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是“水、氢”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很好掌握.下面介绍的是氢气实验室制取中的几个问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实验室为什么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答:实验室里制取氢气时也可用镁或铁,但镁与酸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且价格较贵;铁与酸反应速度较慢,而且铁片中往往含有硫、  相似文献   

2.
生: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反应装置有何特点?师:制取氢气的装置是由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氢气的性质所决定的。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是用块状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的,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不需要加热,而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故可以采用固液不加热型的装置。生: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所用的金属为何一般都用锌而不用镁或铁?师:制取氢气时,镁、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速度较快而不易控制,且价格较贵;铁与酸反应速度较慢,且铁片中往往含有硫、磷等杂质使生成的氢气不纯;锌与酸反应速度适中,且价格…  相似文献   

3.
制氢十问     
一、实验室制氢时可以使用哪些金属?其中用哪一种金属最好?为什么?实验室一般采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以前的一些比较活泼的金属(如镁、锌、铁等)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其中用锌最好。因为镁与酸的反应速度较快,反应不易控制,而且镁的价格较贵;铁与酸的反应速度较慢,而且铁含杂质较多,制得的氢气常会不  相似文献   

4.
目前.实验室制取氢气仍沿用16世纪人们发现氢气的方法一一稀硫酸和某些金属反应。镁、锌、铁等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太快.铁与酸反应又太慢而锌与酸反应速率正适合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氢气。另外一方面,因为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多是选用锌和稀硫酸反应。  相似文献   

5.
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 ,为什么常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硝酸 ?答 :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硝酸 ,其原因是稀硫酸虽与石灰石反应 ,但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 ,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 ,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而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 ,造成二氧化碳不纯 ;同理 ,硝酸也具有挥发性 ,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 .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 ,为何一般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 )而不用碳酸钾、碳酸钠或碳酸钙粉末 ?答 :碳酸钾、碳酸钠都是易溶性的粉末状固体 ,一旦与稀…  相似文献   

6.
一、要明确反应原理 实验室一般用金属与稀酸反应来制得氢气。金属常用锌,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Cl=ZnCl_2+H_2↑ Zn+H_2SO_4=ZnSO_4+H_2↑二、要选择正确的反应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收集等内容。对于氢气的制取,人们在十六世纪时,就知道把稀硫酸倒在某金属表面能产生氢气。至今,实验室制取氢气,仍然采用稀硫酸与锌反应来制取。现对金属与酸反应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两种方法1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取氢气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H2 SO4=ZnSO4+H2 ↑ .也可用镁与稀硫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等 :Mg +H2 SO4=MgSO4+H2 ↑ ;Fe + 2HCl=FeCl2 +H2 ↑ .2 收集方法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二、两个注意1 固定试管的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2 导管只能伸入试管内少许 ,以便于氢气的导出 .三、两个先后1 先检查制取氢气的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 ,以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而造成药品浪费 .2 先检验氢气的…  相似文献   

9.
1.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常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浓盐酸? 答: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浓盐酸。其原因是稀硫酸虽与石灰石反应,但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而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造成二氧化碳不纯。  相似文献   

10.
在《氢气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教学中 ,在充分演示的基础上 ,我进一步进行了分析、设疑、引导 ,调动学生动手参与化学实验训练 ,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 1)选用药品时加以分析引导。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度较适宜 ,稀硫酸没有挥发性 ,反应制得的氢气没有其他气体杂质 ,氢气较纯净。用钾、钠、铝跟酸反应速度过快 ,制得的氢气难收集 ;而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不能用来制氢气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放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不纯 ;硝酸的氧化性强 ,跟金属反应没有氢气生成。( 2 )在实验步骤及操作技能上进行启发 ,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实验。…  相似文献   

11.
氢气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所以成为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现将该知识点的中考题型归类解析如下:一、实验原理型例1(97年辽宁省中考题)在实验室中,可用于制取氢气的一组物质是()。(A)铜和稀硫酸(B)银和稀硝酸(C)汞和稀盐酸(D)锌和稀硫酸解析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答案为(D)。例2(97fy辽宁省中警题)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水蒸气(B)氧气(C)氢气(D)H氧化碳气体解析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决定于气体的物理性质。因问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  相似文献   

12.
一道不宜让中学生做的习题贵州省务川县城关中学(564300)戴鸣现行高中课本《化学》(选修)第三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为什么实验室用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粗锌比纯锌反应快?为什么向稀硫酸中加人少量硫酸铜溶液能使制取氢气的反应加快?”本册课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反应原理许多金属 (如Mg、Al、Zn、Fe等 )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但从有利于控制反应速率 ,收集的气体较纯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 ,实验室一般选用锌 .镁与酸反应速率太快而不易控制 ,且镁价格贵 ;铁与酸反应太慢 ,实验时间长 .选用锌粒时 ,最好选用不纯且形状不规则的锌粒 ,这样可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速率加快 .酸一般选用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浓盐酸易挥发 ,使制得的H2 混有较多的HCl气体 ;用稀盐酸时 ,随着反应进行 ,酸液温度升高 ,少量HCl气体逸出而混…  相似文献   

14.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必须掌握的气体制取方法之一,特别重要。1994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题中,有16个省市以单独题型的方式考查了有关氢气实验室制取方法及性质实验,分数4—12分不等。可见对氢气的制取操作不仅要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达到大纲要求。下面分四个方面讨论制取氢气时应注意的问题。一、药品的选择制取氢气通常用稀硫酸或盐酸、金属锌。酸液的浓度要适当,稀硫酸常用20%的.稀盐酸以25%为宜,”太浓太稀都不好。若盐酸太浓,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就多。而浓硫酸、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产…  相似文献   

15.
生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使用制取氢气简单装置好,还是用后普发生器好?师制取氢气装置的选用是由所需氢气的量决定的。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制取氢气简易装置,只有制取大量氢气时才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简易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因为启普发生器容量大,耗酸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太使用。生制取氢气时所用的金属为什么一般都用锌?师使用的金属通常是锌,也可以用镁或铁,但不能用不活泼的金属铜,也不能用极活泼的金属钾、钙、钠。因为不活泼的金属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红离子而放出氢气,活泼金属钾、钙、纳与酸反应十分剧烈…  相似文献   

16.
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例如,锌、铁、镁、铝等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选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在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氢气问题的图像试题频频出现.为了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目,现列举几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1.实验室通常用什么试剂制取H2? 答:试剂的选择应具备制取方便、操作简单、药品成本低、制得的气体的纯度高、气体量多、反应速率适中、易控制等优点。Mg和稀H2SO4反应制H2速率太快,不便操作,Mg的价格又比Zn高。Fe与稀盐酸反应制H2速率太慢,且盐酸又有一定的挥发性,制得的氢气会含有氯化氢气体。所以,实验室通常用Zn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  相似文献   

18.
一氢气制取1.药品的选择①一般不用镁、铁等金属,原因在于:镁与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价格也贵;铁与酸反应速率较慢,并会产生令人不快的臭气.而用锌与酸反应,速率适中,价格相对便宜. ②不用浓硫酸、硝酸,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强氧化性,与锌等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  相似文献   

19.
在教初中化学的过程中,我感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好,实验才易成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氢气的制取 为了获得充足的H2流,大家都知道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是最合适的。如果锌中含有其他金属杂质,会发生原电池反应,使放氢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实验室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盐跟酸起反应,一般都有二氧化碳生成.若选用可溶性的碳酸盐,如常见的Na2CO3、K2CO3等,与酸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若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