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清末民初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现代城市社会的形成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城市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核心,直到20世纪初期,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果出现了错动,新社会出现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这种改变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晚清城市社会结构逐渐发生改变,新社会的力量在逐渐形成,在新城市社会中,资产阶级的近现代知识分子、工人、民族资本主义者开始大量出现,并且迅速走上国家的政治舞台,近代城市社会的阶层变迁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改变了我国社会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小议清末民初北京社会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北京由于自然和时局的双重原因,社会日益走上贫困化和贫富悬殊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多的社会病态现象和病态群体.这对近代北京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而且给社会救助事业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李劼人在不同时期谈起文学,多例举清末民初文学的例子。他在晚清报馆的文学历练,符合清末民初以报人为主体的中国第一代专业小说家应运而生的现实情形,这表明了一种并非是在中国新文学内部发生的,而更多是与清末民初文学实践的关联。并且,由这一关联及其延续带来的李劼人作品面貌的整体取向与底色,使其在地域历史的文学书写上,有着异乎寻常的宽广性与人文性,最终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个性与边缘的文学选择。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的小说分类是在中西文化对撞、新旧思维和审美意识冲突中艰难完成的,经历了由单一的题材分类到多角度的形式分类过程,其间出现的“正格”意识与“五四”小说现代化诉求紧密联系,而小说分类涉及到的已不仅仅是小说自身,它更象一个“精神门扇”,内里透露出一个时代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5.
张萍 《武陵学刊》2022,47(1):106-114,130
清末民初之际社会动荡,盗匪频出.徽州社会满目疮痍,物资匮乏、人心惶惶,围绕有限资源的纷争不断.为稳定地方秩序,徽州历届政府一方面依托宗族、保甲乡约等社会组织及时化解纠纷.另一方面则借助司法审判与户籍管控等措施加大对纠纷的防范与治理力度,并及时革除社会陋习,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女子体育活动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倡导、知识女性的倡扬和政府的重视下,女子体育活动在学校和民间普遍开展起来,同时还参加了国际性和区域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解放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确立.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的公共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特点与作用的认识、介绍与宣传,为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兴起扫清了观念与思想上的障碍。清末民初公共图书馆的兴起,以及图书馆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奠定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系统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对牌坊的研究,许多文章单一从建筑学的视角去探讨。实际上,浙江省的科举功名牌坊具有纪念科举举人、进士功名的作用。修建科举功名牌坊原因主要有皇帝下召修建和地方官员、家族人为光宗耀祖自建。科举功名牌坊的类型分为举人牌坊和进士牌坊两大类,举人牌坊分为普通举人牌坊与解元牌坊两类,进士牌坊分父子进士牌坊、兄弟进士牌坊,状元牌坊是进士的最高牌坊,有三元坊。科举功名牌坊表达了浙江古代社会民众的人生梦,具有鼓励民众勤奋学习、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建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期间,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宣布停废,此乃中国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但并没有因此发生太大的社会波动或骚乱,这是与当时人们对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的陈腐渐成共识,以及主事者的精心筹划、稳步实施直接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广州报界公会积极维护报界权益,充分表达民意,促成全国报界联合,扩大报界联合规模,成为当时颇具影响的社会团体之一。其组织活动反映了当时报界的思维和行为趋向,体现了民间社会势力的扩展,是考察近代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11.
1884年新疆改制建省的同时,开始对省级行政官制及地方行政官制进行革新,建立起与内地相似的文官制度.至清末新政时,再次对新疆官制进行了调整.辛亥革命爆发后,杨增新根据北洋政府的指令,对清末的官制进行了改革.从新疆建省至民国初年新疆官制经过了三次变迁,官僚机构及官员设置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官员的任命是换汤不换药,前清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民国职官.尽管如此,因俗而治始终是历代政府治理新疆的思想,在屡次变迁中,新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的三四十年里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社会大变动的背景下,秘密会党嬗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时期,秘密会党既表现出下层民众传统的反抗压迫、剥削和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暴露了其对社会建设不足破坏有余的落后消极的一面.总的趋势是蜕化.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国人的非政党思潮主要表现在: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政党多有诟詈;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集团仇视政党;政治文化保守主义者一直从道德和制度层面攻讦政党;民初选举中,民众怀疑、抵制政党;护国、护法运动中旧立宪党人高喊"不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则视政党为中国混乱动荡的根源之一,大加挞伐.这些政治和社会力量对政党的态度、看法,反映出它们在政治生态急剧转型时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时期和民国初年的两次学制改革,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雏形,也瓦解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知识体系。新学制一方面吸纳西方知识,使之成为官方教育体系中的正式科目,一方面效仿西方学科体系对中国传统知识进行了重新分类。在学制的演变中,文学的学科属性和价值定位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提升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养成社会的审美精神,是这一时期中国知识界对文学价值的两种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5.
16.
自清季赵尔丰奉命治边,实施改土归流开始,西康始出现师范教育。赵氏在西康以"兴学"为"收拾边地人心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短短几年间,西康师范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遍及西康各地。民国始肇,西康师范陷入沉寂,几乎被摧毁殆尽,虽然历时甚短,但其对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一方面新式学堂广泛建立,受教育者增加,边民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民族间交流进一步加深,维护了边疆稳定。其历史经验、成效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末丙午官制改革是在西方文明暴力撞击和国内社会矛盾十分突出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有利于中央集权和中央政策的统一;使政府机构进一步科学合理化,进一步扩大了政府的职能,促进了官僚机构的现代化;适应了晚清中外文明碰撞和交流的潮流,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政治体制转型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8.
戴显群 《教育与考试》2013,(5):34-40,96
明代福建科名十分兴盛,继两宋之后再度出现繁荣兴旺的局面,及第进士2418人,名列全国各直省第四位,若以人口数平均,却遥遥领先,名列全国第一位。明代福建还出了11名状元、12名榜眼、10名探花、12名会元,创造了一榜三及第的科举奇迹,显示了福建科举大省的地位。但是,明代福建科名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出东南沿海府县兴盛与西北山区府县衰败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沿海地区自唐宋以来文教事业就相对发达之外,明代福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地域特点,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商事裁判组织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商会自创办以来,处理商事纠纷就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以来针对商会的商事裁判权,官商之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制化构想。商会主张成立商事裁判所等组织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法制化,官方却欲改组商会原有理案组织为商事公断处以实现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法制化,斗争结果则是官方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20.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是晚清民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词籍校编著作。此书为编者习词时吟咏历代词作、手自钞录校编而成。书中时有校编按语,含校注词作者之异、校辨词作归宿之争、辨词旨、辨明词作年代与所依之本等五方面内容,为后世词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文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