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历经了从理念到实践,从设计到实施,从示范指导到自主开发的实践探索,其整个课程实践的概貌正悄然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走向特征。  相似文献   

2.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要求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课程领导不是“控制”,而是“引导”;课程领导不是权力“掌控”,而是权利“共享”。立足学校层面,可以从“谁来领导”、“领导什么”、“怎么领导”三方面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3.
螺旋式课程开发是指在不同学段对同一主题内容进行螺旋式进阶设计、实施与评价,它可以解决普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低水平重复、缺乏必要深度的问题。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塔巴的螺旋式设计理论为螺旋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螺旋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其发展路径为:由点到面,由单项活动走向多项活动;持续跟踪,学段打通,螺旋式递进;加强实证研究,先试验,再推广。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课程类型、课程特征、课程价值"三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再思考。从"课程类型"层面,论述了"活动主题化"实施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有助于整合德育活动、阅读活动、辩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一门引领、统领学校的所有教育的活动课程;从"课程特征"层面(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研制了主题活动的"选题策略"(学科拓展策略、热点探究策略、工作转化策略、文化实践策略);从"课程价值"层面,提出了课程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花年远 《考试周刊》2009,(35):220-2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是关键。通过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探索.我认为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中应做到内外兼顾:对内调整好课堂知识结构、知识外延及教师配备;对外调动教师内动力、调整学科整合、激发家长的参与,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走向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学校就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但目前还有不少学校没有制订整体规划,已有的学校课程规划中存在着综合性不够、实践性不强、没有体现学校特色等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制订是学校课程规划的核心,课程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目标设计、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计划及课程评价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走向消亡的今天,保护民族美术文化要从教育入手,要重建民族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民间美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在实践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布老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新开设的必修课程,从2001年在部分实验区开始实验到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推进,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从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开设和实施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有完善的课程规划和稳定的师资,其课程的实施已从“常态”走向了“有效”,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幼儿园项目活动由单一、偶发逐渐走向多元和系统.文章基于项目活动和项目课程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实践中项目活动走向项目课程的可行性;尝试提出幼儿园项目活动走向项目课程的路径:将兴趣点融入活动内容,收集项目课程资源;依据经验,架构与实施项目课程网络图等.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是实施这门课程的基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特征、内涵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深入认识,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以教师为设计主体的课程,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儿童认知特点与成长规律,忽视了儿童与环境的融合。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应当渗透场景思维,让儿童在场景学习中,兼顾儿童化、智能化、生活化及多元化等要素,从而追寻本学科课程宗旨及教学理念。笔者还提出,儿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景学习中,需要从学习者走向建构者,让指向深度学习的研学活动真正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以整合为策略,使之走向常态化、有效性。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还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它承载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改变教师专业生活,引领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所以,研究探索其特性,对于弄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应当以“过程导向”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其开发、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学生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情感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倡自主参与式实践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基本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性质:它是一种正式和必修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是国家课程,又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2001年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就目前我国一些新教程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以基地建设、学生生活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小学语文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有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从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既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又因诸多因素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并未能上升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高度上来,一是理解上有误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  相似文献   

19.
刘慧珍 《广西教育》2010,(19):60-6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它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好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引领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与学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得到广泛普及,但在深度和实际成效上还需进一步推进和转化.学校如何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化、规范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背景着手,分析了其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开发和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对策,通过开发和实施相关对策,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化、体系化,从而真正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