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库     
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但发出的热量要大,这样才能减轻火箭的重量,使卫星快速地被送上轨道。液体燃料放出的能量大,产生的推力也大;而且这种燃料比较容易控制,燃烧时间也较长,因此,发射卫星的火箭大都采用液体燃料。为什么发射卫星的火箭要用液体燃料?发射火箭总是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地球转动时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发射火箭时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宇宙飞船就可以借助地球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减少燃料消耗。为什么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火箭知识库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多次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飞船)(图1),取得成功入轨运行。你知道火箭升空与卫星入轨的原理吗?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多次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飞船)(图1),取得成功入轨运行。你知道火箭升空与卫星入轨的原理吗?火箭,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苏、美相继发射卫星成功,从此拉开了人类开发空间、角逐宇宙的序幕。王希季院士对世界航天科技的成就兴奋不已,深感面对茫茫宇宙,作为泱泱大国不应该沉默。1958年,王院士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他带领一帮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向太空进军的时候,谁也没有见过火箭、卫星。凭着他们的豪迈激情、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蓬勃朝气干了起来,边设计,边生产。他们首次设计的卫星运载火箭,因推进剂的选择脱离了我国现有的工业基础,这枚火箭最终成了漂亮的展览品。为此,他们只能从体积小、结构简单的无控制气象模型火箭开始,…  相似文献   

5.
东大宇宙航空研究所,以实现第四号科学卫星为目标,于二月四日午后三时,从鹿儿岛县肝属郡内之浦町的东大宇宙空间观测所,把戴有科学卫星克鲁沙(CORSa)的三级式火箭——Mzc3号机射入太空。可是,由于安装在第二级中的保持火箭规定姿势的装置发生了异常,高度过低,中止了第三级的点火,实验于是失败。东大发射卫星的失败,是从一九七一年开始约五年半以来的一次失  相似文献   

6.
董彦 《物理教师》2004,25(4):64-64,F003
第2 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第3题:有人提出了一种不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其设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如图1所示.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A和B ,分别将质量为M的物体和质量为m的待发射卫星同时自由释放,只要M比m足够大,碰撞后,质量为m的物体即待发射的卫星就会从通道口B冲出通道;设待发射卫星上有一种装置,在待发射卫星刚离开出口B时,立即把待发射卫星的速度方向变为沿该处地球切线方向,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这样待发射卫星便有可能绕地心运动,成为一个人造卫星.若人造卫星正好沿地球表面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则地心到该…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国自1974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已成功发射各种类型的中外卫星50多枚。你们见过发射卫星的壮观场面吗? (待学生回答后,老师播放CAI课件──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实况。) 师:看完这一幕幕壮观而又激动人心的发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发射场面十分壮观! 生2:它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生3:它象征着祖国的伟大和富强。 生4:我想制作模型火箭。 (教师出示模型火箭,让其发光发声。) 师:我这里制作了一枚火箭,它和屏幕中的…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师》2005,26(1):43-43
据中新社报道,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2004年中国航天8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中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航天科技集团负责人说,2004年是中国航天史上创纪录的年份,是长征火箭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2004年也是发射卫星种类和数量、新技术应用最多、在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状态的特性,这就是惯性.在科研、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要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避免惯性不利的一面. 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发射卫星所需的推力,不但与卫星的质量和发射倾角有关,而且还与发射方向和发射场的地理纬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有许多细节,许多疑点,学习者应该努力扫除.1关于卫星发射的方向和发射地点的维度问题卫星的发射都要向着东方,这是因为卫星随同地球自转,有一个和地球自转相同的速度,这个速度方向是朝东的,在发射卫星的时候就要“巧借东风”,  相似文献   

11.
<正>宇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洞,尤其在地球周围。科学调查显示,如今的地球已被来自卫星和火箭的5万多块碎片包围,包括旧卫星上掉落的装置、工具和火箭残片,其中有许多残片绕着地球以极快的速度飞行,最快可达2.8万千米/小时,可能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对地球轨道的电信网络造成破坏。这些太空垃圾是从1957年苏联发射"伴侣号"(Sputnik)卫星之后,在人类探索太空的5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卫星之间相撞以及反卫星  相似文献   

12.
肯尼迪航天中心普列谢茨克基地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千米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繁忙时一天发射两枚运载火箭。位于我国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建于1958年,是利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的主要基地。在中国已成功发射的卫星中,有2/3是从酒泉飞上天穹的。位于我国四川省西昌市西北65千米的幽深峡谷中,建成于1983年,是中国最南端的航天发射场,目前专…  相似文献   

13.
科教大观     
今年我国将9次发射卫星和飞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迎来科研生产任务更为繁重的一年,飞行试验多,仅卫星和飞船就要发射9次。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日前在一次会议上透露的。张庆伟说,去年中国航天型号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具有技术关键突破多、飞行成功率高、计划完成率高的“一多两高”特点,在型号研制中突破了诸如新型火箭发动机等众多关键技术,海洋一号卫星填补了中国海洋观测卫星的空白;全年飞行试验捷报频传,成功率较高;计划完成率为96%,明显高于往年。 (据《科学时报》)中国科技竞争力国际排名列25至28位中国去年科技…  相似文献   

14.
(凤凰网)2012年4月13日,备受瞩目的朝鲜"银河3号"火箭搭载着"光明星3号"卫星,从朝鲜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后2分钟在空中爆炸,分解成20余块碎片,坠入韩国西海岸,朝方随后承认发射失败。火箭技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发射卫星离不开为其服务的发射工作塔。工作塔有勤务塔、脐带塔之分。 我国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7座发射工作塔,分别安装在3个卫星发射中心的五个发射工位上。安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座活动发射勤务塔建于1966年底。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为了自力更生地研制、试验发射运载火箭,1965午下半年我们设计了这座活动龙门式火箭发射塔。1966年底用该塔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研制的中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利用行星引力加速的力学分析仲新元(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21002)众所周知,在选建发射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基地时,为节省发射火箭携带的燃料,都尽量将其建在低纬度地区,并沿与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提供的初速度.在...  相似文献   

17.
原题选择合适的卫星发射地发射卫星,对提高运载效率、节省燃料等方面都有影响(特别是对同步卫星的发射).如果在地球表面纬度为庐处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运行的人造卫星,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w,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质量为m,则至少要给卫星的能量为________.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到底可以节省多少能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2种不同的能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年级:小学五年级科目:社会[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造卫星、火箭、飞船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课前调查、课上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2)在探究火箭、卫星、飞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3.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2)知道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展望中国航天事…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简讯     
台湾省将发射卫星据法新社1989年6月20日台北讯,我国台湾省计划在五年内把科学研究卫星送入轨道。这个计划提出,将在两年内发射一枚探空火箭,随后两年将发射一枚科学卫星,一枚低轨道卫星。从1994年7月开始,可望每年发射2—4枚卫星,以供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