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华中师范大学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是一本推陈出新、切合时宜的书。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对"语文教育美学"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美的建构"。一、美的语文教育理念:继承、扬弃、更新的"三级跳"彰显了美学探寻的创新美本书在理论上的一大亮点是著者囊括中外,融贯古今,对东方美学的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方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美学的真善美同一的理念等作了准确的提炼;并  相似文献   

2.
“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摭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观集中体现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上。它必须既针对美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的褊狭观点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误导所造成的困境,又针对审美的“趣味说”、“美术说”、“美感说”等的偏颇见解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戕害所带来的窘况,还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革命”、“政治”等的“形左实右”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干扰所形成的弊端,试图切实从美学视野即中国美学的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方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关学的真善美同一的理念来观照语文教育并采用纵横开掘与多光聚焦相结合、质性分析与案例解剖相结合、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方法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一直错乱的智育的“真”、德育的“善”、美育的“美”的关系予以“梳理”,以期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从而有效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与“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所全力营造的"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恢宏气象集中地体现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上。它是真正从美学视野即东方美学、西方美学和马克思美学来观照语文教育,并以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且达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旨归。他的这种探索具体表现为确立"语文教育美学"的主攻方向的大胸怀、力促语文教育"三个维度"的和谐共进的大景观、熔铸语文教育"四种学力"的圆照深识的大眼界,充分彰显了一名学者可贵的职业品格和巨大的理论锐气以及超群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语文"能力的研究在高师院校中文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活动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语文"能力的研究。这种能力一般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和讲话能力四个方面,因而施教者只有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在磨练"语文"能力上下真功夫,才能为构筑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靖 《考试周刊》2014,(86):20-20
作者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历程中,感悟到语文是一门与学生成长、修养、性格塑造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学科,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段"美的历程",陪伴高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欣赏美、感受美,具备美的眼光,探究美的价值。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作者有一点领悟非常深刻,高职生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学生生涯的最后一个驿站,因此不少学生对课堂学习比较不重视,而吸引人的课堂才能实现高效。作者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实施审美教育,开展美学与教育实践。本文从两大方面开展论述: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突出真善美。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语文美学对真善美的研究是对语文教学的宏观研究,那么,对文本研究则是微观研究。文本分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心,没有文本分析,语文美学会被架空。从哲学上说,语文真善美的研究是语文美学价值论研究,语文的文本分析研究则是语文美学方法论研究。真善美的研究是语文美学的灵魂,文本分析则是语文美学的肉体。所以,语文美学研究格外重视文本分析观念的继承与革新,注重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美学的建立是从语文学科教育固有特点引出的科学命题,是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需要.应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美、教育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以及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诸方面建构语文教育美学的主体结构,同时要研究语文教学主体——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语文教育审美创造的关键机制.总之,要对语文教育作全方位的审美透视,提高语文教育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美学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而语文教学中美学的体现更是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美,即内容美和创造美。内容美是指文章自身所体现出的美;创造美则是由人为因素创造出来的美。一、内容美语文课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所以内容美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也有“骏马西风冀北”的壮美,还有古筝《十面埋伏》的那种金戈铁马之美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缠绵柔情之美。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1.自然美。文章本身所体现出的美即为自然美。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述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  相似文献   

9.
曲玲 《现代语文》2009,(10):83-84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多样化的综合。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王国维认为"无我境界与有我境界和谐中产生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美的环境,贯彻美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美、欣赏美、体验美。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的研究。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是指"涵泳"、"熏染"、"浸润"等彼此谐和的关系,它们之间虽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施教者运用的目的,都在于促进受教者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的"探索品质的养成"、"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建构"。因此,语文教育必须着力探究既要善于吟诵又要巧于咀嚼还要精于思考的渗透途径之涵泳和既要创设情境又要激发兴趣还要营造氛围的渗透途径之熏染以及既要关注心灵又要尊重个性还要鼓励创造的渗透途径之浸润等"寓学于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美学是以研究语言文学的真善美为基本点,以美化语文课堂结构为目的,坚持用审美的观点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真)与人文性(善),强调语美与文美并重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学科美学。语文教学具有功利层次和美学层次。研究语文美学的意义在于区分语文真善的功利层次与审美非功利层次,使培育对象成为直面真理,抒发真情,具有能去恶扬善的道德操守,具有高雅的审美情怀的有用之才。语文美学中的"真"不是逻辑概念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语文美  相似文献   

12.
生命美学与语文教育有着深厚的学科因缘,美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情投意合,二者的融合可能亦可为;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引导生命向善、求真、审美,语文教育的本原是人性与生活;文学审美是必然也是必需;生命课堂追求审智也追求审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生命美学观照下的语文教育,以审美眼光认识生命,从生命出发理解美.  相似文献   

13.
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新著《语文教育美学研究》以"真善美融合"的核心思想贯穿全书,既挖掘它的源头活水,也注重它的理论应用,更凸显它的实践成果,可谓周遍与圆满,在学术与教学上均极具创新价值,显示了作者确立"语文教育美学"的主攻方向的大胸怀、力促语文教育"三个维度"的和谐共进的大景观、熔铸语文教育"四种学力"的圆照深识的大眼界,充分彰显了一名学者可贵的职业品格和巨大的理论锐气以及超群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儒家美学在艺术美、人格美、自然美各领域为我国传统美学奠定了宏厚的基础。它既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又是华夏人文精神历久弥新的源泉。但不可否认儒家美学重伦理、重功利的倾向在我们的文化中植入了一种深刻的政治依附性,严重影响着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笔者拟从这一视角来审视和探讨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创新追求,以期构建能促使主体的自由创造本质充分展现和张扬的新型语文教育美学观。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而语文学科又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材,或描绘雄伟壮丽、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或描摹美轮美奂、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或反映丰富多彩、发人深省的社会生活,或刻画生动感人、机智高尚的人物形象。因此,语文,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影响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我们要努力挖掘语文教材的美学因素,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他们的情操,拨动他们的心弦,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2,(15):28-29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接受美学教育,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更进一步地创造美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7.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育过程是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以美育人的教育过程。在各学科中,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涵义深刻的文章,无不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的美学借鉴应该是精神上的吸收,强调以自由创造为内涵的审美精神应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这是对功利主义语文教育观美学超越的理性要求。语文教育对美学精神内核的借鉴和吸收,首先应当是这种自由与超越精神的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9.
"美学视界"中的数学教育从数学"真善美"相统一的视点出发,深刻剖析数学教育中的"美学空场"现象。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文本中的"美育基因",寻绎数学符号的"美的历程",构筑"审美·立美"的教育范式,经由师生"生命·实践"的美学活动,达成数学教育的美学建构。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将美学思想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