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重视电脑引入课堂的同时,应重视文物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文物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  相似文献   

2.
张琴 《考试周刊》2014,(77):124-124
历史,是人类(或人们,不一定是过世的)已经历了的曾经存在的世界上的客观事实、事情。这些经历过的曾经存在的重大的客观事实、事情,一般都有史书记载,或者在古文物上留下了印记,于是便有被称为史实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遗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人们了解它、研究它、记住它,是为了吸取经验,以指导现在和今后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呢?作者认为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很有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蕾 《华章》2013,(22)
文物之所以能够反映一个社会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就是因为在当时它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关键性的存在造就了文物的价值。文物摄影能够将遥远的历史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了解历史,从教育意义上来说,文物摄影成为对大众进行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历史学家与大众沟通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对文物摄影以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记忆和重要见证,也是最好的教科书。将文物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将以文物“何尊”为例,对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5.
郑南 《华章》2012,(20)
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状况,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多重价值.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保护文物,就是维护前代物质历史文化遗存,保持民族文化特性,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事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继承了传统技术的同时,也借鉴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笔者作为一个文物爱好者对此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人类发展历史和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不仅是其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也在传达着一种历史情感.因此,博物馆在陈列文物展品时,一定要以文物本身为基础,通过各种设备,加之辅助展品的配合,直接表达出其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为参观者提供审美欣赏、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并且进行直观教育.本文就在研究我国基层博物馆文物展品陈列展示方法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陈列展示提升文物的艺术价值,表现出文物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正>文物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与文化内涵,也是历史生活和过去人民情感的缩影。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好文物这一资源,挖掘文物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探索中华文化之魂,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汪琰 《现代企业教育》2008,(10):128-12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近年采出台的允许私人收藏文物流通的《文物保护法》,使文物的收藏和交流有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到文物收藏的行列中来,文物收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王鹏辉 《历史教学问题》2013,(1):119-121,16
<正>史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及探究历史的证据,而史料又分为文献和文物两种基本类型。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文物类型的史料大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可以越来越多地运用文物教学策略。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为例,基于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探讨文物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互动中的启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湘西地区的发展,与湘西人口迁移的历史紧密相关。人口迁移改变了湘西地区的人口结构,强化了湘西地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上的相互依存,少数民族的文物、石碑、族谱及各类古籍文献不同程度地映射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也展现了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客观事实,是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物证。人口迁移促进了湘西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加快了湘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文物大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遍布在地面和蕴藏地下的古代遗物和遗迹,极为丰富。正是这些非常珍贵的文物,形象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种种活动,反映了在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显示出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点。20世纪后半叶,全国各地相继发现和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内容广泛、门类多样的古代文物,不仅是衡量中华民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也表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出土和传世文物,以它自身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界变迁的繁多信息,已成为学术界进行各方面研究的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料宝库,成为一笔足以自豪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2.
许凤荣 《考试周刊》2009,(2):197-198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文物、民谣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开始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特别是从史料本身出发。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范围很广,地上有各种名胜古迹以及古代建筑,地下有各种历代遗存下来的物品,它们都具有史料价值。在我国悠悠五千多年的岁月里,先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文物财富,如青铜器  相似文献   

14.
一、民族的概念和民族问题的产生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统一体 ,它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共同体 ,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及发展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关于什么是民族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民族差异是一种随民族的产生而形成的社会现象 ,不同的民族是根据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产活动等社会因素划分的。有民族差异存…  相似文献   

15.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什么异同?不同点:(1)内涵不同。民族节日,是指蕴涵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2)地位不同。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太原杏花岭区文化资源作为历史名城太原历史记忆中最全面、最重要的载体,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虽然在城区开发与改造过程中同样面临文物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困境,却依然在现代城市空间格局中顽强地保留着太原历史记忆的整体轮廓,在人们不断呼吁和抢救中以全新的姿态展示太原本来的风貌,给人们的休闲生活和文化旅游活动带来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享受,进而使杏花岭区凸显出历史文化区、休闲旅游区和中心商务区的特色,则是杏花岭区未来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也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学思维,课堂要由教师单向的输出变成共建共享共生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基本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活”起来的文物、遗产、古籍展现在课堂上,创设多样化的“真实情境”,构建栩栩如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解释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一、杂 糅杂糅 ,是把几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糅在一句中 ,本想使句子简练 ,却使句子意思不明白了。(1 )第 4页 :“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器物、居住的房屋和死后的墓葬等等 ,有的保存下来 ,有的埋入地下 ,由后人经过考古发掘出来 ,就是文物、古迹或遗址。”(分析 )这一句想把文物、古迹和遗址三个不同概念都解释清楚 ,结果因杂糅而顾此失彼 ,含混不清。文物 ,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古迹是指古代的遗迹 ,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遗址 ,指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广义上是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包括地方的政治、经济、历史、名胜、环境、风俗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条件下,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成,它是该地域内人们成长的精神家园。多姿多彩的世界,生活着不同习俗、不同环境、不同信仰的人们。暑假,让我们走进不同地域,感受多彩的地域文化对人精神的滋养,感受不同地域独有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抽象地说是指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具体地说,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说出的话和写出的内容。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对文化反映最为直接的语言要素。词汇教学的真正、根本目标是交际。词汇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文化的差异。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