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画记>记载南北朝时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全无眼睛.每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他就说,点上眼睛龙即飞去,人们不信,请求一试.画家就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顷刻之间,雷电破壁,这两条龙当即腾空而去,那两条未点眼睛的龙依然在墙上,画龙点睛的成语即源于此传说.这种传说带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但人们自然会从中悟出这样的的道理:"点睛"能传神.  相似文献   

2.
张启娟 《中国广播》2007,(10):43-44
有句成语叫做“画龙点睛”,意思是说,一条绘制精美的龙,只有被点上眼睛以后,才能有神韵。对于新闻写作而言,这个“眼睛”,就是细节。与消息相比,新闻专题类节目属深度报道,不能停留在对新闻事实的简单叙述或大略描摹上,得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种触及,常常需要用细节说话。著名作家沙汀有句名言:“故事好编,零件难找。”“零件”者,生动感人、过目难忘的艺术细节也。  相似文献   

3.
谈“画眼”     
“画龙点睛”这成语,许多人都知道。它往往是比喻写作时的传神之笔。在叙事性的作品中,这“点睛”之笔通常又称做“画眼”。鲁迅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这儿所转述的,显然是被誉为“画祖”的顾恺之的名言。相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这门自人类文化启蒙时代就孕育的学问,现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然而,为什么这门既有历史又有发展的学科群体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形象并非鲜明、印象并非深刻呢?原因固然多样,但有一点可以形象地说:人类教育学虽是巨龙,然而尚未“点睛”。展读石中英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位青年学者已用传神之笔试着给这条巨龙“点睛”,或者说,我们透过他的论文看到这条龙灵动的“眼睛”。这“眼睛”就是论文题目所言──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性格,这个在汉语中专赋予人的字眼,赋予研究人及…  相似文献   

5.
凤麟 《新闻记者》2002,(3):32-32
中 国有句成语叫“画龙点睛” ,说的是将一条龙画好后 ,最后一笔在于准确点出其炯炯有神的眼睛 ,龙方能腾云驾雾 ,翱翔于苍穹 ;倘若点歪了 ,龙便失却其生命力 ,再也难以腾飞。“画龙点睛”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显得尤其重要。新闻标题 ,就如同龙的眼睛般重要 ,当一条以反映最新发生的事实为旨归的新闻报道写成后 ,只有为其制作一条恰当的标题 ,新闻报道方能得到读者的应有关注 ,充分发挥其新闻价值。当然 ,为新闻报道配上出色的标题 ,也是一门学问。就新闻标题而言 ,首先必须做到准确 ,也就是题文相符 ,如实反映新闻报道的基本事实 ;在准确…  相似文献   

6.
《神异记》中有一段记载:“张僧繇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这虽是一段神话,然而说明画龙点睛之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如果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会生活在黑暗和痛苦之中,画龙不点睛,龙就会失去神采,所以我们常常把文章的标题比作“眼睛”,足见标题的重要性。报纸上的新闻稿件如果没有一个好标题是很难引起读者注意的,一条形象、直观、准确的标题不但能吸引读者还可以为新闻增值。党报的新闻标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部”多“眼睛”少,也就是说突出了面上的内容而忽略了点上的精华。作为一名编辑,在精于编稿的同时更要学会擦亮新闻的眼睛——制作标题。“眼睛”与“面部”的关系一篇稿件拿到手后,首先应认真地通读稿件,吃透其中心内容,从中提炼出文章所要表…  相似文献   

8.
《神异记》中有一段记载:“张僧繇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这虽是一段神话,然而说明画龙点睛之重要。由此想到夜班设计版面做标题,是否也有一个“画龙点睛”的问题呢?有的。夜班编辑在一大堆稿件中,要不遗漏当日的重大新闻,要使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看电视,在讲到两个兄弟进行体育比赛时,引用了“同室操戈”这句成语,这是一句带有贬义的成语,实际是讲自相残杀。不料过了几天,报纸上也引用这句成语,而且做成大字标题,大讲其同室操戈了。 体育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提倡尚武精神的一种运动,它同德育、智育、美育处于同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有那么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从而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有差别的字多数情况是在两条成语的相应位置上(有时这个不同的字还是同音字);也有时有差别的字不在相应的位置上.这种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很容易被人混为一谈,造成误用,使用者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04,(7):38-38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从古代民间传说衍化出来的一句成语。据传说,龙与九祥灵兽交配后繁衍出九个混血儿,每个龙子的形象、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人们根据其特点将其用在各种不同的器物上。(bìxì)好负重,驮石碑。鸱吻(chīwěn)喜眺望,装饰在屋檐上。饕餮(tāotiè)  相似文献   

12.
作为编辑、记者,经常要编稿子、写稿子。编稿子离不开对原稿进行修改、增删、调整、润饰;写稿子离不开主题的选择、情节的设计、结构的安排,等等。这就会涉及到每篇稿子的长短取舍和去留问题。而这“取舍去留”的最终目的,必须使作品精炼、完美。这就要学会显现文章的眼睛。 姑且把编、写稿子比作画龙,龙不点睛,难以飞腾;稿子的文眼模糊,主题亦得不到升华,读者也得不到要领,就是一篇“和尚的帽子——平不塌”的玩意。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我在一张小报上见到一幅漫画:画面左边一只痰盂,右边站着个青年,他远远地朝痰盂吐去一口痰。因距离太远,痰落在离痰盂一尺多的地上。标题是:《心有“盂”而力不足》。我对作者这则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标题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是一句常用成语,被他这么一“活用”,变得异常诙谐,妙趣横生,寓卫  相似文献   

14.
在版面编辑工作中,我们越来越感到标题工作的重要性。制作新闻标题,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的标题,或者是一些政策性很强,战斗性很强的新闻的标题,决不能马马虎虎。画龙要点睛,而标题,正是报纸的“眼睛”。“点”好这个“睛”,  相似文献   

15.
唐代张彦远说:“颐恺之……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奔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曾经几年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不画眼睛的原因,他回答说:“四肢丑俊本无关于要害,人物的生动逼真,恰好在眼睛上。”东晋画家颐恺之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轰动当时,影响后代。他提出的重要绘画理论,如“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等,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王国祥 《军事记者》2003,(10):63-63
不知从何而起,文学作品也罢,文章也罢,近来学术研究也遭其染,频频出现“东施效颦”现象。“东施效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模仿改套。“链接”是自动数据处理的专有名词,本是指一种不必是连续的记录的存储方法。如今也被专业之外作“连接”借用,似乎什么都能“链”上,而其意却谬以千里。一条好的成语,如不将其篡改一下好像显不出水平;一篇文章不加一两句“时髦”语言,不搞个把“模仿秀”,不写一两句长句子,开头不饶几个圈子或不卖几个关子,仿佛就不与时俱进。你出“东北虎”,他出“西北狼”;你“登上新台阶”,他“驶入快车道”。一个版面上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新闻赖于标题的点睛传神作用来吸引读者,打动人心。要使标题准确、鲜明、生动地突出全文的精华,体现新闻的主旨,应用成语可以说是捷径——因为成语是汉文化几千年积累的财富,是“现成饭。” 一点提醒:成语入题,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兼得 成语是语言中定型的,使用中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多数由四字组成的词组。它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之一,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等诸多特点,往往寥寥数字,即可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能节省笔墨,增强表达效果,做到育简意明,言简意深,而且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993年11月18日的参考消息,在报道夜视仪的发展变化时,制作了这样的主标题——“在黑暗中伸手可见五指”。“伸手可见五指”是成语“伸手不见五指”的巧妙仿用。它不仅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夜视仪的功能和特点,而且所包含的作者对变化中的夜视仪之“将在各领域,包括与罪犯及偷猎者作斗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欣喜之情和也可能被用于战争的忧虑之情也隐隐可见。 两句补充:成语结构多样来源不一,标题中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都梁构造故事的手法节奏也够快,正是耍皮影戏的那个节奏,而这本小说最显明的特点,就是比他前两部作品都更紧张,让人不忍释读,用句成语说,那叫“扣人心弦”。于是,宾主尽欢,读者诸君看得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9.
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封他为“弼马温”的故事。这一情节,是不是作者吴承恩凭空随意构想出来的? 近读宋代朱翌撰写的《猗觉寮杂记》,从中发现了答案。该书(卷下)在考证成语“死马医”的出处时,引用了《晋书》卷72中的一段故事,说猴子能够医治马病。由此看来,吴承恩让他笔下的孙悟空去当“弼马温”,可能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7月7日发表的《以史为鉴——纪念“七七”事变五十周年》社论中,用了“荦荦大端”这句成语。有读者问:这句成语作何解释,为什么有的报纸刊作“荣荣大端”?荦,音 luò(洛)。《现代汉语词典》对“荦荦”的解释是:“明显的要点或是主要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