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军收藏家     
“奥运币的收藏是一孜孜以求的过程,我这一路走来,体味到了旁人难以体会的巨大乐趣:收藏之乐、研究之乐、交友之乐。每一枚纪念币的发行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每一枚纪念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虽然目前国内奥运纪念币的收藏还不成规模,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代表着一种先进文化。体育纪念币的未来也会和体育运动一样,陪伴着人类走向更加灿烂的文明。”著名奥运纪念币收藏家梁贻斌虽已是满头银丝,说起话来却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就是用这种军人特有的音调讲述着他与奥运,与纪念币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张扬 《收藏界》2013,(8):107-112
在收藏界,他被称为书画收藏的风向标,名家书画的保护神,富而不"豪"的苦行僧。他的收藏经历,成为藏界传奇;他的收藏动向,成为藏家"机密",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收藏界的目光。因此,经全国20多家时政、收藏、文化艺术类主流媒体提名,他理所当然地被评为  相似文献   

3.
集藏家李思远在内江、乃至于四川收藏界中已是小有名气。他倾10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悉心收藏了200 多位将军签名的实寄封、明信片。李思远生于1954年,1973年参加工作,是四川内江市百货公司的一名普通管理干部。1985年,李思远开始集邮了,从此,走上了集邮之路,与集邮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李思远从一篇报道一位集邮爱好者,不遗余力地执著收集国外政要的签名实寄封的消息中受到启发,萌生了收集名人签名实寄封、明信片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杨燕 《收藏》2010,(11):167-167
在《收藏》杂志众多的忠实读者中有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后裔,他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工作,名叫杨加雷。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先生阅读了《收藏》杂志。从此他凭着炎黄子孙对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与《收藏》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4)
正1993年,在陕西这片文化沃土,杨才玉先生凭借他对文史工作的一腔热血,创办了《收藏》杂志,填补了当时中国期刊界无一本收藏类专业期刊的空白,并在发展中促进了收藏知识和收藏经验的传播和普及、同时,这又反作用于中国的民间收藏,催发了收藏品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推动了收藏理论的研讨和收藏学的建立,影响并带动了收藏类传媒的创办、出版热。《收藏》杂志至今已走过艰辛而灿烂的25年历程。在创刊10周年时,这本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杂志走入人民大会堂举办座  相似文献   

6.
我收藏小球会球衣主要收藏欧洲地区球队的。而我的好朋友L比我收藏的还要"冷门",他只收藏南美球队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几件我朋友的收藏品。墨西哥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闻名于世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均为古印第安人创造。公元前墨西哥城北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这一灿烂古老文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收藏的内容主要有古代体育文化收藏、民俗体育文化收藏、近代和当代体育文化收藏,收藏途径分官方和民间体育收藏两种,而传播形式则以展览为主;我国的体育收藏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题材不新、流通难等。建议让体育收藏走进高校、与大型赛事结合、加大市场培育、扶持地方和民间收藏团体等来推动体育收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程岚岚 《收藏》2012,(2):114-117
此文是记者对他的深度专访,从中可窥见他对收藏的独特理解。动,普及鉴定科学知识,弘扬民族文化。任协会会长期间,他定期举办收藏知识讲座、民间免费鉴宝等活退休后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博物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9.
王晓海 《垂钓》2009,(8):77-77
王晓海先生,从事收藏30余年,对历代瓷器、玉器、竹木牙雕、杂件古玩有相当的鉴赏水平,1996被评为宁波十大收藏家。多年来,他专题收藏历代“华夏鱼文化”,收获颇丰。今天,让我们追随他的足迹,穿越千年的历史,去了解博大精深的“华夏鱼文化”。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6)
正1993年,在陕西这片文化沃土,杨才玉先生凭借他对文史工作的一腔热血,创办了《收藏》杂志,填补了当时中国期刊界无一本收藏类专业期刊的空白,并在发展中促进了收藏知识和收藏经验的传播和普及。同时,这又反作用于中国的民间收藏,催发了收藏品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推动了收藏理论的研讨和收藏学的建立,影响并带动了收藏类传媒的创办、出版热。  相似文献   

11.
贺词     
《收藏》2009,(8):160-165
贺《收藏》杂志出版200期;《收藏》杂志创刊200期了,真是可喜可贺!;办好《收藏》杂志弘扬传统文化;祝愿《收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提起书法家米南阳老师,对集邮界来说并不陌生。你如果留心的话,雄厚潇洒的"中国集邮总公司"的新匾额便出自他手;还有几年前问世的12组气韵生动的个性化邮票,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和收藏(图1);他还被中国集邮总公司聘为艺术顾问等,其实他与集邮结识、结缘、结谊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彼时,我在区文化行政部门分管群众文化工作,与海淀区各种文化、文艺协会都有联系和接触,通过区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系统分析体育收藏的文化特征、文化属性及文化意义。主要结论:体育收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即娱乐性、休闲性、商业性,同时有固有的文化属性,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体育文化的延续性及对体育遗产的呵护;体育收藏是体育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09,(2)
出身书香门第的任经文先生,从小在爷爷的严格要求下习得了一手好字,成年后一不小心又干上了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兴许是中国书法、舞台美术设计对他的文化性格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致于无论他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还是国家税务工作,始终让他痴迷的文玩收藏总是与他相随相伴。30年的收藏已积累数千件藏品,有瓷器、书画、佛像、砖雕、石雕等,在众多的藏品中,  相似文献   

15.
程岚岚 《收藏》2012,(3):114-117
此文是记者对他的深度专访,从中可窥见他对收藏的独特理解。动,普及鉴定科学知识,弘扬民族文化。任协会会长期间,他定期举办收藏知识讲座、民间免费鉴宝等活退休后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博物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徐湖平1945年生,1973年进入南京博物院,2001年始任南京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13,(3):116-116
高玉涛(颁奖词):他曾在西安白手起家,创办普惠集团公司,成为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他创办《收藏界》杂志,12年来蜚声海内外,成功促进了西部文化大繁荣;他发起设立“路遥文学奖”推动与促进中国文学的长远发展。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是名副其实的西部史化发展开拓音,他就是《收藏界》周刊社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席兼秘书氏高玉涛!  相似文献   

17.
屈志仁 《收藏》2008,(6):40-41
讲到收藏,我第一个想到中国最早的收藏家——北宋的欧阳修,为什么他是最早的收藏家呢?不是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去搞收藏,比方说西汉时有一个广川王,是个无赖。当时他的侄孙到处派人去挖坟,把最好的宝物都归于自己手上,但他这种行为不叫收藏,可以说是“寻宝”。到了北宋,出现了如欧阳修那样的收藏家,他进行收藏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他从事收藏活动;第二,有鉴赏能力;第三,有很好的收藏机会;最后,有研究,有发表,有著录等。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家。今天我们如果从事收藏也应该具备这些条件。欧阳修说过:“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也。”强调其中的“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收藏有兴趣、有能力和机会,收藏就会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7)
正这位49岁的旅美华侨,是江南古镇南浔"四象"之一张静江家族的第四代,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他也酷爱书画收藏。他没想到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书画、文物和文献献资料,在南浔张静江故居和刚布置完毕的张乃燕展馆,找到了真正发挥作用的平台,成为张氏族史乃至南浔古镇历史文化的无声讲解员。他就是书画收藏家张文嘉。  相似文献   

19.
越窑,作为我国最早形成的青瓷窑系,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工艺与技术直接影响了浙江其他窑系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南北方及周边国家的青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越窑的研究,也历来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浙江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海芳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钟情于越窑青瓷的收藏与研究,他所收藏的越窑青瓷"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品质之精,等级之高,堪称集越窑之大成"(朱伯谦先生语),许多藏品是考古工作者和研究者所未见。值此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开馆及由绍兴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博物馆主办,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承办的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开幕之际,本刊承蒙孙海芳先生首肯,将陆续刊登他撰写的越窑研究文章及他所收藏的越窑青瓷,以飨读者。同时我们也藉此向孙海芳先生及广大为保护祖国文物、弘扬中华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民间收藏家们表示我们深深的敬意。祝愿孙海芳先生和他的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的收藏事业蒸蒸日上,越办越好,祝愿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喻帆 《收藏》2013,(9):160-161
岭南篇(下)中国陶瓷史上的岭南印记"观古楼"作为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文化品牌,能大范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除了开创了新时代文人家居新概念和领域,与该公司背后所珍藏的深厚文化密不可分。观古楼艺术村的创办人李志专项收藏研究岭南古陶瓷十余年,为此专门修建了岭南古陶瓷艺术会馆。在他的艺术会馆中,琳琅满目地陈列了他收藏的两汉时期的各种岭南古陶瓷精品,其中不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