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人人都喊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时候,你还坐得住吗?看着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一个都成了小老板,你是否也想过要创一番大事业呢?别急,人人都有运势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有一首励志红歌.传唱经年,那旋律,可以说全国人民都熟悉;全国几百万人民警察就更不必说了,几乎人人会唱.即便不会唱,也会吟,不会吟.也会哼。因为那首歌唱的就是警察。其旋律尤其适合一身戎装,双手抱拳,慷慨激昂.极其投入地抒发一番“天降大任于斯人”之壮志豪情:“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相似文献   

3.
周晓蓉 《图书馆论坛》2002,22(6):115-116
《图书馆论坛》杂志的从业抒怀栏目 ,为我们介绍了黄昕、田焕娥等辛勤耕耘在图书馆战线的老师和前辈们的创业历程 ,他们对图书馆事业的一片赤诚和真挚情感 ,令我感动至深。他们为新一代图书馆人树立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典范 ,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去工作。作为一名仅有七年图书馆经历的我 ,从未想过也去“抒怀”一番。是什么让我也产生如此的冲动 ,是不是我太“自不量力”———你有什么可炫耀的呢 ?其实 ,从我脑海第一次闪过这种念头 ,它一天天在我的思想中生根。人的道路是不能预知的 ,对于人生的思考则是人人都有的权利。我是 1996年…  相似文献   

4.
用手机上网是你的梦想和需求吗?iPhone在全球手机市场上掀起的风暴并在中国市场中留下了巨大的空白.无论是手机制造商还是电信运营商.人人都想成为中国的iPhone.让手机真正走进互联网也成为各家运营商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5.
传播渠道如此发达,社会舆论如此热闹,人人想说,人人可说,这番光景,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 "人人都有麦克风、我的嘴巴我做主",不可能要求人人嘴上都有把门的,不可能人人理性、句句真理.这就显出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来,解疑释惑、化解情绪、引导舆论,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要和紧迫.总体而言,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专业舆论机构,就应该比一般大众议论更专业.在这个热闹的年代,专业,就是会看热闹,看出门道,并且引导大众科学理性地去看,把"嘴巴上的中国",变成我思我在我建设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作家谈写作     
把手伸入人类生活的深处吧!人人都在生活,但是只有少数人熟悉生活;只要你能抓往它,它就会饶有趣味。——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你要想认识真理,就得深入生活,……去熟悉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况。试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去,访问  相似文献   

7.
田高 《新闻窗》2014,(4):65-65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地方党报要想在激烈的碎片化信息战中掌握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就必须深入到最广泛的群众中去,虚心问民情,耐心听民意,热心解民忧,向人民群众汲取智慧,向火热生活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10,(10):63-65
父亲去了。父亲去的地方是那个人人都不愿去,但人人最终都得去的地方。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离去竟是那么快。就在他患病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在数干公里外的军营里很想念他,焦灼的思念使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9.
聂志柏 《新闻前哨》2009,(12):49-49
传统媒体要借鉴新兴媒体的特质,让传统媒体来适应新兴媒体的挑战.这里需要强化的有几点,一是强化新闻的真实性.这一条是我们的生命线。过去讲人人是麦克风.现在人人都是记者,甚至人人都是媒体。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3,(1):100-103
新的一年,你想做出怎样的改变?变得更美,更优雅,更自信?还是升职,加薪,成就一番大事业?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起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满满的能量去迎接挑战,希望这些书能带来持续不断的温暖和动力,帮助大家摆脱种种束缚,直挂长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相似文献   

11.
李安 《新闻世界》2008,(5):10-10
人人都想当老大,然而.一般人不能当,如果没有当老大的特殊条件,还是乖乖地当老二, 刘毅生于东晋末年,从小胸怀大志,不屑求田问舍,家中经济也不大好。没钱归没钱,赌博的时候,他居然敢下百万元的赌注。而且神色自若.光是这一点,确实算是一号人物。  相似文献   

12.
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倾向于拥有自己的事业,真正主导自己的生活。但事实上却是许多想创业者(甚至许多能创业者)最终停步不前,是因为创业者在启动和发展自己的事业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障碍——缺乏资金:看到很好的项目想创业又没钱是很多创业者的第一心病,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更没有几个人真正不顾一切去筹措这些钱。其实,这个看似最大的障碍只需要这两步就可以完成:先清楚要多少钱,然后马上全力筹措到这些钱。  相似文献   

13.
食尚流行     
以前人做餐饮生意若是不太顺遂,总是苦笑摇头,所谓“众口难调”,张三爱成李四好辣,要做到人人爱吃可着实不容易。就拿上海这块地方来说,本来就是五湖四海各地的人汇集于此,北方南方西部各地人的口味差异极大,怎么想都不可能会英雄所见略同到全城蜂拥去吃同一种食品。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人人呼喊空虚,拼命追寻生命意义的年代,不过心灵工坊并非经过一番精密计算商机而后创立,它只是一群"不太有钱"的朋友们的热血小额投资,唯一的希望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贡献所学.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筐”,“筐”的内涵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些个性化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勤奋与执着去将自己的“筐”变得丰富、充实而有分量。  相似文献   

16.
6年前,也是在《青年记者》专栏的最后一页,我写了篇短文《做自己的“匠”,让别人“帅”去吧》。国人对“匠人”打心底里瞧不起,都不愿做“胸无大志”的“匠人”,连“匠才”都被用来贬人,即便“巨匠”也不如“大师”好听。人人都想当“帅才”,可是,光“帅”又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想发声,人们更关注观点,而不是事实本身,使得一个新闻事件更加复杂。而红星新闻在此次武汉火车站的恶性突发事件中所做的一系列报道,都体现了新闻记者们在突发性事件中应该承担的奔赴现场、贴近事实、报道事实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这是一个向信息化迈进的时代,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急剧膨胀。这是一个话语繁荣的时代,几乎人人有话要说,要表情达意;几乎人人都想利用各种媒体表述心声和诉求。然而大众传媒的时空容量及资源(有效部分)非常有  相似文献   

19.
《“四季歌”还得唱》; 《“一锤子买卖”做不得》; 《莫玩“回扣术”》……我写的这几篇小论坛在省报发表后,有些热心的读者登门来问我:“你的那些评论题目是咋想起来的?”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怎么考虑过。实际上,这些都是采访中的副产品,是信手拈来的东西。可这样讲,人们往往不大相信,觉得有点“打官腔儿”。这就迫使我不得不围绕着“论坛题目上哪找”的问题进行一番认真的思考。在寻找论坛题目方面,过去我作过多种尝试。一是去上头找,捕捉新提法,借题来发挥;二是去外边找,横向引鉴外地报刊,凑凑乎乎就是一篇;三是去古代找,引经据典,从历史典故说开去,追古抚今评论一番。结果呢,都不大成功。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产生论坛题目的第一源泉——群众的斗争实践。  相似文献   

20.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