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相似文献   

2.
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测量一定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求出其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查出物质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测定物质密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围绕物质密度的测定方法这一中心展开了系统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刘灵芳 《考试周刊》2012,(21):124-124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密度与压强、浮力等知识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而密度的测定成为初中物理的重点考试内容,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现将测定物质密度的几种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很多应用都与物质的密度有关,比如选择制造飞机的材料、鉴别物质等,那么人们是如何根据密度知识来进行选择材料、鉴别物质的?又是如何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密度的奇妙世界吧!  相似文献   

7.
1.测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或不便直接测量其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m,查密度表找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ρ,再根据密度公式ρ=m/V的变形公式V=m/ρ,便能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8.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中考对此多有考查.关于物质密度的测定,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简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但有时天平和量筒只给其中一种,甚至一种也没有,而代以其他测量工具,如弹簧秤、刻度尺等;有时虽然有天平和量筒,但又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用巧妙的方法间接地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  相似文献   

9.
方法(一)辅助器材:烧杯、水、细线。(1)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2)在烧杯内装适量的水(能浸没石块但又不溢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1;(3)用细线提着石块浸没于水中但不接触杯体,测出其总质量m2,  相似文献   

10.
一、测定物体的质量 例1以质量为80kg,身高1.7m的运动员为模特,制成一个高3.4m的实心水泥雕塑像,如果水泥的密度为2.0×10^3kg/m^3,人体的密度跟水相近,这座雕塑像的质量是多少吨?  相似文献   

11.
1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之后,我发现物质的密度并非一成不变,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密度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物理八年级的第六章,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进而探究密度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有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学习密度的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学习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液体密度.常用密度计来测量(图1),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如果没有这种仪器,也可堡据具体情况采用下述的任一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密度的测量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常见选题之一。在实验中,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通常采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来测其体积。但该方法要求待测物体不溶于水、不吸水或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溶于水、吸水或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密度怎样测量呢?虽然我们可以选取其他符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物理八年级的第六章,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进而探究密度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有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学习密度的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学习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测量物质密度的基本原理是ρ=m/V。这是密度测量的主线和基本思想。但在具体情况下测量密度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19.
题目用一根长1m的均匀直尺。在中点处用细线系住悬挂起来。若在直尺的一端距中点20cn处挂一块矿石,在另一端距中点30cm处挂100g的砝码,此时直尺恰好平衡;如果将矿石完全漫入水中,但不落底,则砝码向中点移动5cm时。直尺又能平衡,求矿石的密度(g=10N/kg).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实验题中,测固体密度属常见题型,但稍作变换,就会增加解题难度.为了使学生熟悉一定的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现就常见的几种实验方法列举如下:方法1直接使用有关器材测相关物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