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2月初,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在团长蒋子龙、副团长张炜的带领下,来到了圣彼得堡莫伊卡滨河路12号,即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参观。在这里,我艳遇了一群又一群的俄  相似文献   

2.
张炜的散文随笔集《我跋涉的莽野》,在他的小说以外的文体作品堪称钟灵毓秀。思想深度、艺术品位、语言风格都闪耀出新的光彩,流溢出张炜特有的人性、智性和诗性。这些写在世纪交替时刻的文章告诉你;任凭世纪的风往哪儿刮,这位山东大地上的作家依然在那里平静淡  相似文献   

3.
11月22日上午,由山东省档案馆主办,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山东省新华书店协办的"张炜创作40年研讨会暨手稿、版本展"在省档案馆隆重举行。省档案馆从所藏大量张炜手稿、著作版本及其他材料中,采撷部分精品和素材举办此次展览,张炜也将其8部中长篇小说手稿再次送到山东省档案馆永久保存。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杜文彬致辞并为张炜颁发了捐赠证书。  相似文献   

4.
张炜作为中国当代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出现和进入是有章可循的。张炜早期的作品《古船》证明他已经在自己的小道上走出一段距离,小道是开阔的,张炜在上面奔跑,想象的现实的世界碰撞出魔幻的色彩,人物、事物给人沉甸甸的感觉。《古船》完工后,张炜还在继续赶路,路上的荆棘开始遮蔽他前进的道路,张炜不得不低头,不得不用手把刺物拨开。他来到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小村庄,张炜专注地往前走,走得虽有点吃力,但他终于来到了一个村庄。在小说《九月寓言》中,他描写了这个村庄。张炜还在他的“土地”上继续往前走,在《柏慧》中,一道人为的篱笆墙与人类大潮中的商业开发悬殊的对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张炜在他自己的道路上,以“土地”的名义,进入大自然,以灵魂抗拒人为灾难为旗帜而进入生活,他在从事一项灵魂的构建工程。张炜在走出了那个小说中的村庄时,面对的又是纷杂、叫嚣、奔跑的城市,他才发出感慨:告别。他在向两种生活告别:一种是小说,即城市里一块被修饰过的野地;一种是城市生活,他在努力告别。但最终,他只是用小说用文字用精神的形式来告别。经过六年的断断续续,填填补补,张炜走出山谷村庄《九月窝言》后,来到了靠海的一个偏僻地方,这就有了《外省书》。也就有了这次访谈。  相似文献   

5.
最近翻阅张炜的域外作家写真集《心仪》,又一次饱尝了“站在潮头看风景”的绝妙感受。只是这一次的潮,并非具体的大江大河的恣意翻腾,而是风晨月夕中数个世纪以来不曾平静过的文学历史的喧哗与骚动。张炜领着我们凭栏观望,于是那数不尽的美妙风致便都尽收眼底,令人有一种不胜怡然忘我之意。《心仪》从写作契机上讲,属于外国文学作品印象记。倘若更宽泛点说,称它为“书话”也不为过。在我的印象中,前几代作家里那些学贯中西、集博大与精深于一体的人们,很多都善写书话,如周氏兄弟、唐、叶灵风等等。他们的书话,一方面集中介绍西方…  相似文献   

6.
正无论是学术及其前沿,还是文化政治与文化自觉,都是天大的题目,这里只想结合自身情况,谈一点粗浅的治学心得,借用钱锺书先生的妙喻,但愿诸君能从一滴水里尝出大海的滋味,而不至于对一块砖头想象万里长城的雄姿。我生于1959年,曾为新中国浴血沙场的父亲为我起名"建国",这个名字伴随了我的童年,潜意识里似同共和国的命运连在一起。如同今天的80后、90后,我们这一代人同样有其鲜明共性,借用张炜《你在高原》里一位人物的道白:  相似文献   

7.
12月3日,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专程到山东省档案馆参观了由省档案馆主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新华书店协办的“张炜创作40年手稿、版本展”。当代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陪同介绍情况,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杜文彬参加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8.
40多年的文学跋涉,1500多万字的作品数茸,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张炜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条蜿蜒壮阔的山脉,而《张炜文存》(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则将这条山脉中最高险雄奇的山峰精心挑选出来,并且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其风貌予以呈现。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3,(3):23
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11日,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湖南文艺出版社举办2013"原创之春"发布会,由该社出版的《万松浦记:张炜散文随笔年编》首次与读者见面。该书作者山东作协主席张炜,与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作家出版社编审唐晓渡一起就新书展开一场文学锵锵三人行。  相似文献   

10.
张炜,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被视为中国创作力最强、作品最丰富、获得荣誉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其长篇巨著《你在高原》于2010年获得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首奖等各类大奖。近日,由天舟文化天宁策划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携手,隆重推出张炜首部回顾文学人生的自传《游走,从少年到青年》。书中首次解读"他"时代所追逐的文学梦想,披露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点点滴滴,讲述一个以文学为梦想的青年如何成长的故事。这是一次最有深度的感情喷发,最富诗意的成长里程。张炜携梦想游走现实,定格青春年少。  相似文献   

11.
这片莽原已经日渐消失了,为了守住剩下的这片林子,他创立了万松浦书院,日日夜夜听着松涛阵阵,叙说着那些青春年少的欢乐时光。张炜的《游走:从少年到青年》是一部自传性的散文集,记录的是作者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那段最艰苦,也是最欢乐青春岁月中的趣事。走过人生几十载,阅历增多,行走万里,青少年时期那段苦难艰辛的生活,也逐渐沉淀为人生最朴素丰厚的一页,将欢乐纯真归还给青春。不同于厚重的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的那个严肃深沉的张炜,《游走》更似一位长者在午后书房中,伴着一杯清茶,叙说过去的故事。轻松风趣,又给人以深思。巧的是,我确实是  相似文献   

12.
韩少功现象──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9月27日旷新年韩少功与揭杆而起,进行“精神圣战”的张炜、张承志一道,有“文坛三剑客”之称。韩少功那篇在《读书》上“骂”后现代的文章发表后不久,一位先生满腔愤怒地跟我说:“呵,很凶猛。”后来,我又读到他“气怠...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张伟的《凝望─-四十七幅图片的故事》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看到,而是出神倾听时那一瞬间的触动。在这个充满着怀旧气息的时代里,一个人的感动往往会渲染出一大片类似的感动来。在刚刚拿起张伟的《凝望》时,忽然觉得,很多琐碎的事物往往就在身边被注视着,或者被忽略掉。这里面,就包含了感动这种最普遍的情绪的皇现。《凝望》是张炜在很多年以来注视细小的事物中有所感悟的记录。或许在我们的阅读中,无法界定张炜的注视里含有多少真实的经历和感悟与这些图片所表达的意境互相碰撞,但张伟通过这四十七幅人们都似曾相识的图片…  相似文献   

14.
何启治 《出版史料》2004,(2):112-121
一备受瞩目的《九月寓言》《九月寓言》,是张炜继获得广泛好评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古船》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此作从1987年11月起笔,到1992年1月改定,历时五个年头。五年里,为完成这部重要的作品,张炜绝大部分时间是躲在山东龙口市郊区一个朋友待拆的小平房里。那是远离城市尘嚣的地方。小房子里不但没  相似文献   

15.
张炜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作家。他的文字是纯粹的、诗意的:他的做人也是纯粹的、真诚的;他用自己的文学营造了特殊的精神领域。在当代文坛,张炜无疑是既具复杂性又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始终带着明显的个人特点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从《古船》到《九月寓言》,从《外省书》到《丑行或浪漫》,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最爱去的地方是我所居住城市的动物园。那是天底下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那些笼子里和我们的样貌迥然不同、游走不安的生灵既让我感到兴奋,又令我莫名地恐惧。  相似文献   

17.
1.最佳露骨奖:让我们合法地结合吧!2.最佳好奇奖:我不知道人类为什么得结婚?!不如让我们一起研究看看吧!3.最佳直接奖:让我葬在你们家祖坟吧!4.最佳直销奖:你愿不愿意带我回家当你的生活必需品?5.最佳柔情奖:喜欢,就是淡淡的爱。爱,就是深深的喜欢。我希望以后可以不用送你回家,而是我  相似文献   

18.
正张炜进入屈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为他欢乐,为他哀愁,为他思索,甚至忧心如焚地假设另一种历史场景下他的命运会是如何,这就是知己吧。张炜于2011年8月折桂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2012年1月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楚辞笔记》。这是当代知名作家与千年前诗人的一次对话,或者可以说,这是两位诗人精神上的一次链接。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为我的职业,我将力求自己继续直面现实,为现实的进步和改变行微薄之力。而为思考和创作自由所做的努力必然会和新的一年一起到来。"这个全世界都会敏感的2012年,全人类都会期待。新的黎明会让我们迎来崭新的未来。我相信2012年会是一个宗教年,让我们用爱的信仰一起祈祷,每个人内心对爱和美好的期盼会让我们度过任何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张炜文学作品的重要一支,它弥补了小说、诗歌的某些局限,使他的艺术表达更加透彻和丰厚。《午夜来獾》不是狭义的散文,它是作者在香港、美国等地高校或媒体的讲演、对话,严格地说它是谈话录。这些谈话录结集后,我们读到的却是质朴而深刻的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