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数学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从而使学生有形成数学意识的物质基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读图识表能力的培养,在平衡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开设建模课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兴趣的一门课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数学的探究性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数学这个学科领域当中通过自己的现实生活情景中选取某一个角度来进行数学式的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调查研究以及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分析探讨,来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学生掌握住数学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好的数学学习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娄祖安 《考试周刊》2009,(41):75-76
数学在现代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建模的过程,而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活动过程,这两种过程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悖论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悖论研究与使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认识水平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学习材料感知、理解、分析和整合的过程。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学习材料主要包括教材中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外拓展的课程资源,如主题情境图、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了高职数学的课程建设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软件(Matlab、Maple、Mathematica等)的使用,把以前的"重视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的目标转移到"重视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在这个基础上可再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思想,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关于几何课程的改革使一部分人对数学证明产生了误解.另一方面,人们对“什么是证明”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在数学证明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对数学证明的定义、数学证明的历史沿革以及证明的教育功能进行简要地阐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已是数学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成为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正是在这种数学活动论的理念下,出现了诸如“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教会学生实现数学化过程”等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过程教学”理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由此可看出对过程教学的重视。但由于对过程教学的实质缺少进一步的阐释和理解.从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数学解题过程的思维障碍,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鉴于此,本文总结了几种打破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障碍的实用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要求与深度应是不同的,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并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知识探索过程中,有的数学思想外显而显得比较清晰,而有的数学思想内隐,则显得相对模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捕捉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因为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渗透与感悟的过程,而不能"一走而过".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数理性特征客观上使得数学成为小学课堂中一门比较难教的课程。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比较多的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许多知识只是一种符号保留在学生的记忆之中,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更不用说学生能体验到什么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促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呢?从以下三点内容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职数学课程明显存在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对课程的要求,课程模式单一,教材编写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联系不强,文化功能被忽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职教育过程中数学教育作用的发挥。笔者根据中职校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中职学校的数学教材改革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我们目前的教学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结论,忽视知识的发现、探究过程,停留在现成知识的传授上,满足于结论的验证(或证明),注重的是“最终”产物,向学生灌输的是现成的演绎体系。本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思维活动入手,谈谈具体教学中该怎样展现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从“双基”到“四基”的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属于过程性目标,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过程性目标落实的关键.然而,我们发现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了“偏见”,这是落实过程性目标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再次关注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教学偏见”,以期消除其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因此,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郑兴英 《教师》2015,(10):81-8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总体目标中又提出让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可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数学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尝试解释和探索问题时,  相似文献   

19.
蔡丽萍 《学周刊C版》2014,(12):173-173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师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改变,在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翁的意识.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积极思考来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索,教师就要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用之处,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作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罗园珠 《考试周刊》2008,(52):57-58
本文作者依据新课程标准,分析了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这一教学思路,具体阐述了在备课、情景和问题环节中如何注重"过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