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言词和方音词是两种不同的现代汉语词类,是针对普通话词汇和语音来说的。方言词的解释在语言学界有所不同,在此是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有其特点。方音词是按方言读音发音的或者在说普通话时带有方音的词,方音词不一定是方言词,方言词很多可认为是方音词或带有方音的词。方言词和方音词有联系,也有区别,需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辨别。  相似文献   

2.
拟声拟态词的多用是日语的特征之一。但在普通的语法教科书中,并没有收录拟声拟态词,12品词中也没有列入。那么,日语表达中拟声拟态词的功能到底如何?本文拟以日本人语言活动中的语言表现为切入点,讨论拟声拟态词的语用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拟声拟态词研究和日常使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叶子 《知识窗》2014,(17):11-11
小确幸,小放恣。打出这两个词时,我的输入法一再显示拼写错误,词下画了虚线,拒绝接受编辑。事实上,我的大脑跟词库一样,看到这俩词也觉得眼生。鉴于新生代生冷不忌、古今穿越的超强混搭能力,以及新词库花样翻新、日新月异的造词态势,在这个全民撒娇的时代,老人类有必要普及这些新词、热词、锐词、乌龙词.  相似文献   

4.
小议颜色词     
张洋 《科协论坛》2007,18(12):138-139
颜色词除了表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文化制约了颜色词的意义演变,颜色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异,英汉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既有相同和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本文对照分析了一些常见颜色词的翻译例子,总结了译法,阐述了深刻了解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献”概念的演变及其科学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一词及其原意出于孔子,当时将“文献”一词是指典籍与宿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大量涌现,由原来的双义词也逐渐变成单义词。文献概念的发展变化,以文献为研究对象而形成文献学也发生着变化。对文献的解释有多种,如: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  相似文献   

6.
李妍 《科教文汇》2011,(16):127-128
颜色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早期就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关注。然而以前关注的多是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颜色词的实用效应,这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颜色词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颜色词的命名;(2)颜色词的实用效应;(3)影响基本颜色词感知的因素。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让读者对颜色词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早期就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到了关注。然而以前关注的多是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差异,本文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颜色词的实用效应,这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颜色词研究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颜色词的命名;(2)颜色词的实用效应;(3)影响基本颜色词感知的因素。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让读者对颜色词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辨体”是清代词学的重要内容,刘体仁生当清初词学中兴之际,于“辨体”词论多有发明.他以诗、曲为参照,体察词体深微幽隐的审美内质和“陡然一惊”的审美效果,并使用“妙境”“神味”“神理”等新鲜用语加以涵盖,拓宽了“辨体”词论的思路,并引发了后世对词之境界、词味的开掘.他注重词之语言、结构与词体之正的关系,他批判以戏为词,追求词体之纯正.刘体仁“辨体”词论思想,既是宋代以来文坛对文体辨析问题的延续与深化,也是针对明末清初词曲化现象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金鲜花 《科教文汇》2011,(5):146-146,172
日语中有许多与汉语词素相同,但词序却相反的"同素异序词"。日汉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将日汉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三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日汉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琼 《中国科技信息》2008,(10):239-241
一词多义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对该现象进行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阐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修饰人类感官的形容词(感官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阐释,并从中探讨感官词词义引申的规律,结果表明:1)感官词的词义使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感官,而是会跨越几个感官:2)感官词的意义除了描述生理现象,也能引申到心理现象.由具体映射到抽象领域。  相似文献   

11.
刘芳 《科教文汇》2014,(26):123-124
本文采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双语文本进行对齐、标注并建库,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检索出各类文化负载词,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统计。数据显示,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结论既符合中国文学英译的主流模式也符合译者的翻译思想。通过对各类文化负载词的观察,发现译者对于难以寻找对等词的物质文化负载词和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社会文化负载词和宗教文化负载词更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而为了保留原著的语言特征和异国情调,在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大量采用了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考阅读难度的增加,猜词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由过去单纯猜单词到猜词组,猜词的线索也逐渐深层化、语境化。学生对此变化难以适应,该题型的失分很大。  相似文献   

13.
李清河 《现代情报》2006,26(12):180-181
本文论述了何谓陷井对词,及其与混淆词之区别。并也剖析了此类词之音,形和义之特征,且用“Quiz”来测试对此类词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崔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88-189
俄罗斯报刊上使用的词汇折射着俄罗斯的社会现状,也反映出当代俄语的言语特征。本文从使用新词新义和外来语、使用缩写词、口语词和俚俗词语、随机词、语义辞格和同义词汇手段等几个方面分析俄语报刊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另类词”是贴在处于教育情境下的一个儿童群体身上的标签,传统的智力观导致了这些“另类词”的存在;“另类词”的存在同当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相抵触,它应当也必然消亡;消亡“另类词”需要教育者树立科学的儿童学习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于“生态学”一词的提出者和提出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说为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梭罗,一说为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后者更为普遍,但前者也不乏拥护者。此外,对于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也存在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1866年,有人认为是1869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追溯,推翻了梭罗提出“生态学”一词的说法,并澄清了这一观点的来源,然后,通过对海克尔文献的回顾,确定了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为1866年,最后分析了生态学发展早期与“生态学”一词共存的竞争性术语所导致的看法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6):29
《非诚勿扰》男嘉宾为何爱出洋相?最近,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学者发现,哪怕仅仅是预期要和陌生的异性交流,也足以让男性认知失常。他们召集了很多志愿者参与经典的Stroop色词测试(有不同颜色的墨水写的词,比如蓝墨水写的词是绿色,要求参与者第一时间说出每个词是什么颜色的墨水写的)。在完成Stroop后,研究者告诉一些志愿者,摄像头后面  相似文献   

18.
周锦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72-272
李煜的词,在意象构成方面极具个性化,意象内涵与他的性格,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他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的大起大落,他词中的意象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后期词贯穿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间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附李牧》:“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对此词的解释则首见于《唐律疏议》:“间谓往来,谍谓觇候。”专指战争中秘密侦探敌情人员。历史发展到今天,“间谍”一词内涵早已远远超出了其原始的含义,尤其是当今世界冷战结束后,各国竞相在经济上一展身手,商业竞争日趋激烈,间谍一词也脱离了其军事意义,转而成为商战天平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20.
张笛 《科教文汇》2008,(18):159-159
本文通过对苹果一词在西方宗教、神话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指出了苹果这一意向在西方文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其社会价值,也通过苹果一词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