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军队档案资源建设的突出问题,根源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推进军队档案资源建设科学发展,关键要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坚持以工具理性来指导档案资源建设,为实现档案资源价值准备条件;同时,以价值理性规范工具理性,树立正确的档案服务观,推动档案价值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21):2-12
本文指出20世纪以来广告研究领域的价值偏离趋向及由此造成的广告基础理论贫困问题,提出拓宽广告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三条路径——广告本体的诠释性研究、广告社会分析、广告政治经济学批判。文章认为,这一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性研究框架是以价值理性为指导原则的,其旨趣则是反思和批判,目的是要将广告理论研究升华到抽象和理性思辨的高度,从而对目前广告研究中存在的价值偏离状况进行拨正,使工具理性研究和价值理性研究能够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3.
李晨宇 《新闻界》2012,(9):60-65
本文从广告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间的博弈入手,依托现代媒介资源由稀缺转向丰富的事实,提出价值理性很可能取代工具理性成为广告业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广告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在总量、增加值、增长率等三个层面的相关性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广告与经济间的强相关关系"的结论提出质疑;进而通过国内外的新近研究成果与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广告作用经济的效果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网络视听向数字技术拓展,向数字空间延伸。数字化赋能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是使命所系、大势所趋。要处理好发展前沿与国家战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守正与创新“三大关系”。通过树立数字思维,深耕内容建设,对接群众需要,加强数字治理,推动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相似文献   

5.
王本文 《大观周刊》2012,(9):145-145,201
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思维认识能力来看,职业教育应该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却出现了工具理性偏重而价值理性式微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切实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养成,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中价值理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融合出版,是强调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整合流程、传播载体终端、学习进化形态等多位一体的数字化新型出版.从出版与人才的辩证关系来看,出版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提速增效,才能确保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出版领域得到充分落实.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来看,出版人才培养既要在"道"的思想层面坚持价值理性引领,守正创新,又要在"术"的实践层面遵循工具理性规律,以技术赋能.从执行主体来看,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和业界的从业人员培训,都应把握"道"与"术"的辩证统一,全面提升编辑出版人才质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7.
冯娟 《新闻前哨》2010,(12):48-50
本文从哲学角度审视了广告理性观念的变迁,提出广告的新理性观念应该建立在充分重视消费者主体性的基础上。在传统的广告理性观念中,广告始终禁锢在“目的一手段”的框架之中,作为一种单向传播的劝服手段,带有浓烈的工具理性色彩。然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为重新认识广告理性提供了崭新的角度,消费者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肯定,消费者需要广告.理性的广告应该是建立和维持企业以及消费者两大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一种中介。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自问世以来,关于其带来的伦理争论从未停止,产生了诸如人工智能威胁论、机器人恶意等言论。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慌归根结底来自于社会对人工智能发展程度的不明确以及因此产生的伦理关系模糊。本文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理解,从两个层面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理顺人工智能技术语境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冲突与调适,通过对机器道德的研究反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上海档案》2005,(11):29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王坚在2005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认为,数字档案馆的技术应用包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方面,工具理性所关注的是手段的合理性,价值理性关注的是人的需要等价值层面的问题,体现的是人文关怀。一、数字档案馆工具理性的人本因素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及信息技术的利用中。1、软件设计中所遵循的易用性、合理性、容错性和安全性原则是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统宇 《青年记者》2022,(23):46-49
本文基于异化理论,分析数字劳动成果对人本身的异化现象,分析其表现形式及内在关联等,试图揭示深层原因,并基于软系统方法论提出对策以减轻数字劳动成果对人的异化程度,从而使人类实现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回归主人翁地位,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与我国科学图书馆学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理性是科学的内核,科学是理性之外现。目前,我国图书馆学尚处于形而上学阶段,与具有独立学科意义的科学尚存在一定距离,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缺乏理性精神。科学图书馆学的抽象性、理论构建及其研究方法,都需要理性来把握。理性分为本体理性、认知理性、价值理性、方法理性四个层次。科学图书馆学也应从这四个方面去构建。  相似文献   

12.
潘叡 《当代图书馆》2007,(3):51-52,47
本文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的阐释和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论述了当前高校电子阅览室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指出提供免费服务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Bounded rationality” is a concept use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to help identify and predict how individuals make decisions. An offshoot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bounded rationality accounts for the fact that completely rational decisions are not feasible in practice and states that individuals use heuristics, or rules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s and information, to make decisions. The disciplinary home of bounded rationality is behavioral economics, but this concept is becoming more popular in other branche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 help explain and predict human behavior. We can benefit from looking at libraria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nded rationality, which has been done infrequently in our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Bounded rationality can explain how our users create heuristic shortcuts to simplify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deal with the multitude of choices and information available. If we can understand and harness these heuristics, we will better understand how our users make decisions and better determine how we can assist them. Moreover, librarians could also be said to make decisions using bounded rationality. Tasks such a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eference interview involve the use of heuristics on our part to process all the information we have available to us. Becoming aware of this process can provide for a more mindful and efficient way of making choices. This concept article will describe bounded rationality, apply bounded rationality to aspects of library service,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use of the concept as an assessment tool for our services.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特界定神话:"神话是一种言说方式(措辞、言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广告是一种神话——消费社会的言说方式。广告神话是一个指向外在美好世界的意义系统。它需要信仰而非理性,需要人们为之付出"牺牲"。它既是神话又是一个使人变成消费者的方法。广告是反主体的言说方式,它不要人们向内检视自身;只要人们笃信它,通过消费获得来自外部的安慰和幸福感。广告神话因此永远是一个没有主体的消费神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依据,探讨图书馆阅读推广合理性审视的误区,对构建阅读推广的理论基础,认识阅读推广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位置,更加自觉地开展阅读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对图书馆服务的合理性进行理论审视,对当前认定阅读推广具有合理性的主要3个理由进行剖析,联系实际对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属于核心使命的阅读推广、不属于使命但可为的阅读推广以及不可为的阅读推广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创新服务,但仍需要合理性审视。图书馆人应该大力发展提升公众阅读意愿和阅读能力的阅读推广,促进文化娱乐和空间类服务联系阅读和学习,拒绝违背现代图书馆理念的"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6.
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与新广告、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同汇聚了当前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三大主流语境。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主流话题所关注的是广告伦理的失范与重构等显性问题,网络媒介的主流化和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是推动中国广告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广告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实现中国广告可持续发展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图书馆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问题。认为以图书馆这一人文社会现象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不可能实现绝对科学化和客观性,图书馆学科学化的实质是图书馆学的合理性,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构建合理性图书馆学理论必须坚持科学实证与哲学人文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论文主要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视角论述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首先对公共借阅权的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分别从法哲学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财产劳动论和财产人格论以及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经过论证,论文提出,公共借阅权的权利形态本身具有合理性,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公共借阅权这一新生事物,避免一味地盲目肯定或否定。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消费已超越了基本生理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断被刺激出来的精神欲望.人们追求和崇尚高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意识形态.而广告意识形态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反过来还充当消费意识形态的培育者.但是广告意识形态与新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广告意识形态更为软性、隐蔽,它主要是对消费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意识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引导和更新消费观念、塑造和培育价值取向以及反映和构建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20.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dynamics of drug adverti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eals how advertising practices exemplify the extent to which late capitalist market rationality impacts on popular understandings of medicine, well being, and disease.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drug advertising and regulation thereof contextualizes a closer analysis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cts to maximize profits through marketing efforts and the creation of diseases as platforms for the expansion of drug product markets. In this way U.S. drug manufacturers operate on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ve levels to ensure that their promotional messages are among the most widely disseminated. As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develops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role in everyday life from casual to more profound levels via the mass media,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and for whom it acts may become a vital focus of future inquiry on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phenomena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