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英语词汇记忆法与记忆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词汇的记忆法是建立在记忆心理的基础上和人脑的记忆规律上的,没有词汇人们是无法进行交流的,这就是在英语学习方面为什么要重视词汇的原因。要解决英语词汇记忆效率低的现实问题,就要用有关记忆的理论来分析和探讨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不断挖掘学生们的记忆潜能,这对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效率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高老庄》中最具象征意味的是超凡脱俗独立不群的石头;石头原型揭示的是对人类生存之忧思,它与现实系统交相掩映,深化了作品的意蕴;营构石头原型的内在驱动力源于作家的童年记忆和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对抗战时期学的集体记忆中,抗战是其主旋律,但集体记忆之外,还有着个人记忆的狂欢。从空间层面来说,它们叙述的是炮火之下的凡俗人生,代表作家有张爱玲、梅娘等;从时间层面来讲,它们叙述的是现实之外的过去时光,尤其是童年时光,代表作家有萧红、骆宾基、师陀等。这两类叙事的独特价值在于坚守了个人体验与人性关怀的学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能力与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记忆对听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纯依赖大脑大量记忆信息是不太现实的,也常常会出现差错。应充分调动听、视、写三位一体的功能,共同为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服务,而不是仅仅依赖某一器官的功能。这将使听力训练的效果得到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浅谈成人学员有效扩大英语词汇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的掌握是成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为:学员不会按读音规则记忆单词;词汇记忆没有与大脑皮层建立深刻的联系。利用构词法、关联词群、归纳对比、具体情景等方法,达到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即能使学员轻松跨过词汇关。  相似文献   

6.
阅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在我们现用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均有背诵的要求,我们老师都非常重视,在目标的预设中都有体现。但记忆是有规律的,而且记忆的方式、能力也具有明显的年龄印记。因此,老师们在设计此项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综合考虑。但现实的课堂中,与课标要求不符,低效的记忆积累活动还常常发生,我们应该加以克服。下面结合一些课例来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炜的《你在高原。西郊》是对自己创作立场的一次自我清理。通过文本的结构、意象及众多的隐喻,通过对于历史记忆、田园记忆的“记忆的理想主义”的返回、探寻,张炜在矛盾中建构了自己的“现实原则的理想主义”创作原则,从观念的写作走向了生活的写作,实现了自己艺术思想的一次艰难的蜕变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要善于变无味为有味──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记忆环节赵维宽记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牢牢抓往记忆史实这一环节。然而,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现实,学生不能亲身感受,教师也不能在课堂上演示或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实验。而且,现行历史教材大多...  相似文献   

9.
马维娜 《江苏教育》2008,(13):20-20
这里借用“集体记忆”的概念,也只是选取其中某一方面的意涵对所要分析的问题加以解释.并不表明“集体记忆”的全部意涵仅止于此。也不表明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集体记忆”的理解可以企求达成一致。这样.就如同对一项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出台的记忆一样.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这段“往事”的历史延续与延展,更多强调的是“过去”这一事件对“当下”乃至“以后”教育现实和教育行为的重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诗歌创作是一种响应于内心深处召唤的创造自由和把生命、情感、记忆、幻想等种种内心真实都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在诗歌创作的心理历程申,往往存在着三重转换因素,即从现实情景的浅层触知到心意感悟的提升再到主体生命象态的呈现。本文就着重从这三重转换入手,探寻诗歌是怎样立足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最终走向主体生命幽谷的深层次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以“自传体记忆”这一形式展现出现实与记忆的冲突。主角托尼对回忆的追寻过程可以分为“现实—回忆—再审视”三个环节,他在各环节中做出了不同的伦理选择,这背后分别由自由意志、自然意志与理性意志所主导。最终托尼的理性意志抑制了部分自由意志与自然意志,但新的危机蕴含在托尼新的伦理身份之中。对托尼记忆危机的解读,凸显出理性意志主导伦理选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作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学创作的特殊发展史和知识分子的特株地位,加上创作主体的独特经历,这诸多因素使这一形象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3.
用记忆规律搞好小学数学教学初探百色镇第七小学陆爱群百色民族师范学校田茂禾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由此可见,记忆与学习的好坏关系是何等重要。什么是记忆呢?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遗留的印迹的保持和再现。一切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  相似文献   

14.
在沂蒙精神研究走向纵深多元的今天,从历史记忆的视角对之开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既有现实的紧迫性,也有学理的必要性。亲历抗战的沂蒙大众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真实地呈现了沂蒙精神的生成历程。挖掘沂蒙精神的这些历史记忆不仅能够丰富沂蒙精神的建构体系,而且能够开拓党史研究的新视角,还能彰显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群玉的成长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构成了其创作情感的二重性.从心理学的层面上看,群玉诗是对屈、宋为代表的楚骚文化的心之向往和历史记忆;从现实层面上看,则又是唐末士子的末世心态的文化反映.  相似文献   

16.
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是中学历史教学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太大的距离,在基础历史知识是否还需要机械背诵记忆、评价多样化的是否可行等五个方面存在很大的现实障碍,与现行的很教育政策存在着矛盾。如何正确对待新课程改革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历史高考不完全是考记忆,也不完全是考能力,而是考理解,即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将这种理解正确表述出来的能力。如果说对历史的评价应立足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那么对历史的理解则更应该注重现实。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所谓对历史的理解,是指立足于现实对过往历史的认识及思考。因此,我们以“时事背景”引导对现实的观察,以“学科备考”引导对历史的理解,以“模拟演练”引导对历史理解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后雄 《教育科学》2005,21(5):9-13
弱势群体“差生群”问题是中国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通过社会政策、学校体制、教师、学生和课程等要素的考察与分析,得出贫困、教育公正失衡、社会排斥等是“差生群”生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就我国基本国情而言,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及“差生群”问题应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遏制“差生群”的生成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天堂》再现了一群黑人为了理想之国鲁比镇的建立所遭受的身体及情感创伤。运用创伤理论,分析《天堂》中黑人群体历史记忆中的迁移创伤,揭示现实鲁比的个体创伤和集体创伤,探讨叙事对黑人男女创伤的治疗作用。莫里森的创伤书写既是她肯定黑人民族光荣历史的方式,也是她正视民族自身问题、努力寻找黑人民族前进方向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由于前瞻记忆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人士的社会交流障碍存在较大的关联,近十几年来,研究者对前瞻记忆的能力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发现,自闭症个体前瞻性记忆中,基于时间和基于事件任务的记忆能力是分离的。这不仅进一步说明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的前瞻记忆与其执行功能关系密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ASD人士生态性前瞻记忆研究前景,根据ASD人士记忆特点进行现实和模拟相结合的行为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