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老说“教材是例子”。是什么例子?我认为,教材是阅读的例子,是写作的例子,学习过程就是读写结合的过程。怎样落实阅读?立足文本,走进作者。怎样落实写作?根据文体,确定重点。  相似文献   

2.
苏桂女  黄大权 《学子》2012,(1):12-14
“读写结合”目前再度成为小语教师研究的热点。可怎样才是有效的“读写结合”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教材(人教版),看看编者是怎样编排设计的。从现行教材的编排上来分析,编者是从三个层面上来指导老师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一是读中学写;二是读时写评价;三是读后仿写。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训练中,要善于在教材中挖掘读写结合的训练点。为此,要重视教材辅助系统提到的知识点,从而把握单元知识要点,开发出有价值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还要重视教材中布局谋篇典型的地方,词句精妙的地方,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重视文本语言有想象的地方和与生活关联的地方,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写结合".为此,可以"结合读写"的课堂教学思路,为实现"读写结合"的高质量输出打下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结合读写"的效果,完成新旧教材的衔接,落实"读写结合"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传统的一大教学方式,"以读促写""以写悟读",使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大板块——读和写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选修教材发掘读写结合资源,本文以《六国论》为例来探寻选修教材中读写结合资源的开发,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下,读写结合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教师要能够从读写结合内容的选取、读写结合形式的丰富与转向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双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崔慧  陈思含 《亚太教育》2022,(20):94-96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兼顾经典性、时代性,文质兼美,将语文素养由浅入深地分布在篇篇课文之中,并注重向课外阅读延伸、向语文生活延伸。分析读写结合的操作误区,基于读写结合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探索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在专题培训中提升教师读写结合的实施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挖掘读写结合的多种策略,链接课内外,利用丰富的读写资源拓宽读写路径,找准锻炼学生说写能力的落脚点,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表达。  相似文献   

8.
王彤 《教师》2020,(9):59-60
在习作内容编排设计上,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努力构建较完善的读写结合训练的教学体系。教师基于统编教材的读写能力阶段性目标开展分解与实践研究,总结、整合、优化了这方面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建立了读写结合训练体系,分阶段地设置了读写训练目标、课程和达标检测,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实现阶段性成长。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二、三学段的教材编排上采用"主题组元、读写双线并行"的体例.便于学生学习时读写结合、从读学写。但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单元习作的研究和实践仍然是"涛声依旧",常常是在单元即将结束时才开始关注习作,草草布置,匆匆指导,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并无明显的帮助。显然,教师对单元的习作资源并未有效利用。怎样促进单元习作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进一步深度开发?我们可以在习作前期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国文百八课》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语文教材的范本,其在传统的读写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出以文话为纲领,以文选为例证,以修辞、文法为指导,以习问为实践的读写训练体系,对当下的语文教材编写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仍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言】当前,作为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读写结合似乎渐被淡忘,无论观摩课还是研究课,经典课还是常态课,能给读写结合一席之地的是凤毛麟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部编教材以习作例文和读写例话显示读写要求,这对读写结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新一轮课改中,各种版本的教材相  相似文献   

12.
连伏章 《新教师》2023,(4):63-64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编排方式,不仅设计阅读单元,还在三到六年级每册专门设计一个习作单元,体现了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读写共同发展的理念。基于教材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读写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课堂,往往是热闹有余,静心不足,说得多写得少。其实,写也是一种内化方式,与表演相比,它显得更理性,更具思维含量,也更能促进学习的内化。"把写挤进课堂",除了专家的呼吁,更需要一线教师积极思考,努力践行。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实践,立足教材,依托教材,挖掘教材文本、插图、"学习提示"以及课后练习等资源,巧妙设计读写结合点,积极探寻实施"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较好地促进了课堂读写活动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后,教材编写者自三年级开始,每册除了安排2次“小练笔”,还在有关课后的思考练习中,设计针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旨在引导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读写结合”。然而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有一定难度,笔者认为专门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被广为采纳,但很多教师在实践层面还有很多困惑,同时学生的习作仍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语言贫乏的问题。本文尝试在教材语篇分析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多模态语篇的读写结合点,设置读后写作任务,开展依托教材语篇的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练笔——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我们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它们在课堂中和谐共处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是把优质文章作为课文来学习语言的。多少年来,无论是传统教材还是现代教材都顺承这一编制思路,被称为文选型教材。附于课文后的练习题用于提示、引导学习课文内容,展开相应的语言读写训练,构成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还就儿童必要的基本读写知识和技能。编入专门的训练项目进行读写训练。自从1979年叶圣陶提出教材中编入读写训练项目以来,在实际教学中已应用多年。本文从学习语文出发,仅就读写训练项目的发展与走向作进一步梳理与分析,以供思考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那么.怎样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强化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紧扣教材进行读写训练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素有定评的名篇佳作,教师可加以精选,作为例文进行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名师们早已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极富启发意义的范例。他们或精心取舍,或巧妙拓展,或大胆改动,或多方整合,或沟通读写,或接轨生活,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使教材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赋予了教材蓬勃的活力,带给了语文教学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