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刻画米卢     
米卢其人 事实上的西方化 事实上米卢虽然号称南斯拉夫教练,但他更像是西方人而不是东欧斯拉夫人,他的西班牙语说得和母语一样好,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住在墨西哥,他生活在美国,他流浪在世界各地。他身上有南美人的率直和西方人的随便,跟桑特拉奇等在中国的南斯拉夫教练相比有很多不同。连南斯拉夫的报纸都认为米卢不是纯粹的南斯拉夫教练,更不是什么“欧洲拉丁派”。 有些地方能反映出米卢的特点:油滑、老练、见面熟,城府深但是面面俱到。推销自己是老手,讨价还价是高手。 一位在海埂采访的记者写道: 米卢很注意和几名外籍教练的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奥运代表团中,有两位随军洋教练,颇引人注目。中国奥运团聘用洋教练,始于上届奥运会,当时,日本竹内教授作为中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赵友风的教练被列入该届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册中,但竹内从不来华指点中国选手训练,列入中国奥运团有“临时客串”之意味,他也只指导赵友风一人。  相似文献   

3.
占纳迪·吐瑞斯基曾是前苏联游泳队的教练,后移民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体育训练中心”担任游泳教练。吐瑞斯基博学多识,他不但具有工程学学位,还曾是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员。他解释说:“在苏联,有能力做高水平教练的人都受过更高水平的教育。”但他的学识似乎不包括公共关系学。在澳大利亚,他曾被描绘成“黑心的,不理智的”,同时又很成功的游泳教练。最了解吐瑞斯基的应该是几乎与他朝夕相处的队员麦克尔·克林姆和亚历山大·波波夫了,克林姆说,他的教练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不喜欢与外界交往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心网络     
科萨的性格看球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样,此君近日又向大家宣布他才是国 足教练的最佳人选。作为前南教练的优秀代表,科萨认为这番演讲自然有其理论基础。科萨将自己定位为世界上最好的教练之一,比他好的教练有,但是他们不是要价高就是已有归属。而他还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他了解中国足球,中国足协选他才是最佳选择,没有谁比他更适合中国国家队。众多国脚都出自科萨门下,加之实德的成绩有目共睹,科萨有其骄傲的理由。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能熟练地使用筷子的任何一位蓝眼睛的外国人,肯定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把这话用在跟随中国青年网球队的澳大利亚教练戴斯身上,一点也不假。因为他不仅能用筷子轻松地夹起油炸花生米,而且与中国网球也渊源颇深。 认识戴斯是在1993年,那时他正在担任广州市网球队的外籍教练,同时他还一直在为香港波帝(PODIUM)发展有限公司工作。那之后的3年时间里,他往返于广州和香港之间,既负责广州队的训练,还分管着当时在香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中国足坛,“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各俱乐部,从球员到球迷对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大多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在这样的“大气候”之卜,金志扬的观点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对于仍处于“上下求索”阶段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许多问题的轨是孰非都还没有定论。金志扬教练在天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聘请外籍教练这一问题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金指导认为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今天请来,明天就能出成绩,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外籍教练就…  相似文献   

7.
拍戏,做生意,当教练,傅玉斌最近有点儿忙,不过一提到中国足球,他总是难以压抑住自己的感情。这缘于他踢球时与众不同的两个典故:当年,德国人施拉普纳执教国家队时看傅玉斌的比赛录像,中国教练劝他最好不要招这个门将进京,理由是他的个性是不服管,施大爷不干了:“我要他来守门,我不管他个性怎样。”这样,傅玉斌万有了“亚洲杯最佳守门员”的美誉;后来,被国内媒体共举为“中国足球先生”后,傅玉斌没有津津乐道自己的才华,而是冒出“守门员当选足球先生是中国足球的悲哀”的惊人语言,搞得为他鼓掌欢呼的许多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8.
《当代体育》2012,(Z2):112-115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练之一,穆里尼奥能获得如此多的冠军,一定有他独到的秘密,这样的秘密自然不可能轻易的被外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NSCAA的"穆里尼奥战术思想课程"中惊喜不断,其中之一就是他的教练团队竟然一起出席了穆里尼奥的讲座。出席讲座的团队成员包括鲁伊-法利亚(体能教练),艾托-卡兰卡(助理教练),  相似文献   

9.
问天下谁是英雄文了了中国足坛中有些事情有时变化很快,快得专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年初,洋教练(以韩国教练为主)蜂拥而至,时至今日,却已劳燕纷飞,国产教练占领了大部分阵地。韩国资深教练朴忠焕离开中国时,由衷地感叹:“中国的饭碗不好捧。”在他来中国之前,...  相似文献   

10.
初次见面我就吃了一惊:这哪里是球场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几年的排球教练?分明是一位高等学府里的专家教授,再不就是清客名流。然而,他的确是排球教练,而且是一位老资格的排球教练。他,就是昔日“平拉开”战术的创造者,曾几度率领北京男排连夺三项全国大赛冠军,打出北京球队中不为多见的“三连冠”的北京队主教练——王祖洪。说王教练有学者风度一点不假,他本人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11.
表情难做     
我爱看球赛,更爱看球赛中人们的形形色色表现,特别爱看场外教练和领队的表情。也奇怪,摄像机还老爱对着教练的面孔紧追不放,大概教练们也知道有无数镜头在盯住他,所以表情更为注重自我刻画,不敢轻率言笑。 队员却无所谓,该兴奋时就狂呼乱叫,该沮丧时就垂头丧气,而教练就最难处理他的表情了:胜不能露骄气,败不能显丧气,那张脸孔任何时刻都绷得紧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世界闻名的高级足球教练,为什么对中国倾注了特殊的感情呢? 贾拉汉先生自己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否定中国体育的巨大潜力,足球也不例外。”这是贾拉汉在大连“可口可乐——临门一脚”足球教练技术进修班上说的第一句话。贾拉汉先生是国际足联的高级讲师,北爱尔兰人。他曾在北爱尔兰的甲级队效力多年,还在北爱尔兰16岁以下国家青少年球队担任了七年教练和经理。从1981年到1983年,他担任林菲尔德俱乐部的教练,率该队6次夺冠,并获得3次亚军,这些比赛包括1982年联赛和冠军杯赛,以及欧洲冠军杯赛等。  相似文献   

13.
请给我顶住     
老金(志扬)终于承认本赛季出现在甲A赛场上的大半洋教练给中国教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仍然咬牙说自己能顶住。 他能顶住,别人却不一定,南斯拉夫人走了,巴西人又来了,巴西人走了韩国人又来了。但中国教练就那么儿位。 意甲,已经是外籍教练的天下了,甚至曾经把特拉帕托尼和拉涅利这样的意大利籍主教练逼得云游天下,西甲也相似.德甲好像稳定些──所以意甲才是世界第一职业足球。 甲A想进步发展,换句话就是和人家一样有名、有利润,必须有人站出来或被推出来做牺牲,这些年我们失去的中国教练已经太多了,但看样子上帝还不满…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的俱乐部已经深深的认识到外籍教练水平比中方教练的高明了。从请韩国教练到南斯拉夫教练,现在发展到请世界顶级的教练,可以说这是中国足球的太好事。但是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好教练呢?中国的足球教练一直以来延续着一种习惯的模式,就是以前水平比较高的球员退役后担任  相似文献   

15.
徐根宝是中国足球界一位有影响、性格鲜明的教练员,伴随着中国足球,他从青年步入中年,跟一代代的足球教练一样,他身上汇聚了中国足球最浓烈的悲欢。 执教国家二队 徐根宝走上国家队教练的岗位多少带有幸运的色彩。在国家队踢了10年足球的徐根宝1975年挂靴后,曾先后在山西省足球队、火车头体协足球队、云南省足球队当教练,但正式由他挂帅的第一支队伍是国家二队。徐根宝从来就是个不服输、不甘落后的人,在国二队作就职演说时,他提出了“争当赶超者,不当自然接替者。”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他在北京体院学习了两年。这期间他潜心研究世界足球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国!中国!”一走进位于莘庄的国家曲棍球训练基地,就听到姑娘们响亮的口号声,这就是韩国藉教练金昶佰带领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金昶佰有一张韩国人特有的冷峻严肃的脸。他的训练也是出了名的严,因此有人送他一个“魔鬼教练”称号,训练时,金指导手里习惯拿一根“魔棍”,队员稍一出错,他就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不少队员都被他训哭过。  相似文献   

17.
胡乱写下的志愿 1987年,我入选江苏省二队,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位相当特别的教练尤广礼。 尤教练其实是一队的教练,但当时一队中人才不多,因此领导让他把二队也抓起来。这个尤教练有几个特点在省体育学院里颇为有名。一是嗓门大。他人个子瘦高,嘴巴也很大,平时说话声音就高,生气时,那嗓门能震得人耳朵疼。有一次青年赛后他来不及找到我们,就打电话,有个队员接了,把听筒撂在桌子上,结果那咆哮声全房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二是极为严厉。这一点,只要瞧瞧他佩服的人就晓得了。在体育界,他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日本的排球教练大松博文,…  相似文献   

18.
陈洁 《新体育》2009,(7):27-31
作为教练,他造就了马琳、王皓这两名世界乒坛的顶级高手,使他们的运动生涯如此璀璨,同时,他也开创了中国直板反胶打法的崭新时代,使他的教练生涯一路生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坛不乏"傀儡教头",但现在搞出一个"傀儡洋帅"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洋帅也有傀儡?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五位洋帅福拉多名义上的职务为国家队执行教练,这位签有一年工作合同的"正式过渡"教练大概会创下国际足坛一项新的纪录。"傀儡"、"明星"、"乡巴佬"、"老好人"、"伯乐"……福拉多身上这些称呼,注定了他在中国国家队教练席上坎坷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当代体育》2010,(10):60-62
执教场数最多教练:李章洙 这是一个根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顶级联赛的赛场上“执教场数最多教练”的头衙.并不属于殷铁生、沈祥福和迟尚斌这些元老.而是环绕在一个韩国教练的头上。他就是李章洙,1998年执教重庆力帆开始了在中国联赛的教练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