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本文针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或者说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追求,形成并贯穿于60年来的德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服务人民、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德育人本追求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这一德育追求,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要注重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文教育与学校的以德育人是一致的。但是当代职校生的人文精神现状堪忧,应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切实加强对职校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中职校推行"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需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尊严与人格、人的需求满足,强化服务意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各要素中,德育应是首位的。只有强调了德育为先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如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意识淡薄,或者只挂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德育行为中,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为实施素质教育引领方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营养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学的核心目标,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更应当注重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学习及发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一、德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合理的教  相似文献   

8.
高师音乐教育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师音教专业学生加强人文教育,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提高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是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适当开设促进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综合发展的必修课;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发挥其表率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关玲 《学苑教育》2019,(12):77-7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音乐教学体现的是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人文德育资源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首先从观念层面入手。一、树立人文性的德育观。德育行为的载体是人,德育过程是人教育人的重要过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人文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并使其更加对象化和个性化,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需要。也就是说,树立人文性德育观的实质就是服务。要以学学生生为为中中心心和和本本位位,,常常存存服服务务之之心心,,常常怀怀服服务务之之情情,,常常谋谋服服务务之之策策,,常常做做服服务务之之事事。。二二、、树树立立发发展展性性的的德德育育观观。。发发展展是是整整个…  相似文献   

11.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题。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坚持成人、成长、成功、成才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大学法学院王东莉教授在“十五”期间申请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类)课题“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研究”,编号为BEA030020。该课题在对国内外大量直接或间接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借鉴,对学校德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对德育人文关怀话题的不懈探索,提出了德育要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其应有的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德育人文关怀的核心功能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高师音乐专业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是时代发展对高师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高师音乐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文化品位、促进个性发展、陶冶人格,从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当前高师音乐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欠缺,更需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也是基础教育的难题.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致力于学校德育规律以及如何运用人文教育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获得批准.课题以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为目标,努力丰富我国中学德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具有推广意义的德育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论高师院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转型发展理论 ;其基本内容包括确立创新教育观、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机制、建立符合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教学管理模式 ;其主要措施包括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柔化高师专业方向、建立高师课程创新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创新型师资等。  相似文献   

17.
孟苏 《成才之路》2013,(22):29-29
德育创新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才。现代教育呼唤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从围绕核心理念构建体系、建立广泛深入的德育内容管理体系、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模式三方面,确保以人为本的德育创新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增强德育实效性,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育人宗旨,与时俱进,立足现代教育,坚持先进文化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继承与创新结合,科技与人文并重,创造性地全面构建学生德育文化,形成了富有个性化特点高品位的学生德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本,一是以教师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是指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德育不是要禁锢…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