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 《兰台世界》2012,(9):50-51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而《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是其中非常具有特色的篇章。司马迁在这两篇文章中开辟了记载经济史之先河,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史记》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也为历史文献资料的保存和流传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背景、思想以及方法,将其对档案文献保存的贡献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际会 《军事记者》2011,(10):59-59
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文学两方面肯定了《史记》的地位价值。在一部史学著作中为后人保留了许多鲜活面孔,是《史记》一大特色,这得力于司马迁赢余历史人物的传神之笔。本文试从《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挑出"泣数行下"这一特写镜头,  相似文献   

4.
《史记》①不同篇章或同一篇章前后对于同一史实记述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有纪年类、人物类、地理类、史事类等四种类型.考究差异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史记》文本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司马迁本人所为,司马迁著史时,其处理史料的方法、行文笔法、史学思想、个人疏略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史记》记述上的前后差异.本文仅就司马迁处理史料的方法与《史记》记述前后差异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潘振刚 《大观周刊》2011,(22):234-234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义利观充分体现在他的《史记》一书中,本文以《史记》一书为例,粗略探讨了司马迁的义利观:一、追求物质财富是每个人的本性;二、经济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三、要用道德来调控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倾其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编纂了《史记》,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曾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档案工作者,他的一生经历和写作都和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史记》的问世成为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档案材料总集,开创了大规模利用档案材料为经国治世服务的先例。虽然司马迁编修《史记》距今已有2千多年,但对当代档案编研工作仍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周总理提出“你们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的总体要求,—直激…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编辑家。“他所编纂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缉要》),在中国史学史、文学史及编辑学史上树起了一窿丰碑。《史记》在中国古代编辑史上取得的成就是划时代的,它使史书的编辑体裁、编辑体例、编辑内容都焕然一新,为后世历史著作的编纂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一件比较大的、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历史上也不是很多的。我国西汉时期伟大人物司马迁,他一生研究历史,收集材料,编撰《史记》,人们称为太史公。他便是一生做一件事的这样一个人。司马迁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在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是巨大的。他为人类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两千年过去了,人们对他的著作,尊为楷模,到现在还继续学习和仿效。我所认识的编撰《藏汉大辞典》的张怡荪先生,他在历史上的功绩,虽然不能与太史公相比,但他一生立志编撰一部藏汉大辞典,他的决心,排除困难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是很值得称颂的。  相似文献   

9.
《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文学名著。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约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前145年)左右。其父司马谈做过太史令,死后由司马迁继任太史令。职务条件的便利,使他能读到皇家所藏的古籍。“石室金匮之书”以及“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縻不毕集太史公”。他在掌握了丰富的史料后,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就着手编写《史记》。过了五年,他因给降将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出狱后,他在皇帝身边做秘书工作(中书令),著书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约在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他完成了这部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全书分为本纪12篇、表10篇、书8  相似文献   

11.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2.
《史记》战国史料研究[日]藤田胜久著,曹峰、[日]广濑薰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众所周知,日本的《史记》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功力,自古以来,大家辈出。最为著名的就是泷川龟太郎的《史记会注考证》,这是《史记》研究界公认的不可忽略、极其权威的著作。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书对其作了补充(参泷川资盲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其他值得推荐的还有伊藤德男《史记十表见司马迁历史观》(《史记十表所见司马迁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五经     
《五经》是儒家五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为孔子编定,但后人认为不可信。《书》即《书经》(又称《尚书》),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的。《礼》即《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档案文献学研究的开疆辟域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史记》看,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及辨伪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史记》之所以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巨著,不仅在于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因为这部巨著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创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其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在《史记》的创作中,司马迁做到了求实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而其求实精神和创新思想又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6.
汉高祖刘邦,从出身寒微到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最后成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认为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著作,对刘邦人物个性的分析,借助《史记》的角度,更具有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和泽 《大观周刊》2012,(51):446-447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给刺客这类特殊人作传的史书,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五位刺客的事迹,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将以刺客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记栽的刺客形象的分析,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写作《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黄宇和治史是求得真知,勿忘历史,珍惜和平。朝着既定的治史目标, 走“天下为公”的治史之道,黄宇和在鸦片战争研究、孙中山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英文著作9部、中文著作2部, 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中英文论文。其中《鸩梦·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索》、《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从未披露的史实》等著作以其全新的观点受到世界学术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著的《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阅读《史记》的人物传记,使人宛如置身于光彩夺目的画廊,看到了数以百计性格迥异、各具神态,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威武雄壮的活剧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塑造得如此成功,是和司马迁长于运用典型事例和细节把人物性格写得鲜明突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代刘知几《史通·六家篇》认为《史记》乃司马迁本人自命名,这个说法不正确。赵翼《咳馀业考》、朱筠《笥河文集》、梁玉绳《史记志疑》、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均有考证,指出其错误。王国维举出《史记》中:"凡七称‘史记’(不准确,应为十三称),皆谓古史也"。还列举出古代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