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其实,小学生是最喜欢表达的,但由于我们的作文给了学生们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范和要求,使得他们的童真不敢释放了,他们的童言变得谨慎了。要真正治好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关键是要让他们有话敢说,有话可写。为此,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实施,给作文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改革契机,如何把作文变成一件有趣的事,使学生感到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急切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韩艳 《云南教育》2005,(14):18-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要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教师要在“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巴金说过:"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有许多事情要倾诉。"所以作文的确应是一种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所。从作文教学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看,学习活动不只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是伴随着认识过程的情感过程。知识要以情感为媒介发生作用的。情感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氛围,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思考,乐于动笔,对作文学习投入情感,才能在作文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情感。因而,笔者认为,真实的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真实感情在课堂中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永远必须探讨、内容异常丰富的课题.笔者认为,让学生有话可说是作文的前提,有话会说是作文的目的,而多写多练是作文的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呢?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课为"酷刑"。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游戏作文,感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课程标准称第一阶段的写作为"写话",其目的是强调低年级学生不必过于在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强调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但在现实教学中,却存在着过度拔高、限于模式化甚至应试作文等。很多学生写到妈妈、爸爸常常落入俗套,局限于生病,写到教师常常是下雨送学生回家,不管是不是真的,在家长或是作文书的"指点"之下学生都如出一辙的雷同。真正有效的写  相似文献   

8.
正在快乐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点: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教师教学作文无从下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深感困惑和疲惫,而学生的习作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而快乐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乐意写作,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体现"让作文快乐起来",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心灵,从多渠道入手,让学生打心底里乐意写作文。一、发挥美文独特的优势,让学生乐意作文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王瑞珠 《考试周刊》2014,(66):45-46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在耗时、低效的困境中徘徊。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如何改变现状,使学生喜欢上作文呢?纵观学生的作文现状,教师必须开发有效作文教学途径,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生活中的素材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各项活动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有话想讲,有情可感,逐步达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并且真实地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怎样让"怕"变为"爱"呢?《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兼顾这两点,让习作教学真正实现以生为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生作文难教。一是无话可说,无文可写;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似懂非懂,实际作文时无法下笔;三是教师的评语没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目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形成了这样一些思考。一、激发兴趣,开启"米"仓,让学生有话可说——想写让学生有话可说,先得消除其惧怕心理。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这是要给学生树立的观念。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2方面:首先,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素材,怕写;其次,教师的指导空泛,不得法.语文新课标提出: "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卒间里学习语文……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创意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这为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怕写作文。因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快乐作文。方法一:快乐作文要求教师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难,一是难在学生没有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兴趣;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觉得没有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在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涵养品质,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作文教学重视作文功利性,因而陷入僵化的模式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使学生形成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倾向,以至失去对写好作文的信心。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尤其是认识到"作文是学生个性发展及创新意识的活动"的重要性,即重视学生个性,让学生有话可写、有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工程。有效的作文教学至少要关注以下四点:首先,创设开放的话题背景,让学生有话想写;其次,善于激活学生沉睡的记忆,让他们有话可写;再次,培养学生习作的效率意识,让他们有话快写;最后,指导学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让他们有话善写。  相似文献   

17.
冉云娥 《湖南教育》2001,(14):27-27
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作文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作文,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桎梏。这是习作教学的无序造成的。对此,教师要顺序而为,注意横向思考,纵向联系,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写作,但学生仍然怕写作文。因此,作文教学效率低已成为困扰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不再把作文看成是负担,而是栖息梦想的精神家园,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已然成为"疑难杂症"。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最大毛病就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平时积累习作素材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托,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习作和习作前对学生进行"过程再现"指导是两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