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散文家朱自清“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文学》)。翻开《荷塘月色》,幽静、淡雅之气沁人心脾。1927年7月的清华园,应是酷暑难当,但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让人陶醉,让人感悟。  相似文献   

2.
三四岁的时候,我总是嚷嚷着要看动画片或者《开心娃娃》之类的片子,若是外婆外公不顾我的要求,只是自看自的,我就会十分不高兴。因为我还小,外婆基本上满足我的要求。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外公喜欢看足球,每每有足球赛,他绝对不会放过,而这个时候,我无论如何撒娇,如何央求,都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坐在地板上,静静地盯着电视屏幕,一动也不动。那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这是足球赛,只知道在绿色的草地上,有一群人在跑来跑去。只觉得看这种东西真没劲。等到长大了,才了解到这就是足球。而那个时候,我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于是就跟…  相似文献   

3.
门出现的确切时间,难以考证,也不必细细考究。不过,早在我们的祖先穴居于岩洞那个年代,门的雏形可能就产生了。大概是从人类产生了家居意识时起,也就产生了门吧。山顶洞人住的山洞,在洞口挡些石块、树干之类的东西以作屏障,不就是原始的人类之门吗?  相似文献   

4.
在朱自清的《春》中,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比喻修辞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比喻句的构成、分类,以及比喻修辞的写作价值。  相似文献   

5.
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想见其为人,全然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许多回忆录也都谈到他温良恭让的性格;可是他也有刚正严厉的一面。据张清常先生《怀念佩弦老师》一文回忆,朱先生不再兼任清华大学图书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有《送章悼秀才失解西归》诗,开头两句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7.
"里"、"外"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方位词,其用法灵活多样,表现出不对称性。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里"、"外"的用法和意义,力图揭示出二者不对称性的表现及所蕴含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你喜欢吃瓜吗?是喜欢又甜又脆的香瓜,还是水灵灵的大西瓜,还是喜欢做个爱听趣事的“吃瓜群众”?中国人对瓜,真可谓爱得甜蜜、爱得深沉,论起和瓜有关的词,简直不要太多——沿着线索追根究底,叫“顺藤摸瓜”;背书特别流利,就是“滚瓜烂熟”;要是你不小心做了蠢事,很容易被人亲切地唤一声“瓜娃子”……假如你现在已经对瓜产生了兴趣,就可以当个“吃瓜群众”,听我讲述关于瓜的趣事。  相似文献   

9.
<正> 从前,有个师爷,作恶多端,人称恶师爷。有一次恶师爷患了牙痛病,去求医问药。医生见他来治病,就说:“你嘴里有一条赤练蛇样的毒虫。一定要捉去这条毒虫牙痛病才会好。”恶师爷不相信,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毒虫呢?”医生说:“大倒是不大,但是不能小看了它。它盘踞在牙(衙)门里,吃膏血,吸人骨  相似文献   

10.
张苡 《家长》2007,(12)
楼下有个女孩子,原本文静的她好像一夜间变了个人:先是把头发烫成头顶一团卷卷,脑后零乱披散着,衣服换成了披披挂挂的哈韩"式,小脸蛋上抹了烟熏妆,鼻子上还戴上了亮闪闪的鼻钉,浑身上下散发着颓废的气息。我很纳闷她这个样子怎么去学校上学,毕竟才是高中生啊。女孩子的妈妈找到我,进门就抹眼泪,说这孩子管不了了,眼看就要学坏了。  相似文献   

11.
荷塘之于朱自清,既是生活现实,又是特定时段的情感栖息地;既是艺术情境,又是"意恋"生活的灵魂自留地。朱自清在北京清华园演绎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荷塘"人生,荷塘边的朱自清是别样的,朱自清也赋予了荷塘别样的神韵。  相似文献   

12.
13.
《英语沙龙》2011,(2):36-37
1927年7月,朱自清发表了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其中有一段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2,(2):7-7
事件回放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浙江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学校图书馆无门无岗,10万册图书任由师生使用操作系统自助借还,年终盘点多出6000册。  相似文献   

15.
“风景”“风光”“风物”·’…·似乎自然景色已与“风”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怪乎作家们在写景时常常忘不了风。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是大家公认的描画风景的高手。他用一支绚丽的笔,绘出了一幅幅赏心说目、清新宜人的自然画图。现以(春)(荷塘月色)为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借风来写景的。读罢(春)(荷塘月色),常感凉风习习。尽管它们是“轻风”、‘微风”,然而风力虽小,作用甚大。它们不仅是构成美景佳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使风光更雄施,景色更诱人。它们如杜甫笔下的成都春雨,适时而来,润…  相似文献   

16.
17.
一个春日的午后,柔柔的和风亲吻着苏醒的大地,蒙蒙的绿雾荡漾在杨柳枝头上。一凡手捧着那本心爱的《朱自清散文集》,漫步来到了花园。满园茸茸芳草已被春色染得绿如碧毯。他悠然地坐在草地上,倚着一棵柳树,打开那本散文选,深情地朗诵起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凡深深地陶醉在朱自清笔下这色彩缤纷、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抚摩着他的脸颊,闻着润湿的泥土散发出的清香,一凡有些恍惚,眼前一片朦胧……一位身穿粗布长袍、戴着眼镜、一副学者模样的人出现在一凡面…  相似文献   

18.
19.
“素人”即平常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充满了一般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感情细腻且丰富,朴质无华,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也有懦弱的一面,会因不满现实而抨击,并努力改变现状,但也会苟且偷生、狭隘、保守、守旧……素人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朱自清称自己为“素人”,并在其散文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他的素人心态。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散文的“源头意识”江苏射阳县二中王连高《绿》、《荷塘月色》、《背影》等三篇散文创作背景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创作思想贯穿着,那就是先生的“源头意识”。“源头意识”指作者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时,摹写景物周边的环境,“景语”之外的“情语”,交代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