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科书 儿童文学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有关儿童文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有观点认为,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还有观点认为,所谓儿童文学,就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尽管关于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一直有分歧,但这些概念都特别关注到儿童文学的三个特征:年龄阶段特殊性、文学性、教育性。儿童义学与小学语义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儿童文学?过去不少专家、学者曾给它下过各种定义,并对儿童文学的本质作过种种的阐述。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二十年代,以周作人、胡适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儿童文学就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这种提法在解放后被称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而受到了批判。这是对旧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儿童文学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但这种说法也被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过于笼统和欠全面。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于是有的同志就认为:儿童文学是一种“教育工具”,它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种提法近年来又受到另一些同志的批评,认为太狭隘。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又一次否定。蒋风同志说:“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见《儿童文学概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这是对新儿童文学概念的否定之否定。 事物总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中不断发展的。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也不例外。但是上述这些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专为”儿童而创作,似乎非如此就不是儿童文学。 其实,把“专为”儿童创作的特点过分强调,反而违反了  相似文献   

3.
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实践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张雪门认为,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激发儿童对文学的兴趣,满足儿童的读写需求,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儿童文学教育的选材,应注意作品的儿童性、文学性、教育性。教师进行儿童文学教育应注意:抓住教育契机,灵活应对儿童需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呵护和激发儿童文学热情;结合丰富的方式,让儿童充分感受文学之美。张雪门儿童文学教育对当今幼儿园儿童文学教育实践具有的重要启示是: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教育要注重文学本身价值;儿童文学教育要警惕“教训主义”。  相似文献   

4.
纵观我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之初的“五四”前后,最有影响的诸家儿童文学观点,大都认为儿童文学应以儿童为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和主体,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使之成为儿童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学。周作人甚至大声疾呼:“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但是,在儿童文学的创作领域里,尽管有如冰心那样热爱儿童的作家在辛勤笔耕,而真正以儿童为本位,用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6.
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编辑文本既包括与文学研究会相关的报刊杂志.如<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也包括其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这些编辑文本很好地实践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文学观,是"五四"立人"思想在儿童文学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儿童为什么要阅读儿童文学?首先,它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成人文学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人认为"冰心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本人认为冰心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但她写的不是"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而是"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且从不是专为儿童写的、借写儿童抒发成人情思、以成人视觉统摄儿童视觉、使用成人语言、这种写法的意义等方面,说明冰心"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的概念历来是文学界讨论的焦点。郭沫若提出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及后人的总结都离不开儿童心理的因素。儿童本位的小说正是以自己的审美特征展示了儿童的心理,展现了儿童小说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文章尝试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得出儿童本位的翻译原则,并最终证明了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站在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走向的角度审视了周作人对儿童文学的思考。他认为 :儿童文学只有在承认、理解儿童的社会环境中才能生成 ;真正的儿童本位作品必须是充满幻想的神奇趣味与游戏愉悦的“忠实记录” ;运用这种儿童文学作品影响儿童 ,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基本素质很有价值。这些真知灼见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和小学素质教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是中国最早发现儿童的人,他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理论的开拓者、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大胆探索者,他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是中国儿童学和儿童文学领域最初的理论建设。他提出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核心观点对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倡导的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建设与发展,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儿童文学在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推动儿童向理想人格健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强调儿童文学的审美性与娱乐性价值,这与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可谓是不谋而合,从而又突显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独创性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秦文君是当今创作成绩辉煌并广受少年儿童读者欢迎和热爱的作家,她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文学创作,把儿童文学事业视为最美的事业.秦文君完全是用一颗爱心来创作的,她重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强调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感,能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秦文君又完全是用一颗童心来创作的,她极力宣扬其"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强调创作目的的"为儿童"和创作原则上的"少儿视角".  相似文献   

14.
五四前后作家对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现代阐释是在现代儿童文学理论视野下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儿童文学资源和民间文学中儿童文学资源的发掘、整理,其理论成果和整理之后的各种形态的作品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四前后的儿童文学家在这一工作中确立了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思想,为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作了切实的界定工作,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儿童文学的资源范围被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是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 象的文学,它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成人意识到儿童有特殊的文学需 要。 儿童文学可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 中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儿童文学 本身有以下特点: 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 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 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 学。从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儿 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目标、原 则、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 第二,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 术。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 童文学也不例外。要将…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期具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文学作品是关于儿童的生活,适应儿童的要求,能唤起儿童兴趣的作品.对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周作人是倡导翻译以“儿童为本位”的先驱,他是践行并深化这一翻译思想的著名翻译家.周作人推崇“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这就是儿童本位观.他认为,文学不是用来说教的,文学本身具有其艺术特点和功能.文学翻译要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而不能拘泥于功利主义的需要.本语篇以美国作家E·B·怀特的小说《吹小号的天鹅》与著名翻译家任溶溶的译本对比,举出几个比较典型的翻译实例,论证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的儿童本位翻译思想为指导原则,翻译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儿童文学就是“儿童视角”的文学,即认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且是一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的文学.这个看法有合理的一面,但若仅止于此,就不全面了.以这种片面的看法指导儿童文学创作会有损于儿童文学创作质量的提高.中国古代,由于长期处于封建主义宗法制度的统治下,儿童一向被看作是大人的“附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本位论"是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核心,也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拥有的共同内核。圣·埃克苏佩利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角度审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和创作观,从感性体验的标准重新评估儿童审美能力,在成人的世界呼唤儿童精神的回归,是一部真正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儿童文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叹。  相似文献   

19.
鸦彬 《考试周刊》2013,(11):45-46
<正>日本教育家上笙一郎教授在他的《儿童文学引论》中说:"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儿童的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看、为儿童服务的文学。儿童文学曾被人们认为是"小儿科",但现在当它绚烂地走进儿童生活并占据当今小学语文教材80%以上课文,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肯定了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和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是一种面向广大儿童的特殊文学形式。随着儿童观由成人本位向儿童本位转移,儿童文学作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选取儿童畅销书《艾薇与豆豆》系列为个案,分析了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本位思想的践行。与传统的正面形象作品不同,该系列作品通过塑造"淘而不恶"的顽童形象,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游戏设计、真实的成人孩子冲突,还原了孩子的本来面貌,很好地践行了儿童本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