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经济亦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企业也遭遇到了"冬天",这无疑将是载入全球经济史册的冬天,是中国企业30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如何在"冬天"里求生存、求发展就成了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走过冬天?如何迎来春天?本刊选编的本书目为你寻求正确的答案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2.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16,(15):109-109
3月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年度报告,首次将中国互联网络过滤与拦截系统列入贸易壁垒清单,认为中国互联网络防火墙制度损害了美国企业的贸易利益。这是典型的经济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研究中美交流历史的学者看来,美国当下对中国芯片等领域的封锁犹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必将加速中国摆脱依赖、自力更生,而美国产业界却会错失庞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利益,这一点早在七十年前的"棉花大战"中就有显示.正如美国《巴伦周刊》主笔、著有《贸易战=阶级战》一书的马修·克莱因所言:"(美国)任何一次对华封锁,都是对自身利益的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徐文彪:看来美国政府越来越没有自信了,现在信心比黄金还贵。@框中:在保护国家安全或国内产业问题上,美国的国家干预是一点不含糊的,甚至采取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策略。@A-郑:据说思科等企业曾"排队"游说国会,请求压制中国企业,每个政策决定背后一定有经济利益驱使。@Along杰:大选在即,美国又在上演"指责中国"的游戏。  相似文献   

5.
当下的中国只有不断改革才会有出路,图书出版业也是如此。比如出版社的内部,早期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改革,给了出版业一次腾飞的机遇;后来的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又一次为出版业注入了活力。今天,我们又处在一个时代的新起点,那就是如何实现中国"出版梦"的阶段,我个人认为,除了将改革引向更深处,别无他法。走到改革的深水区,这个时候的改革会触动一些根本的利益,"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敢闯"的锐气,因为只有"敢闯",才敢去触动利益,才会赢得发展的先机。首先,如果不敢闯,我们就无法实现我们的"出版梦"。早年一些出版企业上市和借壳上市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华风新闻》立场相对独立,信源为多个国家、地区的多种媒体。因为自采新闻较少,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时,对报道题材、议程的择选是一个主要的渠道。通过对政治、社会领域有所侧重,同时关照到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对华报道,《华风新闻》建构了一个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度不断提高的理性大国形象。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时会呈现与利益相关国的对立关系,中国仍会被一些国家视作军事上的威胁,"台独"问题、"港独"问题比较棘手的负面形象也有所体现。社会新闻方面还建构了多种社会问题频发的中国形象,同时经济发展也总体有所放缓。这对我国面向海外华文媒体做好宣介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国际空间拓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13亿人口、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安理会五常之一的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主要还是通过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来描绘,来定调。以前中国是"人微言轻",而今"人重"了,可"言"依然轻。在面向国际,争夺国际话语权,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传播垄断格局的进程中,中国传媒军团必须内部协调,整合资源,利用借船出海策略,开展国际合作,同时利用资本的力量开展国际传媒并购,打造国际传媒集团。我们的国际传媒机构应该转变成一个市场化的主体,用文化价值理念的魅力、资本的力量、市场的面孔,科技的手段去开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综合国力的强盛,更由于中国传媒人对争夺国际话语权重要性的认知和觉醒,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由美国主导的传播格局将会被颠覆,在这个格局中,来自中国声音会异军突起,与中国国力相符合的国际传媒话语权将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关注的是中国消费者行为中的反美情绪.核心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将会消极地影响到美国品牌.我们将本文的分析放置在“消费民族主义”的概念下,并尝试在北京的大学生中召开焦点团体座谈会,通过他们的视角来研究此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青年对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负面评价和中国青年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与选择之间存在着微弱关联.不过,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中国青年消费者对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负面情绪,会波及到他们对美国品牌的接纳.而且,当中关发生冲突时,一些美国品牌将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反美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这是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的讲话。任正非认为大公司不是会必然死亡,不一定会惰怠保守。他以宝马和特斯拉为例,说明大公司在受到冲击时也会不断调整、改进、创新。同时,任正非还谈到公司内部人才流动。华为为此还将试点"少将连长",鼓励具有少将能力的人去作连长,解决传统金字塔的最底层配置低的问题。他强调公司可以越来越大,管理决不允许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发展态势 自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或"新经济"出现过多种说法.如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电子技术时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时代",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的"后工业经济",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信息经济",美国福莱斯特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指责华为、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证据"之一,就是它们无法证明自己与中国政府没有关系"如果中国政府要求你提供美国客户的信息,你怎么办?"一位民主党议员问。"我们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对客户的网络带来伤害,那将是公司的自杀行为。"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回答。"那这不是意味着你要进监狱吗?"该议员继续追问。  相似文献   

12.
回顾华为与思科近十年的"恩怨",不难想象在这场国会调查风波中两家公司各自的考量。北美市场是思科的战略重镇,为思科贡献了60%的收入,而如今华为这个雄心勃勃的中国对手试图破门而入,成为思科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业界看来,此次事件是华为与思科之间十年战争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奉行敌视和封锁的政策,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更是针对中国实施了远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更加严厉的制裁。像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为"敌对国家",并按照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Z组;1952年巴黎统筹委员会(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成立专门的"中国委员会",形成所谓的"中国差别待遇",设立"中国禁单",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该禁单所包括  相似文献   

14.
"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出现,华为不会投资IT领域。"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同时,徐直军再次重申了华为IT的战略打法,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将持续专注在IT基础设施领域,通过云计算帮助企业与行业突破现有信息化生产力束缚,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HCC2014,华为赋予"精简IT敏捷商道"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谍战剧",不断对中国"隐秘战线"的工作者致敬,这期间国家安全部门也会对剧组提出建议即使有诸多重复,国内谍战题材的电视剧仍在接连不断地热播着。这类电视剧的神秘色彩、悬念设置以及相对易于编织在故事中政治正确,都让处于各种政策限制和利益考量中的电视人青睐有加。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开始探索全球化道路,华为便是其中的代表,8月5日,在“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战略研讨会”上.华为高级副总裁徐直军第一次向外界透露华为近十年的国际化历程,其间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曲折,更有跨国企业的围墙.甚至法律诉讼,但华为最终以实力证明了自己.其海外市场销售额在今年将达到20亿美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40%左右.华为的国际化战略走在了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业是宏观经济的"体温计",2012年世界经济的低迷和中国经济增幅的放缓,让国内广告业也感受到阵阵"寒意"。那2013年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成历史,7%的GDP增速将成为常态。可以想象,2013年的中国广告业依然会处在一个"弱势经济"的宏观  相似文献   

18.
01 吃是一种文化 朋友的90后女儿想求职华为,问其原因,是被朋友圈疯传的华为美食所吸引,看来饭勺子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网络上有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的是华为南京研究所的吃,题目为《南京华为食堂曝光!看完我泪流满面!》,不就是几盘菜吗?作者居然"泪流满面",看来,天下吃货真的很多,真不懂吃货的心!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强则民族兴、国家强.近年台湾的"反服贸"和"反课纲",香港的"占中"和"反政改",其中极端分子表现出的极端行为,以及标榜的极端口号和主张,令人为之愀然和痛心.他们恣意妄为,目无法纪,置公众利益于不顾,盲目为人利用而不觉,甚至抛弃中华传统美德,侮辱打骂父母,引起社会公愤.他们高呼民主却远离人民,扬言革命却拒绝改革.他们言行中反映出的殖民情结和皇民心态,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将来他们执事掌权、治理政事,民族、国家和社会将会置于何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将何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为例,分析美国媒体通过涉华报道所形塑的中国国家形象。《时代》使用了一个新造的词语frenemy-ship(亦敌亦友),对目前的中美关系进行概括。一方面,面对中国经济崛起的事实,美国媒体表现出充分肯定的态度和合作的意图;另一方面,从美国自身利益考虑,也充分表现出对中国的警惕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