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因此,采取合适的公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人才缺乏的"双赢"路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三个主要渠道是政府和准政府岗位、市场化岗位、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涉农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更难,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城市及非农产业就业,就业途径较单一,但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因此,须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涉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或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此对应的是农村发展中各类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异常明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去自主就业创业,既成为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又成为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漂族"和"啃老族"问题、大学生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与贬值以及农村的人才饥荒等问题突出;因此,必须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引导的路径:加强择业指导,着力改变大学生自主就业观、落实政策优势,加大毕业生农村创业的扶持、完善激励机制,做好农村基层人员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北京市在全面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人才之都的同时,结合首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探索人才支持农村、智力促进农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关键在于政府积极引导,拓展服务渠道,优化人才环境,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实践中,北京市着重坚持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政府大力引导,部门同频联动,积极主动地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工…  相似文献   

5.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一句简单的"宣传口号"到具体项目和行动的落实与实施,近几年来,到基层就业已经逐渐为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成为很多大学生毕业时的选择。自2003年起,各级政府部门扶持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2008年7月15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2009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尽管经历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就业体制的摩擦所带来的种种阵痛,但不可不说,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提倡和引导之下,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之路正在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6.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史上"就业最难年"。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急需技术性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但很多涉农专业学生从职业价值选择上以跳出农门为目标,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这就极易出现专业不对口、涉农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很难招到学生的现状,以我院为例,调研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择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导向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北京市在全面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人才之都的同时,结合首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探索人才支持农村、智力促进农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关键在于政府积极引导.拓展服务渠道.优化人才环境.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实践中,北京市着重坚持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阵地,积极引导其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政策宣传,在人才培养方案方式和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做好教育和培养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到基层就业架通桥梁。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人员配置日趋完善,高校培养的护理人才越来越多,医院护理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却越来越少。但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需求缺口还很大。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才能促进学生就业,医院才能招聘到需要的护理人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与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政府、学校、家长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工作,使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有效地对接起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国家鼓励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支持涉农专业的建设。职业高中作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力军,理应办好涉农专业,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可如今多数农村职业高中的涉农专业却因招生困难面临萎缩,甚至停办,丧失其主要的职能。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战略与战术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措施,改革不配套的战术措施:改变“低投入、高收费”的政策;改变“先本后专”的招生和就业制度;改变专业设置方式,让学校依市场需求自主设置专业;通过制度变革来改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应从数量增长转变到质量提高。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上,当前不宜提倡“专升本”,也不宜一刀切地限制“专升本”;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以知识、技能是否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近代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5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且优质学生比较充足;加工制造类、商贸与旅游类、信息技本类专业学生数较多;大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职业教育发展充满信心。但是,中等职教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专业设置重复,造成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健全;中高职合作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政策引导;职教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仍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才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急需通向农村,为农村培养适用人才,要在办学模式,招生录取,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及就业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开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日益凸显。对厦门市1 028名高中生赴台就读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相当部分高中生愿意赴台就读,并且以选择台湾公立大学中的名校为主,选择技职院校者较少;影响赴台就读因素主要是台湾高校本身及其专业的吸引力;调查也反映出高中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台湾高校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台湾方面要想吸引大陆的优质生源,应出台真正能够惠及大陆学生的赴台就读政策。  相似文献   

15.
莫柠源 《成人教育》2022,44(3):44-47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乡村人才振兴,到乡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大学毕业生接受创业继续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目前,大学毕业生创业继续教育存在布局不平衡、为乡村人才振兴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高校应履职责,承担起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继续教育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比较全面地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泉州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调研结果显示,管理人才是目前泉州民营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而毕业后到民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是许多泉州师范学院毕业生的选择。因此,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掌握一定企业管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民营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对于泉州师范学院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培养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要基于以下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有效知识学习为基础重视能力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学方式、以能力为核心创新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文章立足于河南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规模小、招生渠道单一、课程体系趋同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结合地方行业特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二是吸引优质社会生源,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是贯彻"双导师制",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四是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国家实行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这个计划探讨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中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针对这些能力要求,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依托,从专业知识模块、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文与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