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歌是人类在语言上的艺术体现。精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节奏,栩栩如生的意象美等分别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对我们的感官进行刺激。基于不同文化背景,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诗歌从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但二者又互有借鉴价值。因此,从音韵与节奏上对英汉诗歌翻译进行美学比较能使更多诗歌爱好者从更加宽广的视角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对于颜色的表达也各有千秋,且在诗歌应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文化、文学、艺术、思维等多重因素的不断发展,表达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其意义也得到了多元派生.而其在英汉诗歌中的表达与应用,更是在人们表达情绪、感受等方面丰富着诗歌的内容.由于对英汉诗歌的审美心里不同,这些应用  相似文献   

3.
乔淑霞 《考试周刊》2013,(36):18-18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英民族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在篇章的结构安排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英汉语篇的互译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4.
英汉诗歌中颜色词的翻译异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诗歌中,颜色词并不多,但是诗歌的色彩本质上是诗人的情绪色彩.因此,研究诗歌颜色词的翻译,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诗歌的内容,作者及其文化背景.本文仅就中英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和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中颜色词翻译的异同做简略陈述和对比.  相似文献   

5.
顾秀梅 《文教资料》2005,(17):64-65
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根据不同编码对符号进行解释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归化或异化策略的选择应视两种语言文化及文化的差异、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因素而定。归化与异化这对翻译策略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和相互促进,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浅析皮尔斯的三元关系理论与翻译理论的结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学,尤其是皮尔斯符号学宽泛的研究领域使其成为任何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当然也包括翻译研究。皮尔斯将符号定义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极大地丰富了符号学的内容,也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着重研究三元关系理论与翻译活动间的关系,试图用皮尔斯三元关系理论范式解读翻译理论,从中探究其在翻译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重复句因分句数目多,分句间层次和逻辑关系复杂,因而不便于理解、接受和运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多重复句分析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8.
矛盾观是《孙子兵法》中朴素辩证法的一大重要内容,表现为大量的含有反义关系言语表达。文章用一般反义关系的确定方法,查找出全文所有反义关系表达法,并且选取林戊荪译《孙子兵法》的英文版本与原文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对绝大多数汉语反义表达法采取了直译法译成英语。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中存在一种很容易理解错误的句型-某人 形容词 做某事.其理解错误的根源在于这类句子中的形容词并非是修饰人的,而是用来表现动作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人 be动词 形容词"这种方式来翻译.  相似文献   

10.
在现当代的文学著作翻译中,异化法和归化法的选择应用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异化法和归化法在文学翻译中各有各的优点。结合异化法和归化法各自产生的时期、作用以及原因,最终认为,异化法和归化法不应该相互排斥,而应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够让文学的翻译达到最高境界,实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汉语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这种特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的诗歌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此外,诗歌翻译的实践性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也需要更大的胆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本以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结构性知识。文章在介绍图式与图式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文化图式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完全对应法、交叉整合法和零对应法三种翻译策略在诗歌文化图式翻译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更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3.
象似性理论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为翻译研究特别是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象似性特点最为突出,文章从诗歌中存在的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对诗歌译者在理解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在诗歌翻译中再现原诗象似性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个原型范畴,翻译是对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进行原型分析进而确定最佳译文的过程。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也应该从原型理论视角进行分析,从而使译者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5.
任莺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61-63,74
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受到很多局限,而产生这种局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语言上的区别和中西文化差异这两方面.文章用充分的翻译实例说明和论证语言和文化差异对译者翻译诗歌所产生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诗歌翻译,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方向,被视为文学翻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都就其性质、标准、方法、技巧等方面对诗歌翻译进行了研究和论证,然而,作为翻译活动主体之一的译者,却是近年来才引起译界重视。译者的主体性对整个翻译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在探索中的课题,本文试从诗歌翻译这个跨文化活动中来探究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最初是用以描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名词,指对译语文本中所保留的新奇内容的表达和接受的一种理论。陌生化翻译往往通过人为地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推动主体从新的角度"感受"译作,从而强化译者对源语文本的文学艺术的独特发现和表达。就翻译过程中对"陌生化"这一概念认识的常见误区加以澄清,并对陌生化理论在诗歌翻译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追寻诗人穆旦的英诗翻译的踪迹,并探讨他的译诗是如何影响其后期现代派诗歌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诗歌翻译的几个概念问题、译诗问题、译诗研究问题的阐述,明确诗歌翻译的内涵,肯定其可译性,提出要加强诗歌翻译评介,突出风格翻译,倡导迎难而上和严谨高尚的诗译道德。  相似文献   

20.
探讨汉语诗词中并置意象的翻译,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本中再现原语诗歌意象和风格的重要意义,笔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