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征 《陕西教育》2006,(1):49-5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这项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建立了义务教育办学“政府为主”的投入体制,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与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文渊 《陕西教育》2006,(1):19-19
1月14日,陈德铭省长主持召开2006年第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审定了我省深化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陈德铭省长任组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和朱静芝副省长任副组长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山西农村全面展开后,存在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形式化、取暖费在公用经费中所占比例过大、教辅材料费用依然沉重、校舍维修改造组织管理欠规范等问题。为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应采用化解必须的教辅材料费用、重新核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定额、完善"校财局管"机制、建立农村校舍维修改造电子档案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的支撑。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城乡流动儿童的免费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开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不用再交学杂费了,贫困学生还能免费领到书本,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省、市和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这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举措在财力较为充裕的地区或许不成问题,但在我省部分贫困地区落实得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科学》2008,(2):110-110
近日,江苏省采取五项措施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广东教育》2006,(7):4-5
广东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全省开始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统筹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农村叉务教育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教育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丈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社会环境的新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可能建设起来的。因此,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锦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并深入分析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总结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于加快锦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6月2日至3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重庆考察调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贯彻落实情况时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义务教育的责任,依法履行职责,把这一惠农惠民的好政策做实做细做深。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这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温家宝总理两次专门就这一改革作了重要批示,指出要加强监督检查,妥善解决新问题和遗留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明确责任,注意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严肃处理违规行为。要建立调查和评估机制,逐步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岁末年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春季起,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这项举措给我省农牧区孩子、给青海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机遇。3月初,记者跟随省教育厅检查组深入部分县进行了采访。时值3月,青海高原依然雪花飞扬,天气寒冷。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像一股暖流温暖着农牧区各族儿女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核心内容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即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面支持农村率先实现基本的免费义务教育。2006年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小学春季开学前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教育乱收费。作为我国实施义务教育进程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对于全面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这项改革又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制度创新,需要准确把握和落实,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及时研究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吉林教育》2006,(4):13-1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2月,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制定并印发了《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省财政厅、教育厅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在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项改革成为代表和委员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刊根据国务院《通知》和省政府《实施方案》以及省财政厅、教育厅召开的专门会议精神,针对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项目、改革的内容、免收学杂费的范围、改革的步骤、改革的政策保障措施六个主要问题进行解答,以使全省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教师更好地理解改革的政策,落实好改革的各项要求,同时也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改革,关注和支持这项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长治市委、市政府努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的要求下,今年,长治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使长治市在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步入了更为科学、更为规范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以下简称保障机制资金.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等)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制度和措施包括:落实各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费分担责任和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上下级之间经费投入的约束反馈机制,对保障机制资金的预算安排和执行实行“下管一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核心内容是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即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面支持农村率先实现基本的免费义务教育。2006年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小学春季开学前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教育乱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