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村审美教育现状 1.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健全。艺术课教学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农村中小学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普九”达标过后,许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重新进行了调整变动,课程表上的音、体、美、劳等科目形同虚设,名存实亡。有的则干脆把其改为自习课,或代之以语文、数学等。这样就容易导致许多在某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才能得不到充分发展。 2.活动类课程不能正常开展。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教育形式,特别是无拘无束的室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陶冶…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就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发动和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反思、同事互助研究、专业协作指导等多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增强本学科及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深入了解和提升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建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同时实现教学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前,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必须着力抓好基础层面、专业层面、领导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工…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规划与安排,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依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10,(10):18-18
湖北省语委、湖北省教育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学.将写字教学列入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计划,并逐步把写字教学情况、写字活动开展情况、学生写字水平等方面.作为考核学校办学水平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翠英  和梅 《云南教育》2005,(16):40-4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之一是具有开放性:“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校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的延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和配合,把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7.
一、中澳中学课程计划的特点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相似文献   

8.
青浦县城北小学根据新课程方案的目标要求以及活动课程“活”与“动”的特点,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抓普及、促提高、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层次、立体式地安排活动课,构建了活动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学校活动课的教学特色,形成三个层面的活动模式:接触型——广泛涉猎。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活动产生广泛的兴趣,学校在一二年级中,每周安排一节兴趣课,开设了剪纸、儿歌等8个项目的兴趣组,并进行分组轮换。让学生在广泛的接触中,了解活动的内容和特点,激发起学生活动的兴趣。基础型——培养兴趣。为满足学生各自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过去学校对阅读活动的管理缺乏宏观调控和系统安排,只是按中、高年级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但对阅读课的专课使用、课堂教学、阅读效果等情况无严格的检查督促措施,没有安排与阅读课相配合的活动课程及各种配套读物。再加上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以为是额外负担,往往把阅读课作为语文课或自习课处理,使得这门课程形同虚设。后来,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外阅读活动日益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有的教师认为课外阅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涉及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如何实施与评价等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课程的调整和变革必然受到社会、教师、学生、课程工作者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要实施活动课程,需要对影响活动课程建设的诸多因素,从社会到学校,从思想观念到教学条件,从教师到学生,从设计到实施,从教学到评价与管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着教育思想与课程观念的转变、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课程内容及操作体系的构建,及如何进行师资培养和增加教学投入等问题。在此仅就树立与活动课程建设相配套的课程观与建立教学评价体系两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课程开发决定改进课程的整个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组织形式或安排。课程实施即是把新的课程计划、方案等付诸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谈数学活动课的作用庆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于桂范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方案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具体而明确地规定了小学阶段活动课程的目标、课时安排、内容与要求等,改变了过去单一学科课程结构的模式,由学科和活动两课构成了新的课程体系。把小学数学活动列入教学计...  相似文献   

15.
杨修红 《文教资料》2009,(11):238-239
在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中,本文作者尝试利用徐州汉文化开发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作者从课程的目标、实施的原则、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对徐州汉画像石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探索性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的三性原则俞建文王阳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和选择的教育与训练的内容、范围及安排的总和。课程建设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课程建设的水平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淑媛 《教育导刊》2001,(23):17-19
1999年秋,我们在广州市环市西路小学开展旨在培养儿童自主创新学习品格的实验研究,其中把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形态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对学校原有课程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主要的做法是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突出活动教学的思想,强调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我们除了开设了学科活动、兴趣活动等传统活动课程之外,还将美术课中的手工部分与劳动课有关内容相结合,设计了“实践与创作”课:将思品课与心理健康活动相结合,设计了“行为指导”课;而“主题式综合活动”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维是围绕课程而展开的思维活动。它是对课程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思考的过程。与教学思维相比,课程思维是上位性、根本性的,教学思维是下位性、实操性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与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教学是课程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学思维,没有课程思维。这是因为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割裂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成为政府、专家、学者的"专利",成了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东西,教师则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只能埋头于教学层面"拉车"。长此以往,只问教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课改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对学校层面的改革给予更多的关注,把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供多维的学校教学环境作为我们深化课改实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所论教学环境,仅指在学校校园内,除硬件环境以外的,对有具体教师负责、列入了每周课程表、属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发生作用和影响的一切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1.实施课程环境建设突出一个“特”字 新课改充分关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创造性,强调一线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课程深度开发的空间和现实可能性是有限的,学校管理者应为教师教学提供全面有序、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与配置,提供优良的课程环境。我们  相似文献   

20.
沈晨曦 《上海教育》2014,(4):122-123
六师附小创建干1906年,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跨越了两个世纪,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在教育走上现代化的进程中,学校重塑课程理念,即“学校计划安排下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全部构成课程”。在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学校对德育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思考、整体规划,以创建“成长体验活动型德育课程”为抓手,精心设计了年级层面的“童年的足迹”主题教育课程、“探索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和学校层面的“七彩世界”校园文化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