者彩票,自己只能做习惯的看客,多少多少万总和我毫无干系.  相似文献   

14.
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经过变形处理的兽面纹,它综合了各种现实中与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这种被后人视为凶恶、丑陋、狰狞、恐怖的形象,却是商代人崇拜的对象,也是其心目中最美的形象.它代表了商代人普遍的审美追求,亦即拨尔而怒、刚健奋发的审美风尚.其他如青铜器上狞厉的动物造型以及"万舞"和"桑林"舞等,也都体现了这种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一人公司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成为了新公司法的一个焦点,一人公司以其独特的公司形式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兴趣,但也由此引来了诸多法律问题,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规制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有力武器之一.文章由此对一人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基、发展之本.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著名钢铁大王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了,20年后我还是钢铁大王",松下幸之助也曾说"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企业要发展,青年人才是兴业之根,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只有实现化人这个目标才算发挥了文化所应有的功效.化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使文化贯穿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习惯中,形成一种集体的人格.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把文化转化为职工的集体人格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重视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8.
白桦 《文化博览》2005,(3):59-61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与我同时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样,出生、成长于战乱,尔后正如一切落叶乔木那样,都不能绕过秋冬而永远留在春夏.大好青春的黄金段都浪掷在秋天的忧愁、疼痛、困惑和冬日的战栗、惶恐、昏聩之中了.我惟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也像落叶乔木一样,默默地在自己的心灵里留下了年轮.唉!最柔弱、最敏感的是人的一颗心呀!最坚强、最博大的不也是人的一颗心么?在人们的躯体上,最容易出血、最容易被扭曲、最容易破碎的部分就是那颗心.如果我生下来与狼为伍,我会成为狼孩,我的心会成为狼心,但我幸而为人,并与人为伍,所以我才能成为人,我的心才能成为人心.  相似文献   

19.
毗邻喧嚣的上海徐家汇商业圈,矗立着一座历经沧桑的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这座藏书楼历经岁月洗礼,犹如一位带着几许神秘色彩的遗世佳人。2002年10月,徐家汇藏书楼经过修复终于向世人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对外开放。一个冬日的下午,我走进这座跨越百年的精神圣殿,试图在岁月遗留的点点滴滴中探寻跨越三个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藏书楼由两幢砖木结构的楼房组成,中间有回廊相连。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甫楼,始建于1867年,原为耶稣会总院所在地,也是耶稣会士饮食起居之所;两层的北楼又称藏经楼,建于1896年至1897年间。2002年,修缮一新的徐家汇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研究 ,作为西方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四五个世纪里 ,从最初的耶稣会士活动 ,到当代欧美史学的兴起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对西方社会了解中国历史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对中国学者研究本国历史 ,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这一学术理路 ,胡志宏女士撰写《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大象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 ,以下简称《导论》) ,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学术基础和主要成果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方汉学研究著作。一《导论》通过纵向考察 ,把西方汉学分为四个阶段 :1 9世纪以前的欧洲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