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二(9)班四个成绩不错、但很调皮好动的男生,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上自修课,跑到操场上打篮球。多次劝诫,他们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觉得老师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同学间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一次,在全班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这些学生倒也都承认错误,但是又说篮球瘾上来的时候控制不住。我提出他们必须做一件事情,来证明他们真的认识到错误,并正在尽力弥补自己的过失,而且这件事情得让全班同学都看到。四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表态说,老师怎么惩罚都可以。刚好这时高三学生要高考了,每个教室都要布置试场。  相似文献   

2.
高二(9)班四个成绩不错、但很调皮好动的男生,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上自修课,跑到操场上打篮球。多次劝诫,他们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觉得老师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同学间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一次,在全班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这些学生倒也都承认错误,但是又说篮球瘾上来的时候控制不住。我提出他们必须做一件事情,来证明他们真的认识到错误,并正在尽力弥补自己的过失,而且这件事情得让全班同学都看到。四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表态说,老师怎么惩罚都可以。刚好这时高三学生要高考了,每个教室都要布置试场。我就要求这四个学生搞卫生。当时…  相似文献   

3.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4.
重拾"惩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一所学校讲学时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教师惊讶不已,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学生啊!  相似文献   

5.
谈"惩罚"     
一随着时代的演进,"以人为本"的观念正逐步为社会所接纳,这本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但如今,人们的认识似乎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由于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长的"宝贝",教师在教育中骂不得,碰不得,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当即会遭到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言论责难,弄得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显得畏畏缩缩,有时  相似文献   

6.
惩罚是对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言行予以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负“强化”,能使受惩罚的对象产生羞愧、内疚和自责的情绪,从而鞭策自己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承受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罚?有的人认为应该,有的人认为不应该.真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我看来,如果说学校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的话,那么,实施惩罚就务必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其实,惩罚的手段使用得好了,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请看下面三个"惩罚"事例.  相似文献   

8.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的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从而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是一种硬性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施爱教育,它和所有的教育一样,都是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的,只不过惩罚是一种特殊手段的施爱教育罢了。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说服教育为主的柔性教育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一种教育手段。一、惩罚教育的原则惩罚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手段特殊,既要使学生在惩罚中得到进步和提高,又不至于因惩罚而积聚愤恨情绪,以致伤害学生。所以,教师在使用惩罚教育时必须谨慎行事,掌握几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师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快事,而在江苏淮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却集中了120多名被父母送来的令各地学校头疼的“差生”实行“择差教育”。7年后,这所“学生病医院”已有400多名“差生”在这里重新获得了自信,发掘了潜能,转化为“会生活、会做人、会学习”的优秀学生,令昔日头痛的老师和烦心的家长刮目相看。“徐向洋教育训练  相似文献   

13.
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不良行为.惩罚是从一定的教育目的出发,利用学生犯错误这一良机,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虽然它有时要借助于一定的强制手段,但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让他们改进自己的行为,以便能理解规范,自觉地遵守规范,维护校园、班级的良好风气.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惩罚有一个严格的尺度标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惩罚呢?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所采取的"绿色惩罚",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心理 机制,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基础。教师的某种心理状态一定是在和学生及教育环境的相互作 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教师必须建立稳定、积极、热爱学生的心理机制,随时随地注 意学习,注意积累经验,运用教育机智,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学生行为变化。其次,要树立 正确的教育观,以平等精神对待学生,化解矛盾春风化雨,不着痕迹;情感交流畅通无 阻,双向流动,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所采取的"绿色惩罚",首先需要教师自身有良好的心理机制,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基础.教师的某种心理状态一定是在和学生及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教师必须建立稳定、积极、热爱学生的心理机制,随时随地注意学习,注意积累经验,运用教育机智,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学生行为变化.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平等精神对待学生,化解矛盾春风化雨,不着痕迹;情感交流畅通无阻,双向流动,使对学生的教育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惩罚"是行为主义的传统概念,它在学习行为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旧行为主义对"惩罚"的研究结果和态度有许多变化,即由笼统到明了,由肯定到谨慎的否定。惩罚仍是一种行为训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解读"合理的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听教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重不得轻不得,我们还能不能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学生犯了错还要不要惩罚?对这些问题,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观点是:“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教师承担着教育管理的职责和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育赋予教师应有的权利,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教育法则,即"自然后果的惩罚".按照这个法则教育孩子,就是用孩子自己行为的过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直接限制他的自由,使之从中得到不愉快的体验,甚至得到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过失.比如,儿童撕破了衣服,不给他换新衣服,就让他穿破的;若是打碎了房间门窗的玻璃,不给他安装新玻璃,就让他受冻等,使他们在自己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中得到教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一些教师膜拜“无批评教育”,认为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对学生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惩罚就是变相体罚。其实这是误读了惩罚的内涵。事实上,表扬与批评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师一种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字经》中,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训,这是古人对教育经验的总结。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