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许多城市意识到电视剧媒介的巨大传播力,并开始尝试利用电视剧来传播城市文化形象。本文论述了当代电视剧对于城市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并从城市精神、城市视觉以及城市市民等方面阐释电视剧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探讨电视剧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输出是中国大众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政府应启动影视文化产业战略转型,为电视剧海外传播打好政策基础.同时,针对以往电视剧输出遇到的瓶颈,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提升电视剧传播策略,才能够保证电视剧海外传播之路走得更加长远与坚实.拓宽电视剧文化视域主要有三种途径:民族文化的普世化处理、历史故事的现当代演绎、主流文化的后现代传递.提升电视剧的传播策略主要有: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针对性营销、开发衍生产品、拓宽并延伸电视剧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肖维 《东南传播》2012,(10):98-99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使得电视剧的营销传播领域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以良好的精准度、内容传播的便捷性以及通畅的反馈机制使得电视剧宣传方与观众的沟通更具有双向性的特征,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以《后宫:甄嬛传》为主的电视剧宣传方利用微博、视频网站、口碑传播等方式对观众进行渗透获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网络点播量,开启了我国电视剧营销传播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视频网站大规模的正规化发展,网络视频观众逐年增多,电视剧的网络传播影响了国产电视剧的传播、创作、营销等诸多方面,也使得国产电视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同时取得高收视率,视频网站与电视剧制作者如何获得利益双赢,是国产电视剧制作者应谨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电视剧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有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网民主导、国际合作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当前,应当结合运用电视剧文化工程战略、精品战略、对外传播战略、电视节文化战略、类型化战略、明星战略、字幕组战略等多种战略,构建有效的传播渠道,形成有力的文化态势,扩大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杨耐寒 《新闻世界》2010,(5):196-197
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等新媒体凭借自身特性,不仅契合了电视剧的传播特征,而且逐渐改变着电视剧的传播模式与营销方式.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电视剧传播的第二大渠道,甚至开始与传统电视台分庭抗礼.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剧呈现出“新一代受众逐渐崛起”“播出模式日益升级”和“营销推广多元扩张”的网络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网络发展的加快,使网络对公众生活实现全面渗透并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交际平台。网络拓宽了电视剧的传播渠道,使电视剧进一步扩大了传播与影响。网络传播还催生了网络剧的出现与发展。网络与电视台互动与融合,促使网络电视台的兴起,并推动了网络电视台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电视剧的发展。网络传播推动了电视剧植入广告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有关电视剧在国外传播。总之,网络传播拓展了电视剧自由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电视剧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其观众的精神生活已进入“电视剧时代”,同时也标识着“后戏剧”时代的来临,因此,优质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民族精神需求、艺术的基本规律为基点,对优质电视剧予以内涵界定;从健康的产业化运作、有效传播为出发点,指出了优质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途径与保障。本文还重点对推进优质电视剧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传输、交互、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影响了电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经过六十年发展流变,中国电视剧呈现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特征。近五年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经济、科技的发展,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了新生长时期。面对中国电视剧市场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从业者应当运用产业思维指导电视剧的创作与传播。浙江华策影视集团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诞生、壮大,已经成长为业界领导者。本文在梳理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脉络,分析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将华策影视作为个案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产业研究法等研究手段,探析全媒体时代中国电视剧创作与传播的产业化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本体层面出发,结合中国电视剧"长篇化"现状,探讨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单位--"集"及其进行媒介传播的基本形态--"集剧".集,其诞生与标准化的过程是技术发展、媒介本身、市场需要、受众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集剧"极大地释放了电视剧的艺术潜能,实际发展中受到了制播体制、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指出"制播联动"是实现电视剧合理长度、提升电视剧艺术潜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看电视剧既是“看”的行为,也是与传播相关的心灵活动.通过“看”与思维的参与,电视剧才能进入观众的思维层面,实现从“看”到“看到”的过程,从而进入传播的接受环节.视觉作为与人类的眼睛密切相关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主动性、视觉经验、直觉等心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创作者的电视剧艺术实践,同时还制约着观众时于电视剧的认知与接受.  相似文献   

13.
杨白苹  王勇 《新闻世界》2014,(7):223-224
近年来,电视剧中的植入广告越来越多。电视剧植入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方式,之所以受到企业的青睐,是因为相比传统电视广告,它具有认可度高、关注度高、信息传播精准度高、广告传播性价比高等优势,但电视剧植入广告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和适宜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闵慧 《东南传播》2015,(2):108-110
日韩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历经起起落落,而如今,韩剧在中国获得极高的收视率,日剧却日益衰退,收视群体不断小众化。本文以近两年广受关注的两部电视剧为例,从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受众的从众心理、电视剧资源、文化产业政策和剧集设置等方面的不同来寻求日韩电视剧在中国传播效果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我国电视剧应从文化上靠近、把握现代人心理、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利用网络媒介等方面来增强自己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作为主要文化产品之一,在大学生道德提升、人格完善及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浙江省某高教园区14所大学的抽样调查结果,对当前电视剧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效能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制约电视剧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效能的主要原因。同时论述了电视剧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多媒介共存与融合语境下,电视剧需要传播创新,而传播创新又是以本体新质为基础的.传播创新与本体新质,是电视剧本体研究新的论题.此论题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剧本体范畴和新质识别维度;处理好艺术文本新质与媒介文本及传媒新质的函数关系,创新实践与体制对话关系的传播创新;电视剧本体新质及传播创新阐释.  相似文献   

17.
张雯  陈荣辉 《新闻世界》2010,(8):215-216
电视剧是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塑造现代大众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最有影响力的工具之一。江西本土电视剧虽然在全国电视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并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效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美学符号等方面对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战略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此寻求学界和业界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许航  赵雪梅 《传媒》2022,(15):15-18+20
<正>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电视剧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海外传播的有效性和接受度,一直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国产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迎来新的机遇。流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区域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流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国产电视剧国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中国电视剧如何通过流媒体平台更加高效地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成为新形势下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昕 《大观周刊》2012,(43):36-37
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是研究中日两国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电视剧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分析研究,从社会背景,传播过程,中国电视以及中国受众特别是伴随日本电视剧一起成长"80后"的受容等方面,浅谈日本电视剧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20.
《甄嬛传》作为我国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实现了跨地区跨国家传播,不仅是其自身的成功,更是其创作团队和播出方相互携手,运用传播策略的成功。在媒介融合时代,《甄嬛传》很好地整合了各类媒体的优势作用,台网联动,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随意性等特点,将电视剧相关信息传递给观众,实现了电视剧的高效传播,展现出多媒体、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特点,从而为我国电视剧产业制定传播策略树立了典范,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